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5 10: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在如何处理同邻国的边界争议上,周恩来说:“边界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到使双方真正在平等、友好、互利的基础上加以解决。”这体现了新中国提出的
A.“另起炉灶”政策 B.“一边倒”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2.1950年1月,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美国撤退在华的一切官方人员,此事对我们极有利,惟民主人士中害恐美病者可能对我们征用外国兵营等行动有所不满,请注意解释。”这体现了新中国
A.急于巩固国防的意愿 B.坚定鲜明的外交立场
C.意图与美国重建外交 D.对世界形势估计不足
3.2020年的春天,在中国积极应对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同时,也应邀派出一批批专家医疗队携抗疫物资前往世界各国交流抗疫经验,这些专家医疗队受到这些国家政要的亲切接待和高度评价。其中,塞尔维亚总统亲自迎接中国专家组并亲吻五星红旗的短视频爆红网络。这反映了新时代的中国
A.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定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与各国建交新高潮的到来
4.下表为中国和东盟地区交往的相关史实。这表明中国( )
时间 中国和东盟地区的交往
1996年 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
1997年 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2003年 中国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作为东盟对话伙伴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21年 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A.强调国家间应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致力于推动区域间合作发展
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D.引领了东盟地区的发展方向
5.毛泽东在1949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现在他们(指美、英、法等国)没有合法地位,不必忙于要帝国主义承认。我们是要打倒它,不是承认它,将来要通商,可考虑,但亦不忙,忙的是同苏联及民主国家通商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成熟 B.新中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外交将排除西方国家 D.新中国担心不被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6.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 )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中苏国家利益的差异
7.中国邻国众多,周边地缘环境复杂,新中国建国以米把奉行睦邻友好作为我国外交一贯战略方针。”进入新时期,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奉行睦邻周边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的表现为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多边外交活动 D.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8.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提出:“尊重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这一宣言
A.消除了美苏争霸的不利影响 B.推动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
C.维护了新兴国家的独立权益 D.成功构建世界政治新秩序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向黎巴嫩派驻维和部队 ②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20世纪50至70年代,中美多次会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共识明确于
A.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1972年基辛格访华
C.1972年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D.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这一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两个拳头打人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2.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参加,其中有3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一般来说,只有联合国才能召集这么多领导人。这反映出我国( )
A.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导国家 B.主场外交强烈的感召力
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D.特色大国外交的立体化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统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采取联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中的“基本国情”指的是
A.国内各民族平等地位的实现 B.各民族聚居情况及文化的特点
C.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D.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实现
14.下列对《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简表(单位:亿元)》中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
时间 1950年 19喜年 1953年 1954年 195年 1956年 1957年
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 41.54 6.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13.94 52.50 62.44 69.39 90.16 81.60 77.00
苏联 12.86 40.44 47.82 49.07 68.02 57.91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27.60 12.11 18.48 15.33 19.64 27.05 27.50
西方国家 14.87 1.59 7.08 5.01 7.42 9.69 11.37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外贸易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B.中外贸易总额受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
C.中苏建交使得两国贸易发展始终处于上升趋势
D.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到西方国家与我国的贸易
15.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中美同时发表公告,引起世界震动。其后发生的一系列外交大事件包括
①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 ②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
③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 ④美方声明“一个中国”立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美国或苏联“亡我之心不死”,所以中国在外交上必须建立国际反帝或反霸统一战线。进入八十年代,中国外交逐步形成一种超然于两大集团对抗的态势,并且逐渐与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保持了正常关系。这一变化( )
A.表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独立自主 B.有利于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实施
C.缘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充分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17.王湘穗在《斗与合的伴奏——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一文中说:“(新中国成立之后)几十年里,美国对华战略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建交后的‘接触战略’和新全球化时期的‘纳入战略’。”针对美国的“遏制战略”,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1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倾尽全力来帮助社会主义阵营的待援国家及其他新兴民族国家,对外援助多是“无偿”性质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援助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要形式,充分考虑与国内经济发展的互补性。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援助多是“无偿”性质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援助以经济技术授助为主要形式,充分考虑与国内经济发展的互补性。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A.对“一边倒”外交方针进行了反思 B.外交致策发生根本性改变
C.对外援助旨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 D.对外援助日益务实和灵活
19.下表所示为2019年我国主要领导所参加的部分外交活动。由此可知,新时代我国外交( )
时间 外交活动
3月 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
4月 李克强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6月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6月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11月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11月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
12月 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李克强出席
A.突出以联合国为中心 B.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C.积极进行多边外交 D.强调南北协调合作
20.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主要是因为( )
A.我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性质决定的
C.我们实行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D.我们推行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毛泽东洞察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确立了对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要帝国主义“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1949年6月下旬,刘少奇率团秘密出访苏联时,斯大林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将“立刻承认”并予以援助。毛泽东在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一边倒”政策,昭示新中国将坚定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摘编自苏格《中国外交的伟大历史征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广交朋友,在反对殖民统治、维护独立自主方面取得共识。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进程:与东盟开启对话进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不断深化地区合作;参与创建二十国集团,在经济上全面融入世界;构建的“金砖机制”成为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模式、不同文明携手合作的范例。“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轮廓。
——摘编自董向荣《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与多边主义理念》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大外交方针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多边外交实践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经济一体化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多边主义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了历史性的破坏,激发了欧洲对和平的向往,于是欧洲通过缔结条约、结盟和成立国际组织等多边形式谋求和平。冷战后欧洲摆脱战争带来的困拢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西欧经济一体化,这也是欧洲多边主义实践最成功的范例。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成员国通过多边对话和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通过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外交战略开启欧洲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惠一鸣《欧洲联盥发展史》等
材料二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部分内容如下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努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行为。一旦缔约国一方因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三条 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且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五条 呢吗以前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该条约对于中国而言,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苏联方面,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增强了其与美国争霸的力量。
——摘编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多边主义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西欧外交政策特征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双边政策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考察,七十年的新中国外交都经历了“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如外交使命的层层推进,外交战略的因时制宜,外交话语的不断加强。“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对普遍价值的始终捍卫。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的进程既有内外动力,而且遵循着相辅相成、推陈出新的辩证关系。
——白卫东、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交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映射出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发生着变化,也反映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以自身古典优秀国家间政治思想资源并伴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观为指导,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建立的国际事务话语机制进行着有益改造。
——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变”与“不变”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有关“革命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的重要方针或方案。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B
6.C
7.B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B
15.C
16.B
17.D
18.D
19.C
20.B
21.(1)背景:二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美苏开始冷战;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奉行“扶蒋反共”政策;三大战役结束,中国革命形势发生历史性转折;苏联支持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洞察。
(2)意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展现了和平友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彰显大国多边外交风范;促进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推动了国际治理体制的发展。
(3)特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多边主义;合作共赢;开放包容。
22.(1)背景:欧洲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启;冷战局面形成,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冲突风险增大。
(2)不同之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双边政策,具有针对性和排他性;西欧奉行的多边主义,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3)影响: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双方交流合作,促进双方经済、科技、文化发展:双边外交的排他性不利于世界范围的交流与合作。
23.(1)变:理论: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实践:实行不结盟政策(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不变:核心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普遍价值: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2)革命式外交:“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出一点即可)
引领式外交: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倡导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等。(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