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亮小电珠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能力
(1)学生认识小电珠的结构。
(2)学会用电池、电线、开关、小电珠组装简单的电路。
(3)通过探究两个小电珠发光的实验,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过程和方法
学生在认识小电珠、开关、导线等的基础上,学习组装简单电路。
3.情感、态度、精神、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的过程会组装简单的电路。
2.难点:自己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1.演示材料:电路示教板一个、有关电路的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每组电流实验盒一套、学具中制作简单电路的材料、及每人电池一个。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欣赏北京夜景的图片。
2、谈话:这么多各式各样的灯,它们里面的灯泡是怎样被点亮的呢?你们
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点亮一个灯泡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点亮一个小灯泡”。(出示课题)
二、解决问题
1、认识实验材料
一节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重点认识小灯泡的外部构造。(玻璃泡、金属螺纹、锡点)
2、谈话:每个小组会得到两套实验材料和一张实验记录单,在做实验时,要把你们小组尝试过的所有连接电路的方法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3、出示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的示意图。(限时一分钟的时间)
4、出示实验记录单
要求:把小灯泡亮的方法和小灯泡不亮的方法都用画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策略:(1)告诉学生记录小灯泡不亮的方法也很重要。(2)比一比哪个小组尝试和记录的方法最多。
5、出示问题:电池和小灯泡的哪些部位是一定要连接在电路中,小灯泡才能被点亮呢?
6、分组实验,记录小灯泡亮和不亮的所有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记录要及时,准确。
策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连接的部位。
7、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1)各组汇报记录了几种连接电路的方法,教师进行统计,给予记录方法最多的组奖励。
(2)请一组同学拿着记录单到前面汇报实验结果。
策略:A:其他小组与汇报小组连接方法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就在图的下方做一个记号。B:学生汇报时,教师把学生的连接方法在黑板上贴出来。小灯泡亮和不亮的方法分开贴。
(3)提问:还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吗?策略: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补充板贴。
三、讨论闭合回路
1、谈话:同学们经过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发现这几种方法小灯泡能亮,而这几种方法小灯泡却亮不了。
2、提问:(1)为什么用的材料一样,有的小灯泡亮,有的小灯泡却不亮呢?
(2)怎样连接电路小灯泡能亮,怎样连接电路小灯泡亮不了呢?有什么规律可循吗?
3、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4、汇报交流
策略:回顾问题:电池和小灯泡的哪些部位是一定要连接在电路中,小灯泡才能被点亮呢?
策略:学生说出电池的正极、负极,小灯泡的锡点和金属螺纹必须连接在电路中时,教师就在电路图中描出这四个部位,并说明这些叫连接点。
5、小结:当电池的正极、负极、小灯泡的锡点和金属螺纹这四个连接点全都连接在电路中时,就形成了闭合回路。小灯泡只有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
6、电流在闭合回路中的流动方向。
(1)提问:为什么小灯泡在闭合回路中才能被点亮呢?
(2)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负极。在闭合回路中电流流动起来,小灯泡就被点亮了。
(3)用箭头在电路图中表示出电流的
流动方向。
四、作业:
用一节电池,两根导线,点亮一个小灯泡。把你尝试过的所有连接电路的方法全都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点亮一个小灯泡 闭合回路 电流流动
课堂评价:
一个简单的电路一般包括(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四部分。其中( )负责控制电流的通断。
画图:
把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电珠用一根或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使小电珠亮起来。请用如下符号画出你的连接方法,方法越多越好。
小灯泡不亮的电路图
小灯泡亮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