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苏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苏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03 20:3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苏科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通过探究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③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2.方法和能力目标:
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生合作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集体思考的团队精神。
在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互相尊重,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及机械效率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
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器材:动滑轮一个,钩码4个,细绳一根,铁架台一套
单滑轮组14套,双滑轮组14套,各组4个钩码,一根细线。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机械功的知识,请同学们回答怎样才叫做功?
演示:手提重物上升,请同学们判断,手对重物做了功吗?为什么?
再问:小明里哟内动滑轮把木料提上四楼,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
请同学们猜一下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呢?学生齐答:“实验”
活动11.7 再探究动滑轮
如图所示,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缓拉起重为G的钩码。
1.分别测出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所受的重力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
2.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
3.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手对绳的拉力F/N 手移动距离S/m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FS/J Gh/J
1
2
3
分析比较表中数据,手拉绳所做的功和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相等吗?若不等,则哪一个大?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
由学生讨论后回答。
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和动力对滑轮做的功,在物理学中分别定义为什么功?请同学们阅读P39
学生阅读后回答: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即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记做W有用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做W总
额外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
实验表明:W有用<W总
原因:任何机械本身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机械在运作过程中,总存在摩擦力,所以使用机械做功时,就必须呀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等做一定的功。
所以: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W总=W有用+W额外
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引入课题
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W有用/W总)×100%
由于额外功的存在W有用<W总
因此η<100%
回到上表表格一起算三组η值
通过计算比较,得出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机械效率?
例1: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重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拉下4m(不计绳重及摩擦)
①这个人做的总功是多少J?
②有用功是多少J?
③额外功是多少J?
④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⑤动滑轮的种为多少N?
⑥若绳子自由端被拉下的距离未知,求η
⑦若用此滑轮组提升4000N的重物,求η’
讨论:①本例中,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中哪些功是一点都不能“省”的?哪些功可以想办法“省”掉一些的?
额外功是机械克服哪些阻力不得不做的功?
例2:
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拉动物体A,已知拉绳子的力F=1200N,物A移动了4m,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求
①动力做的总功为多大?
②有用功为多大?
重物A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多大?
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即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记做W有用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做W总
额外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
实验表明:W有用<W总
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W总=W有用+W额外
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W有用/W总)×100%
由于额外功的存在W有用<W总
因此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