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语文模拟语文试题(五)(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中考语文模拟语文试题(五)(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5 14: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阅读与鉴赏(39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5分)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领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10.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挚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竞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
【乙】
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 ,任之而
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击,敲打。③流行坎止:
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黄庭坚。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余拏一小舟


(3)任意看数卷书

(4)辄复不遂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语文模拟(五)第4页,共8页
13.“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己。”这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2分)
14.【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哪些高雅的情趣?(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8分)
材料一: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拥有现实的世界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
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②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
从《论语》中学得人生的智慧,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
刚烈的人格:从马克思那儿学得激情的人世,从鲁迅那儿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
泰那儿学得执着的道德;歌德的诗句刻写出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并非凡
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至起反作用的。但我们所
指的读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一旦与此种
嗜好结缘,人多半会向往崇高一类,如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
有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趋避凡俗。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
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
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④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选自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有删改)
材料二:
①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
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知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
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②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
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
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
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
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材料三:
①“我叫董宇辉,之前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这位8年带过50万学生的新东方英
语教师,因为双语直播带货走红。
语文模拟(五)第5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