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我们爱你,中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的第二至第六节写一到两节。深入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歌颂伟大祖国的?”2 有感情朗读,背诵1—4小节。
3 理解并积累词语的意思。
4、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想象重点句子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赞美祖国的,并进行仿写。
预测学生问题
问题解决策略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内容)
一、听写生词
二、研读课文,感受真情
1.第一小节:
(1)了解帕米尔高原:
(2)想象画面,从四幅形象鲜明的画卷——东海日出、高原星空、北国雪景、南国春色中感受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从而感情朗读。
(3)知道“啊,我们爱你,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点题,总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全诗的主旋律。
2.小组合作,选择2—6节中感兴趣的一节研读
(第2节:桂林山水 清奇俊秀(桂林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杭州西湖 浓妆淡抹(湖光山色,秀美无比 )
黄山庐山 云雾飘渺(黄山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庐山 苏轼的诗句)
长江黄河 波澜壮阔
第3节:在交流过程中推敲词语“清香、醇美、光洁绚丽、天工巧夺”
第4节:着重体会对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的热爱之情。
第5节:着重体会对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成就的热情赞颂。
第6节:着重体会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赞美和
民族精神的讴歌(举例:哪些人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
3. 祖国山河如此壮丽,物产这么丰饶,民族众
多,文化灿烂,历史悠久,成就多么伟大,为什么作者单选取这些呢?(具有代表性,举世闻名……)
4. 个人选择喜欢的小节练习朗读——齐读2—
—到6小节
过渡: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又该怎么来爱祖国呢?自由读第7小节,想一想。
[怎么爱]
结尾再次点题,是不是与第一节有重复感觉?(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三、认识诗歌语言,并引导学生创作
1、在《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中,交流:你对祖国还有哪些了解?
2、以“我们爱你——”起句,挑2到6小节中的一节内容,根据原句进行仿写。
3、第一小节句式辨析,感受诗意,引导创作
(1).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的不同表达效果。
当东海之滨已是清晨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夜晚。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3.创作,迁移改编第二句。
四、作业
自编一首《我们爱你啊,中国》,要求有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1、我们爱你啊,中国
山河无比壮丽
“ 物产闻名世界
(幅员辽阔) 民族风物迷人
文化古老灿烂 (奋发开拓)
民族精神伟大
听写词语
边读边悟边指导背诵
让学生写赞美家乡的诗,由仿到创,学生经历了课上的学习,创作诗歌有了一定的经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学生比较熟悉,因此,能创作出一定质量的诗歌。同时创作诗歌的过程也是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内化的过程
读诗想象画面
指名交流
自由选择2—6节中感兴趣的一节研读
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板书:诗情画意。)诗歌要有韵味。而诗歌的韵味则来自于“描摹趣味盎然的画面”,并在描摹的同时倾注某种感情。这样的语句更能打动人。其实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每个人都能写出韵味十足的诗句。请同学们也来当回诗人,将第一句话改编成韵味十足的诗句。
小结:不同的诗句表达的意思没有变。不同的说法都让我们透过时空、季节的反差,感受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的热爱
指名交流
个人选择喜欢的小节练习朗读——齐读2到6小节
指名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