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9个教材批注点 ◎3个旁栏边角解读点 ◎6个结论要语判断点
◎3个历史概念 ◎3个经典史料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深厚。
(3)阶级支持: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扶持。
(4)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聚集。
(5)社会心理:对宗教信仰的反思与怀疑。
2.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1)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3.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特色 其他成就
兴起 14世纪 但丁、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文学三杰”)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教育等方面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
发展 15世纪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美术三杰”)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扩展 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等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4.实质: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质上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变化。
5.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旁栏边角·练一练】 1.阅读教材P45“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作品)”图和文字说明,思考:佛罗伦萨的工商业发展与文艺复兴有什么关系? 提示:佛罗伦萨是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金融中心,工商业的繁荣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 2.教材P45,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如何理解这句话? 提示 这是恩格斯对但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精辟概括。但丁作为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人物,给后世留下了精神和文学财富。 【结论要语·辩一辩】 1.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文学艺术 2.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3.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二、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德意志号称“教皇的奶牛”)。
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内容
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因信称义),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2)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4.扩展: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5.影响: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旁栏边角·练一练】 阅读教材P47图片:“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及图片的说明文字,思考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怎样的教会? 提示:建立符合市民要求,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 【经典史料·析一析】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信息提取:史料说明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人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时间:16—17世纪。
2.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3.成就
(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光学、热学、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意义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近代科学的特征)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经典史料·析一析】 伽利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从而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他对落体运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信息提取:伽利略的科学成果冲击了基督教的思想束缚,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实验,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结论要语·辩一辩】 1.人文主义发展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基础。(×)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近代天文学革命给欧洲的神学以极大冲击。(√)
四、启蒙运动
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发展历程: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3.精神内核:“理性”。
4.政治主张: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本质上体现为科学和民主);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
(1)法国: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2)英国: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3)德国:康德(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人非工具),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5.影响
(1)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经典史料·析一析】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卢梭 信息提取:充分体现了卢梭作为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斗争精神,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他的主权在民的思想。 【历史概念·判一判】 时间陈述判断114—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历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216世纪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宗教改革317—18世纪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信奉理性主义启蒙运动
提能力·全面突破
主题一 人文主义的发展
能力解读 新教材新高考
新教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阶级实质及其历史影响。 新高考: (1)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的角度,认识近代欧洲人文主义发展的经济原因及其阶级实质。 (2)从历史解释上认识宗教改革的实质与意义。 命题视角: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表现及阶级实质的考查。
角度一 文艺复兴
【典例引领】
史料一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这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能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能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薄伽丘《十日谈》
史料二 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思考】
(1)史料一反映出薄伽丘提出的进步思想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解题突破】
信息指引
误区点睛
答题要语
【答案】
(1)人生而平等。
(2)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史观史论】
1.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2.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形式上 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一种创新,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以及政治、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领域内开展的一场有关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内容上 文艺复兴是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为内容,并以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为目的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作用上 它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被封建文化和宗教神学所笼罩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角度二 宗教改革
【典例引领】
史料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思考】有人认为马丁·路德的主张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对此你有何理解?
【解题突破】
信息指引
误区点睛
答题要语
【答案】马丁·路德的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史观史论】
1.从“以神为中心”逐步走向“以人为本”
2.宗教改革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
(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
(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
(4)宗教改革的最突出的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的折磨、来世拯救和教廷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主题二 理性主义的追求
能力解读 新教材新高考
新教材:理性主义主要体现在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启蒙运动的发展,教材重点阐述了近代科学的成果以及理性主义的追求。 新高考: (1)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角度,认识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2)从历史价值观上认识理性主义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要求。 命题视角:对启蒙运动成就及影响的考查。
角度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
【典例引领】
史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回答“科学革命”为何成为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谈谈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
【解题突破】
信息指引
误区点睛
答题要语
【答案】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成就为“科学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工匠地位提高。
(2)科学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主义态度促进了近代科学的重大发现和发展。
【史观史论】
1.近代科学兴起的五大原因
项目 原因
社会基础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技知识,又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基础
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制度基础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外在因素 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主观原因 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近代科学兴起的三大意义
角度二 启蒙运动
【典例引领】
史料一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思考】
(1)史料一中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提出了“理性王国”的构想,政治中“理性王国”的关键用语是什么?比之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此构想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的?有何作用?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人文主义上,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具有怎样的关系?
【解题突破】
信息指引
误区点睛
答题要语
【答案】
(1)用语:“社会契约”。发展:理性主义在继承人文主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构建未来社会蓝图。作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作舆论准备。
(2)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延续与弘扬。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史观史论】
1.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批判对象 文艺复兴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而启蒙运动则直指整个“黑暗的中世纪”
涉及领域 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
批判形式 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思想特点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而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他们高举理性、科学大旗,为解放全人类宣传真理
2.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转型的作用
(1)政治:“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家们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经济: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