【核心素养目标】4.4.4 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4.4.4 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5 21: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输血和血型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血型分类及输血重要性,认识到血型与生命的紧密联系。
科学思维: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血型遗传及输血治疗问题。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掌握血型鉴定技能,增强输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态度责任:培养关注健康、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献血和输血安全责任意识。
教学思路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血液,它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失血的病人要怎么救治呢?
新授
学生:需要输血。
任何人的血液都可以吗?肯定不可以。十七世纪时,医生为抢救大出血的病人输入人血,多数病人产生严重反应甚至死亡,只有少数病人能“起死回生”。为什么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
学生:因为血型不一样。
你知道哪些不同的血型?对,大家很熟悉的A型,B型,AB型,O型。是在20世纪初,医生卡尔 · 兰德斯坦纳和他的学生发现的。
输血或许与血型有关,你认为是血液的什么成分决定了不同的ABO血型?大家回顾一下: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血液的成分是血浆和血细胞,而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
大家猜测一下哪个成分决定了不同的血型?你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所有的科学发现要从观察入手。科学家观察发现不同血液的红细胞表面的成分有所不同。假如你是科学家,你怎样为血型命名?
没错,科学家就是这样命名的。把红细胞表面存在A抗原的称为A型血,红细胞表面存在B抗原的称为B型血,红细胞表面存在A、B抗原的称为AB型血,红细胞表面不存在A、B抗原的称为O型血。
后来,科学家又发现血浆中血清(血浆可以通过去除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形成血清)也有不同的结构。
A抗原能和抗A抗体结合,B抗原能和抗B抗体结合。红细胞通过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称为凝集反应。
那我们怎么知道病人能不能使用献血者的血液呢?
学生:看两者的红细胞和血清会不会发生冲突,凝集在一起。
凝集后会有什么危害呢?
学生:血管的通道是有限的,红细胞堵塞后影响血液正常流动。
是的,因为失血后主要是缺乏红细胞,所以输血时我们首先要保证献血者的红细胞输入患者体内不会凝集。请同学们推理完成下列血型关系表。
带领大家说出一列,其他三个让学生回答。
那如何根据凝集反应去鉴定病人和献血者的血型呢?给大家2min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把血液分别与A血清和B血清混合,如果都不凝集,是O型血。如果B血清发生凝集,A血清不凝集是A型血。如果A血清发生凝集,B血清不凝集是B型血。如果都凝集,是AB型血。
是不是大家想象的这样,让我们一起看一下,播放检验血型视频。为了方便检验,科研人员会把抗体提取出来做成试剂。
恭喜大家掌握了测血型的本领!如果检测出病人是A型血,那我们应该为病人输什么血型的血呢?
学生:A、O
B型血的人愿意接受哪些人的血液呢?
学生:B、O
那AB型血的病人能接受哪些人的血液?
我们一起看一下O型血的病人的情况。
仔细观察输血关系图,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比较特殊的地方?
学生: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其他任何人的血液,被称为万能受血者。O型血的人可以输血给其他任何人,又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是的,但是这个“万能”并不是真的万能,O型输血者血液含有抗A和抗B抗体,如果输入量较大,抗体浓度较高,依然会让其他血型患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必须要少量缓慢地输入,让抗体逐渐地均匀分散在整个循环系统中,才不会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互相连接成网,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大量输血时必须输同型血,并且可以先输血浆,再输红细胞。
失血的病人一定要输血吗,50千克的七年级初中生大概有4000毫升的血液。
少量失血时,少于10%(大概400ml)需要输血吗?为什么
学生:不需要,所损失的血浆和血细胞,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那大家想一下一次献血多少比较合适?对,200~300ml,但你们还未成年,要等到成年后身体健康才能去献血。
那一次性失血量在10%~20%,需要输血吗?
学生:需要/不需要。
其实,这个要根据临床症状、红细胞比例的变化决定是否输血。
那一次性失血量在超过20%,如失血1000ml,需要输血吗?需要输血,并且大量输血时可以先输入血浆快速补充患者的水分,再输入血细胞。
有时根据病人的需要,可以选择性的输入某一种成分,就是成分输血。请同学们也当一回医生,看看下面几位患者适合输入什么成分。
成分输血和输全血的优势在哪里,防止浪费,同时减少疾病的感染率。
其实,血液的分型不止ABO一种方式。1940年,同样是兰德斯坦纳,他在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还存在一种叫Rh的抗原,称之为Rh阳性;而少数无Rh抗原的人,称之为Rh阴性。在中国汉族人里,Rh阴型血的人约占千分之三,正因为这种血型的稀缺,因此Rh阴性又被称为熊猫血。而同时是AB型和Rh阴性的更加罕见,甚至低于万分之三。我们有时候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呼吁该血型的人献血,就是这个原因。
目前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有35个,除了刚才所说的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还有MN血型系统、HLA血型系统、Lewis路易斯血型系统等等,分型的依据都是血细胞表面不同类型的抗原。我们每个人的血型,都可以属于这些血型系统中的其中一种。
如果输血者和受血者在ABO血型系统中是同型血,在其他系统中是异型血,在输血时,也有可能发生凝集。所以输血前要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分离,交叉混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