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5 12:1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四年级语文下册
谜 语
青青蛇儿满地爬,
蛇儿遍身开白花,
瓜儿长长茸毛生,
老君装药要用它。
(打一植物)
葫芦娃!葫芦娃!同学们,你们喜欢葫芦吗?平时听过关于葫芦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吧!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元定,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儿童文学》编委等职。代表作有:《大林和小林》《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作者简介
yāo

guāi

妖怪

乖巧
脚丫
zhuài
拽住
chòng
冲着
shòu
瘦长
niǎn
撵上

ju
我会读








jiè
shào
yāo

guāi
niǎn
tàng
bàng

zhuài

tiǎn
kuí
shòu








我会写
jiè
“人”扁宽,撇和捺舒展、相连,位置靠上。
下边竖撇稍直,右竖要长一些。
shào
左右相当,两个撇折的折要短,下边提稍长。
“刀”要窄,“口”稍扁。
yāo
“女”要窄,撇点的撇要长点要短,横向上提。
右上边是短撇,下边撇要直些。

“矢”上撇和横要短,下横稍长并向上提。
“巨”里边扁框居中,下横要长。
guāi
首撇短平,第二笔横和第三笔竖要长。
中竖从“北”中间穿过。
niǎn
左窄右宽。
右上部左边的“夫”末笔变为点。
tàng
“汤”右边上横短,折左拉,折横要长,折竖稍向左收。
“人”要扁,撇捺舒展。
liū
“留”上边紧凑,首撇起笔要高,竖提要小,提要轻末端有一点。
“田”扁宽。

点要小,撇稍长,两笔要外展。
下边一竖居中,要长。
zhuài
左窄右宽。
右边是“ 曳”,15 画不要多写一点。

“礻”旁窄长,点要靠上。
右边的“一”要短,“口”扁小,“田”要宽大些。
tiǎn
“舌”窄小。
“天”要长,两横稍向上提,“小”竖长,右边两点中左侧点要小。
kuí
中间两部分外展,撇和捺上边的笔画靠上,要小。
“天”扁窄,点要有力。
shòu
“疒”包住“叟”。
“叟”上半部分上下都出头,一竖从中间贯穿下横与“又”相连,“又”下边撇高捺低。

“四”要扁,左边和右边两竖都稍向里收。
“土”下横要长,下边撇短折稍长。

______
———
冲劲
chòng
chōng
冲锋
多音字



字义:幸福,跟“祸”相对。如:幸福。
组词:(幸福)(祝福)
字义:量词,用于布帛,书画等。
组词:(一幅画)(五幅布)
形近字
得到—— 幸福——
省心—— 幻想——
失去
痛苦
费力
现实
反义词
普通---
一般
规矩---
规则
让步---
退步
近义词
省心---
放心
妖怪:神话中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会害人的精灵。
让步:在争执中部分地或全部地放弃自己的意见或利益。
可怜巴巴:形容可怜的样子。
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幻想: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词语解释
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第一部分(1-16):讲述“我”和奶奶之间的规矩——讲故事。
第二部分(17-18):概括别人是如何得到宝葫芦的,以及宝葫芦的作用。
第三部分(19-21):“我”渴望有一只宝葫芦。
段落划分
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宝葫芦的故事是从哪儿来的?奶奶什么时候给王葆讲故事?由此王葆有了什么想法?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自我介绍
引出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 宝葫芦 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作者介绍宝葫芦用了什么手法?
以问答的形式点明宝葫芦——是传说故事里的宝葫芦。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从“我”和奶奶的“规矩”,可以感受到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的淘气。
可是我要声明,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进一步介绍自己:普通人、少先队员、爱听故事。
同学们说一说故事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一个少先队员。
一个爱听故事的人。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这段话写了宝葫芦的故事是从奶奶那知道的。奶奶要求我做什么,就讲故事。奶奶把讲故事作为条件。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小孩的顽劣和为让奶奶讲故事创造条件。
这段对话表明了什么?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这句话作者表达的用意是什么?
表达的是奶奶对“我”的关爱之情。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 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同学们说一说奶奶是位怎样的人?
对待孩子有耐心、有爱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讲故事。
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呢?
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得到宝葫 芦的原因 掘地
宝葫芦的 作用 …… ……
这些获得宝葫芦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遇到神仙
想要水蜜桃就得到了水蜜桃
出去远足,游到龙宫
想要大黄狗就得到了大黄狗
肯让奶奶给
他换衣服
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找出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 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的向日葵,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想到了宝葫芦。
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在王葆的向日葵长得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向日葵的时候,王葆想到的不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现状,而是寄希望于宝葫芦,说明王葆不求上进,耍小聪明。
省略号表示王葆对宝葫芦还有很多很多的幻想和渴望。
同学们想一想课文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
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因为他希望能拥有一个能让自己心想事成的宝物,帮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人物档案
姓名
身份
性格特点
王葆
普通少先队员
爱听故事
爱幻想
淘气
同学们说一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听故事,善于联想和幻想,有着美好愿望的孩子。
宝葫芦的故事 (节选)
故事开头主人公自我介绍以及要讲的故事。
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
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会想到宝葫芦。
——洗脚要奶奶讲故事
——剪脚趾甲要奶奶讲故事
……
故事的结局都过上了好日子
板书设计
本文主要写了奶奶要求“我”做事时,就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于是,在遇到困难时, “我”就经常会产生拥有宝葫芦的愿望。
课文主题
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知识拓展
好处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一、照样子,写词语。
  1.平平常常(AABB式)
2.可怜巴巴(ABCC式)
安安静静 明明白白
怒气冲冲 白发苍苍
随堂练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和“奶奶”之间约定的规矩是什么?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
三、给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
1.“矩”在“规矩”中的读成“ju”。 ( )
2.“规矩”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 )
3.“冲着他摇尾巴”中的“冲”读作chōng。( )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