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4章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15中1)(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2014-201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4章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1课时)(15中1)(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03 19:04:28

文档简介


【课题】七上第四章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运用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运用气候资料,绘制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分析对比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谜语竞猜
(一)墙上一条河,
刮风不起波,
天热它就长,
天冷它就落。(打一测量器具)
(二)“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猜猜我国什么地方呢?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引言:我们家乡四季分明,不同季节除了景色不同外,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过渡】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气温,一日之内气温有什么变化呢,说说一日之内你对气温变化的感受。
学生猜谜语,(一)温度计
(二)新疆,说明温差大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能回答出:还能感受到气温的变化。
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可以描述出一日之内气温的变化。
学生根据图片展示体会气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谜语竞猜导入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职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示学习目标:
1、气温一般用_______表示,读作_____。
2、气温是用放置在百叶箱里的______测得的,通常一天观测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观测。
3、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做________ 。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说出他们在预习当中遇到的疑难。
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可以根据助学上的学习过程,结合学习目标展示自己在预习当中遇到的困难。
预习展示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衔接过渡
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气温,那究竟什么是气温,如何测量呢?








总结归纳
气温和气温观测
1、气温的概念、表示方法
2、我们知道气温的观测工具是温度计,那么温度计是如何放置的,能直接放在地面上或直接挂在墙上吗?
3、气温的观测:一天观测四次,分别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请同学们读出图中显示的不同时刻的气温。
4、你能计算出该地的的日平均气温吗?(提示:可利用数学上求平均值的方法。)
二、气温的变化
1、思考:一天之内气温如议一议,如何用类似的方法求得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5、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探究活动: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知识拓展: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思考:一年内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展示北半球大陆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思考:
(1)对比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年变化曲线图,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气温年较差?
(3)陆地和海洋最热月、最冷月是否相同?为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夏天的时候地面会很热,如果把脚伸进海水里,会感到很凉爽,是因为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增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因此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要比陆地晚。
(4)你能不能将表格填完整?(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南北半球季节是相反的)
【及时巩固】:以下三幅图,哪些是位于北半球,哪些是南半球?
3、活动:你会绘制年变化曲线图吗?
课本第64页活动,根据表格的资料和提示的步骤,绘出年变化曲线图。
时间段
日变化
年变化
变化规律
?最高气温出现在()
最低气温出现在()
热带气温年变化 ,温带寒带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陆地 月平均气温最高, 月平均气温最低。
自主学习
浏览课本“阅读”的内容并思考、回答:
气温:指大气的冷和热,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
测定气温的工具是:
温度计
学生观察:
读出气温:这四个时刻分别是:3℃、7℃、15℃、12℃
交流合作:
同位间相互交流如何计算日平均气温。
结论:(3℃+7℃15+℃+12℃)÷4=9.25℃
学生合作交流:
日平均气温:把一天中四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 4。
月平均气温:把一月中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当月的天数。
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 12。
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举例说明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生回答:晨凉、午热、夕暖、夜寒
学生仔细观察图,完成表格: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大气的增温是有一定的过程的;我们的光和热来源于太阳,夜晚气温会持续降低,直到第二天日出前后。
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回答:春暖、夏暑、秋凉、冬暖。
学生读图思考并填表
?
平均气温(℃)
月份
最热月均温
22
7月
最冷月均温
-12
1月
气温
年较差
34
学生据课本内容可以回答出陆地和海洋的最热月、最冷月是不同的,但是原因,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还不能理解,可根据教师的引导领会。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根据旧知识进行合作讨论,不难得出结论。将表格填完整
小组竞赛回答,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学生根据表格的资料和提示的步骤,自己动手绘出年变化曲线图,并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自己总结,并填表。
锻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增强知识间的联系。
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增强学习地理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读图分析、小组合作相结合,在锻炼读图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小组成员的凝聚力,更能做到人尽其力,扬长补短,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进来。
竞赛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巩固训练
学生先思考,再合作交流课堂完成,巩固知识
读图题
有利于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整体设计以“学生有效参与”为宗旨,让学生始终在自主学习,有效参与过程中,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并挖掘与本课相关的资源,提高学生兴趣。
课件18张PPT。墙上一条河,
刮风不起波,
天热它就长,
天冷它就落。 谜语竞猜(答一气象测量器具) 我的体重就是这样变化的,谜底一定是体重计。“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猜猜我国什么地方呢?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俺天天穿棉袄啊。猜不出。帮帮我吧。新疆
昼夜温差大中午真凉啊!早晨的时候还挺热呢。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气温与生活海滩:炎热夏季的好去所沙漠中的房屋冬季流行的饮食:火锅闽北受冻害的蕃木瓜测定气温的工具是?怎样观测气温?温度计一、气温和气温的观测思考:1、气温:指大气的冷和热,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百叶箱温度计一、气温和气温观测
2、气温的观测:
一天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9.25℃那么,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呢?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一天的气温如何变化?同学们思考一下:晨凉、午热、夕暖、夜寒二、气温的日变化6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一年的气温怎样变化?同学们思考一下: 春暖、夏暑、秋凉、冬寒二、气温的年变化341月7月2月8月8月2月010-102030-30-20气温(℃)14710(月)010-102030-30-20气温(℃)14710(月)010-102030-30-20气温(℃)14710甲乙丙1.何处四季分明?何处终年高温?何处终年寒冷?
2.何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3.何地与咱们本地的气温年变化规律最接近?
4.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月)学会分析乙甲甲在温带 乙在热带 丙在寒带一、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最高温出现在

最低温出现在
。热带气温年变化 ,
温带寒带气温年变化 。
北半球陆地
月平均气温最高,
月平均气温最低。午后2时日出前后小大七一阶段小结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某城市常年月平均气温 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请根据A、B、C三地的气温选择合适的衣服温馨提示秋风秋雨渐渐凉,请同学们适时添加衣服。一场秋雨一场寒,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