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角形的中位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并能应用其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策略】
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探究活动,使他们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目的。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操作:(1)如图,剪一个三角形,记为△ABC;(2)分别取AB,AC中点D,E,连接DE;(3) 沿DE将△ABC剪成两部分,并将△ABC绕点E旋转180°,得四边形BCFD.
2.思考: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3.探索新结论: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DE与BC有什么位置和数量关系呢?
二.新课学习:
如果连接三角形每两边的中点,能得到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
※定义:连接三角形 的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你能猜想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与第三边,且 第三边的 。
2、请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已知: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
求证:DE∥BC,DE=BC
证明:如图,延长DE到F,使DE=EF,连接CF.
在△ADE和△CFE中,
∵AE=CE,∠1=∠2,DE=FE,
∴△ADE≌△CFE,
∴∠A=∠ECF,AD=CF,
∴CF∥AB,
∵BD=AD,
∴BD=CF,
∴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DF∥BC,DF=BC,
∴DE∥BC,DE=BC,
3.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如图4-94.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四条线段的中点,可设法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找到四边形EFGH的边之间的关系.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添加辅助线,连结AC或BD,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基本图形.
三.尝试应用:
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__________,且等于__________的一半.
2、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6,则连接各边中点所得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
4、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将其分成__________个全等三角形.
5、如图所示,△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B=10 cm,AC=6 cm,则四边形ADEF的周长为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定义: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五.达标测试
1.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DE=2,则BC=( )
A.2 B.3 C.4 D.5
2.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则∠DEC的度数为( )
A.30° B.60° C.120° D.150°
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若△DBE的周长是6,则△ABC的周长是( )
A.8 B.10 C.12 D.14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若AB=8,AD=12,则四边形ENFM的周长为 .
5.如图,H是△ABC的边BC的中点,AG平分∠BAC,点D是AC上一点,且AG⊥BD于点G.已知AB=12,BC=15,GH=5,则△ABC的周长为 .
6.如图,在△A1B1C1中,已知A1B1=7,B1C1=4,A1C1=5,依次连接△A1B1C1三边中点,得△A2B2C2,再依次连接△A2B2C2的三边中点得△A3B3C3,…,则△A5B5C5的周长为 .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三.解答题(共3小题)
7.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CF=BC,连接CD和EF.
(1)求证:DE=CF;
(2)求EF的长.
8.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是AD、BC上的点,且DE=CF,BE和AF的交点为M,CE和DF的交点为N,求证:MN∥AD,MN=AD.
9.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1)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DHF=∠DEF.
参考答案
达标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选C.∵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BC=2DE=2×2=4.
2.【解析】选C.由等边△ABC得∠C=60°,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DE∥BC,∴∠DEC=180°﹣∠C=180°﹣60°=120°,
3.【解析】选C.∵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DE是三角形BC的中位线,AB=2BD,BC=2BE,∴DE∥BC且DE=AC,又∵AB=2BD,BC=2BE,∴AB+BC+AC=2(BD+BE+DE),即△ABC的周长是△DBE的周长的2倍,∵△DBE的周长是6,∴△ABC的周长是6×2=12.
二.填空题
4.【解析】∵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AB=8,AD=12,∴AM=DM=6,
∵四边形ABCD为矩形,∴∠A=∠D=90°,∴BM=CM=10,
∵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EM=FM=5,∴EN,FN都是△BCM的中位线,
∴EN=FN=5,∴四边形ENFM的周长为5+5+5+5=20,
5.【解析】∵AG平分∠BAC,AG⊥BD,∴△ABD是等腰三角形,∴AB=AD,BG=DG,
又∵H是△ABC的边BC的中点,∴出GH是△BCD的中位线,∴CD=2GH=2×5=10,
∴△ABC的周长=12+15+(12+10)=49.
6.【解析】∵A2B2、B2C2、C2A2分别等于A1B1、B1C1、C1A1的一半,∴以此类推:△A5B5C5的周长为△A1B1C1的周长的,∴则△A5B5C5的周长为(7+4+5)÷16=1.
三.解析题
7.(1)证明:∵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BC,
∵延长BC至点F,使CF=BC,
∴DE=FC;
(2)解:∵DEFC,
∴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
∴DC=EF,
∵D为AB的中点,等边△ABC的边长是2,
∴AD=BD=1,CD⊥AB,BC=2,
∴DC=EF=.
8.证明:如图,连接E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DE=CF,
∴AE=BF.
∴四边形ABFE和四边形CDEF都是平行四边形.
∴BM=ME,CN=NE.
∴MN是△BCE的中位线.
∴MN∥AD,MN=AD.
9.证明:(1)∵点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
∴DE、EF都是△ABC的中位线,
∴EF∥AB,DE∥AC,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DEF=∠BAC,
∵D,F分别是AB,CA的中点,AH是边BC上的高,
∴DH=AD,FH=AF,
∴∠DAH=∠DHA,∠FAH=∠FHA,
∵∠DAH+∠FAH=∠BAC,∠DHA+∠FHA=∠DHF,
∴∠DHF=∠BAC,
∴∠DHF=∠DE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