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三国至隋唐的国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
【考点定位】 (1)魏晋至隋唐政治制度、选官和监察制度的演变。(2)魏晋至隋唐法律与教化、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3)唐代边疆治理与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4)魏晋至隋唐社会经济、商路贸易与社会生活变化。
一、魏晋至隋唐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政治制度。
(1)中枢机构:隋唐实行________________,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中央集权。
①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②隋至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后来变成道、州、县三级制。
③唐中期以后:部分____________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①魏晋南北朝:采用________________选拔管理,官员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②隋唐:实行____________。隋唐时期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小练1] 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提示]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程序严密,体现了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加强了中央集权。
(2)官员管理: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____________为标准。
(3)监察体系:隋唐_______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
[小练2] 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 隋唐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对官员的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法律与教化。
(1)法律。
①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
②唐高宗时期:《___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③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________________》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2)教化方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4.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社会治理。
①户籍制度:隋“____________”,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②基层管理: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实行____________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2)社会救济。
①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官方储备,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②唐朝设养病坊,是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二、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1)隋朝。
①民族关系: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加强对____________各族的治理;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②边疆管理:推行____________,但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2)唐朝。
①民族关系。
西北各族 称唐太宗为“____________”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数次会盟
南诏 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②边疆管理:主要机构是大都护府、____________、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2.对外交往。
(1)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西域商路畅通,海路交流活跃。
(2)日本向唐朝派____________,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小练3] 唐朝《礼宾图》壁画主要描绘了鸿胪寺官员接待外来宾客的场景。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提示]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外交流。
三、魏晋至隋唐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农业生产:秦汉至隋唐时期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____________的农业技术体系。
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生产工具。
农业 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____________制作的农具。 ②东汉末期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其主要用人力;唐代出现____________
手工业 ①南朝:工匠已经懂得把坯件放在____________中。 ②唐宋: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______
(2)劳作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__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商业贸易。
(1)贸易:唐朝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2)信贷:唐代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____________”。
[小练4] 当铺兴起于南北朝,在唐朝取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当时的当铺主要经营哪些业务?
[提示] 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
4.交通发展。
(1)隋朝:大运河沟通中国南方和北方。
(2)唐朝:驿道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答案自填] 一、1.三省六部制 节度使 2.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才能 御史台 3.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4.大索貌阅 邻保
二、1.岭南地区 郡县制 天可汗 都督府 2.遣唐使
三、1.精耕细作 2.灌钢法 筒车 匣钵 支钉 坞堡 3.飞钱 4.长安
主题一 体系与保障——三国至隋唐政治、法律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术观点——魏晋至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史料 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
——摘编自梁励《中国古代
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点与原因。
[提示] 特点:建立了统一的地方行政区划;形成了三级地方管理体制;注重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原因:国家疆域的扩大;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历程
(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设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废除地方自辟属吏制度,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3)设置节度使: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4)藩镇割据: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唐朝由盛转衰。节度使管辖区域大,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学者研究——先秦至隋唐法律制度的演变特点
史料一 周代形成了以维护宗法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典章制度,并使全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都纳入礼的范畴。在司法实践中,刑罚与礼互不相属。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制定的成文法开始居于法律规范体系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各种社会行为“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礼被排斥在法之外。汉儒以引经注律、经义决狱的方式,“将礼的精神和内容窜入法家所拟定的法律里”,开启了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这个过程经过魏晋南北朝至唐律“一准乎礼”而告完成。
——摘编自谢作《中国古代礼法
关系的演进》
史料二 唐太宗时期修订成《贞观律》,“比古死刑,殆除其半”,相较隋代旧律,变重为轻者不可胜记。高宗年间修订的《唐律疏议》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将谋反列为“十恶”之首,规定妻殴夫量刑重于夫殴妻等。唐律总计十二篇五百零二条,其简约性即便是明清律例也望尘莫及……被后世各朝奉为修法立制的楷模。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1)根据史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礼法关系。
[提示] 西周时期,以礼规范全部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礼法互不相属;春秋战国时期,以法规范各种社会行为,礼被排斥在法之外;汉代以来,法律儒家化。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前代相比,唐初法律有哪些发展变化?
[提示] 立法宽简、刑罚较轻;与儒家伦理相结合;科条简约、规范详备。
历史解释——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三个阶段
(1)汉代“引礼入法”:法律儒家化的发端。为了使儒家思想成为真正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者通过“春秋决狱”“引经注律”“引经决狱”和“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等途径,做到“引礼入法”,逐渐实现儒家思想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代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方向发展。
(2)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法律儒家化的完善。统治者开始直接任命儒臣来立法,儒家思想指导立法并将儒家思想法律化,从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实现“纳礼入律”。
(3)隋唐时期:儒法合流,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被全面地反映在一部作为中国古代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疏议》中,唐律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
主题二 发展与繁荣——三国至隋唐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学者研究——魏晋至隋唐的人口迁徙与区域经济发展
史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间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乾坤众生》整理
史料二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锄草的工具)”。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
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1)根据史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口迁徙的两大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简要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对隋唐的影响。
[提示] 趋势及原因:一是中原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二是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主要原因是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的吸引。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为隋唐重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南方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 进程:①汉朝时,江南地广人稀,经济落后;②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南朝时,江南成为稻米之乡;③隋唐时期,长江流域山地得到开发。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民大量南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学术研究——魏晋时期的庄园经济
史料 魏晋时期的庄园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一方面是社会的动荡加快了地方豪强聚族而居……另一方面是士族渡江之后,在政治上的地位日益显赫,拥有了大规模的土地和数量庞大的依附人口。……士族地主建立的庄园把大量的流民招揽进来,使他们成为佃农,在庄园的土地上从事生产。与此同时,流民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南方,庄园主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推广了水利兴修,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编自《乡村振兴:从魏晋时期士族
庄园与中世纪西欧庄园中寻找启示》
根据史料,指出魏晋时期庄园经济发展到顶峰的原因和历史作用。
[提示] 原因:社会动荡,豪强聚族而居;士族政治地位显赫,占有大量土地。作用: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社会生产,使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历史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江南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乱多发生在北方,且持续时间长,而南方相对安定。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战乱破坏了城市和自然经济。
(4)民族交融促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图证历史——唐朝的城市布局与商业发展
史料 下面为唐朝长安城东市、西市示意图。
(注:市署为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常平仓、平准署是隶属中央的派驻机构,邸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
根据示意图文,指出唐长安城内东、西两市布局的相同之处。这反映了唐代城市商业管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提示] 相同之处:整体上规划齐整;市的中部设管理机构;四角设邸店,店铺商行分布四周,同类商行分布相对集中。特点:市坊分开,严格管理。
命题点1 唐代商业契约的特点
(2023·高考江苏卷)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
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
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解析:选C。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体现了对借贷主体的保护,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政府对公私借贷的规定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唐代政府并未禁止民间资本性借贷活动,排除B项;材料中唐敬宗发布的敕文不属于法律手段,排除D项。
命题点2 唐代铸币经济政策的原因
(2022·高考湖北卷)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唐玄宗时期,民间销毁铜钱铸造铜器导致严重钱荒,迫使政府禁止私造铜器、实行铜铅锡国有,说明铸币材料严重短缺导致该政策制定,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材料强调民间销毁铜钱导致钱荒,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铜铅锡专卖政策制定的原因,而非施行的结果,排除C项;唐代铜钱在全国使用,流通范围广泛,排除D项。
命题点3 西晋至唐的土地所有制
(2021·高考湖南卷)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解析:选A。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隋唐时期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故选A项。官员未必是世族,而且隋唐的均田制是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制度的变化,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排除D项。
命题点4 魏晋时期法律的发展
(2024·广东预测模拟)曹魏政权制定的《新律》将《周礼》规定的“八辟”原则修订为“八议”制度;西晋编订的《泰始律》规定了“峻礼教之防,准五服(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以制罪”的刑法适用原则。这些变化体现( )
A.立法的人性化 B.执法的规范化
C.乡约的世俗化 D.律令的儒家化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曹魏政权把周礼的原则写入法律之中,西晋法律规定了凡是违反礼教的从严处罚,根据血缘关系亲疏来量刑,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法律逐渐受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影响,即律令的儒家化,故选D项。
命题点5 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联考)唐朝时,农民可以帛、粟、麦等为抵押向柜坊借钱,到期未赎取的抵押品,柜坊即将其出售变现。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下令,不得复利计息;728年,玄宗也因“公私举放,取利颇深,有损贫下”而下诏限制高利贷。这些现象说明了唐代( )
A.民间信贷活跃 B.政府以农为本
C.经济纠纷较多 D.长途贸易发达
解析:选A。信贷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形式,通常包括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与题干中农民与柜坊存在借贷关系,政府对高利贷进行限制相合,由此可知,唐朝民间借贷较为普遍,以至于政府对不合理的借贷进行规范,故选A项。
命题点6 唐朝的地方治理
(2024·东莞高三联考)唐代的民间领袖,包括“乡望”和“耆老”两类。他们既得到官府认可,又具有民意基础,在基层行使教化,并组织一些公共事务,也参加州县官府举办的各种礼仪活动。这反映了唐代( )
A.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B.提升了民间势力的监管力度
C.基层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
D.践行了以民为本的传统理念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民间领袖既得到官府认可,又具有民意基础,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一定作用,这反映了基层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C项正确。民间领袖参与基层治理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民间势力的监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本理念,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