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光的折射
教 学 目 标 物理观念:认识光的折射现象,能理解光的折射定律的内涵。 科学思维:能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科学探究: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通过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用物理实验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折射定律会利用折射定律解释相关光现象和计算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折射率的概念,会通过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教学方法 实验演绎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 PPT、展台
板书设计 折射定律的内容: 折射率
教学过程 序号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讲授新课 教师播放射水鱼在水中能准确射中水面上不远处的小昆虫的视频。问学生:水中的鱼看到小昆虫在什么位置 是在昆虫的上方还是下方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 思考:什么叫光的反射? 思考: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什么是光的折射? 思考:光在折射时遵循怎样的规律? 实验一:做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演示实验和播放实验视频。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实验二:探寻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 折射定律内容: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此处介绍荷兰数学家斯涅耳通过大量数学计算得出规律的事迹。 问: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吗? 二、折射率 1. 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2.定义式: 3. 说明: (1)折射率是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中时的折射率,分子是真空中的角度正弦,分母是介质中角度正弦。 (2)n的大小与介质有关,与i和r无关,对于确定的介质,n是定值,反应介质的光学性能,n越大代表光线从真空斜射入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大。 (3)空气对光线的传播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光线在空气中传播可以看成是在真空中传播 (4)折射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或等于1。 问:介质密度越大,折射率越大吗? 科学测量:测玻璃的折射率 老师活动:展示教材中侧玻璃折射率的片段,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确定光路光路方法是什么? 如何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 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减小实验误差? 老师演示如何进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四、应用与实践: 问:射水鱼在水下看水面上的昆虫比实际位置高还是低? 想一想:水下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深度深还是浅? 实验三:老师利用大烧杯和筷子现场操作,分别竖直插入左边和右边,观察现象 思考:请猜想,如果筷子竖直插在烧杯正中央,会有什么现象?老师演示。 观察射水鱼捕食视频,思考在水中鱼的视觉里看昆虫是在什么位置。 思考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并回答 观察折射现象。再次总结回答老师的提问,并画出光路图。 学生动手实验操作。 总结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总结折射率的定义。 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介质的折射了。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测量。 结合折射定律的知识思考水中的鱼观察岸上的昆虫比实际位置高还是低? 学生思考讨论并作出光路图,然后回答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竖直插入左边或者右边时筷子会侧移? 完成课本例题。 作出光路图,完成例题 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回忆和思考已经学习过知识,提升了回顾知识的效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物理概念和规律。 实验探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让学生通过科学思维推演分析折射率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折射率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白折射率和密度没有直接关系 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结合思考问题,让学生对折射现象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并用光路图解释原因。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光的折射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光路图的规范作图,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练习利用折射率解决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射水鱼捕食视频引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律分析常见的光学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来理解光的传播特点,学生的物理观念得到了提升,通过探索光的折射定律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增强了学生证据意识,提高科学论证能力,整堂课基本上达到了备课的预期目标设想。但也有不足: 课堂引入方面,本节课使用视频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视觉冲击力不够强,如果能够现场做出精彩的光学现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或许更能发挥出引入效果。 在实验探究阶段: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光的折射定律和测量玻璃折射率,在课堂上的关注力集中在了部分同学身上,没能够对更多的同学提供更好的实验指导。在关注度的广度上不够。并且因实验玻璃砖的原因,有个别组的同学实验现象不太明显,制约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展现。 3、课堂上物理学史的渗透力度不够,对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的培养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