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 学 目 标 1. 经历探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板书设计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它的前一位进1,计算前一位时要把进的1加起来。
教学过程 序号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 2、 3、 4、 二、 (一) (二) (三) 5分钟 20分钟 5分钟 3分钟 一、复习引入 师: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们已经学了计算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进位加法。你们学得怎么样呢?请看屏幕,选择一道题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开始吧! 请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作业,并介绍计算过程。 师: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生学生明确在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三位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三位数加法的类型 1. 提出问题 师:三位数的加法除了我们前面研究的不进位加法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进位加法这两种类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类型呢? 师: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长把讨论发现的类型写在练习本上,只写横式,不计算。 师:从大家刚才讨论的情况来看,发现了三位数的加法除了不进位加法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类型以外,还有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情况,有个位、十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加满10的情况,甚至还有百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情况等。孩子们真了不起,找到了三位数加法的这么多种新类型。下面,我们先重点来研究前两种类型:(根据学生出的题板书:如153+174=,135+378=) 2. 探究算理、算法。 (1)尝试计算 师:你有信心用竖式来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交流探讨 请台上的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师: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如果学生没有疑问,则师追问: 对于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这个新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生:向百位进1。 为什么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百位进1呢?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10个十是一百,所以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百位进1。 (3)集体梳理 一起结合计数器梳理153+174的计算过程,直观感受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百位进1。 (板书: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百位进1。) (三)连续进位的情况 1. 观察算式(如:135+378=)。 师:这又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引导学生发现是个位、十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加满10的情况。 2. 探究算理、算法 (1)尝试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交流探讨 请台上的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师: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如果学生没有疑问,则师追问: 老师特别欣赏他刚才说的十位上的数相加的过程。谁再来说说他是怎么算的? 请一生重复十位上的数的计算过程。 十位上3加7后为什么还要加1,这个“1”是怎么来的呢? 引导学生发现是个位上满10进1得来的。 师引导生看十位:这里十位上的数相加也满10,我们该怎么办?十位上怎么写呢? 引导生明确: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百位进1。 3. 观察对比: 师:孩子们,刚才研究的这道三位数的加法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类型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 相同点是:计算时都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是:前面学习的,有的是不进位加法,有的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情况,有的是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情况,而这道题是个位、十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加满10的情况。 师:真是一群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孩子。这种个位、十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加满10,都分别向它的前一位进1,就是连续进位。 板书:连续进位。 (四)归纳总结三位数的算法 1. 提出问题:我们研究到这儿,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呢? 2. 学生小组讨论。 3. 生汇报并总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它的前一位进1。 4. 追问:如果是百位上的数相加满10该怎么办?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百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千位进1,因为10个一百是一千。 5.齐读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一道题。 2. 小组讨论,再写一写。 3. 学生汇报:学生上台展示,介绍小组讨论出的类型。 学生可能想到的类型有: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个位、十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加满10,百位上的数相加满10等。 在练习本上试一试(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请台上的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学生小组讨论。 3. 生汇报并总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它的前一位进1。 齐读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新旧知识结合,教学更容易,效果更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知识更扎实。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记住知识点。 巩固新知识,便于学生记住计算方法。 突出重难点,让学生记住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堂形成性 练习 三、巩固练习:闯关活动 (一)基础练习 1. 竖式计算: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交流中重点引导学生关注775+228的计算过程,明确百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千位进1。 2. 判断对错: (二)变式练习 在竖式中填空: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书本30页主题图。 2. 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 小组活动:选择信息提两个数学问题,并在组内解决。 4. 全班汇报分享。
课后作业 数学书第42页7、8题,做到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加法口算、三位数加法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之后继续学习的连续进位加法,所以学起来难度不大。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先充分复习前面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效果会更好。 授课过程中,我让学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边学习边复习回忆,效果更好。让学生回忆个位相加满10加法如何计算,然后再讲十位相加满10怎么算,那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 这节课,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然后展示算法,并马上讲评,那样学生会记得更牢固,知识的掌握会更好。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今后我一定注意更合理的安排时间,尽量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