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6 17:5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当青少年经常食用含一定量的性激素保健品时,会对其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 ( )
A.蛋白质 B.核酸 C. 脂质 D.糖类
2.下列细胞结构中,被称为“消化车间”的细胞器是 ( )
A.核糖体 B. 液泡 C.中心体 D.溶酶体
3.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1所示,该物质可能是 ( )
A.水
B.氧气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4.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这说明 (  )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稳定性 D.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x k b 1 . c o m
5.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
A.叶绿体 B.叶绿体的基质
C. 叶绿素 D.类囊体的薄膜
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7.一对年轻夫妇已生育了一个女孩,想再生育一个男孩,则生育男孩的几率是 ( )
A.1∕2 B. 1∕4 C. 1∕6 D. 1∕8
8.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杂交组合是 (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9.下列4个细胞模式图中,哪项属于二倍体生物产生的精细胞 ( )
10.下列有关双链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复制的基本条件是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C.DNA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D.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多   B.晒太阳使皮肤变黑
C.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      D.人的白化病
12.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 (  )
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  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
13. 图1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据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
A.神经反射 B.神经递质 C.静息电位 D.局部电流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单侧光照射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幼苗将向背离光照的方向弯曲生长
B.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发育,使其多开花、结果
C.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的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抑制侧芽生长
D.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原因是芽和幼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15. 图2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
最高产量w w w .x k b 1.c o m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6.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发生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 选择培育的太空椒 B.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C. 组织培养的蝴蝶兰 D. 草莓用匍匐枝繁殖
17.右图是人眼瞳孔不同状态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
B.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晶状体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
C.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产生视觉
D.瞳孔状态由图乙变化到图甲,说明光线在增强
18.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 都生活在水中    B. 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C. 都没有输导组织 D. 都不能产生种子
19. 下列食品制作的过程运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地瓜干 B. 火腿肠
C. 甜面酱 D. 豆腐
20.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出现( )
A. 甲亢   B. 侏儒症
C. 巨人症 D. 呆小症
2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DNA分子含有一个基因
D.DNA上任意片段都可控制生物性状
22.雌长颈鹿在择偶时青睐于“长颈”的雄性。下列对“长颈”的叙
述不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长颈”性状是可遗传的
B.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而获得的
C.是长期锻炼加强而获得的
D.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3.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春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2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如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②表示呼吸作用
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25.图中的棉花是基因工程的成果,有关此棉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它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它的抗虫性状不能遗传
C.它的种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
D.抗虫棉花品质优良
二、非选择题
26. 图4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2)图中的③④⑤表示 ,其中数值最大的是 (填数字)。
(3)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 。
(4)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防止剧烈运动使肌细胞因 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 ,导致肌肉酸胀乏力。
27.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w!w!w.!x!k!b!1.com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w w w .x k b 1.c o m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紫花×白花 807 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20
(1)根据组合_________能判断出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紫花__________,白花_______。
(3)组合三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 。
28. 如图5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其中①~④表示人体的体液,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细胞外液②和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⑤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②和_________(填标号)。
(3)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_________(填标号)。
(4)①处CO2浓度比③处的________(填“高”或“低”)。
29.下图一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
机物总量的示意图,请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鼠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中的 进入它的体内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图一中生理过程 (填图一中序号)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④由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完成。
(4)图二中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30.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 ]____________。
[D]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图1中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______。
(4)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CDCBA 6-10BACDD 11-15DBDBC 16-20ACDCC 21-25ACBDB
26. (1)CO2(二氧化碳) O2(氧气)
(2)能量 ⑤
(3)H2O(水)
(4)缺氧 乳酸
27、(1)二(或“二和三”) 紫花
(2)Aa aa
(3)2∕3
28、(1)血浆 组织液
(2)③
(3)②和③ (4)高
29.(1)生态因素  (2)物质和能量 
(3)①   分解者       (4)蛇
30、 (1)[A]生产者 分解者 (2)A、B、C、D (3)逐级递减 (4)B 上升(或先上升后下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