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表格式 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表格式 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5 21: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课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程标准 ①内容目标: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②认知目标:能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名称和战役名称,能说出二战中几次重要国际会议。 ③课标解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深刻地改写了20世纪的历史轨迹和人类命运。本科内容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主要介绍了轴心国的形成,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的战况;第二子目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主要介绍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第三子目是“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主要介绍了系列国际会议以及法西斯的投降。三个子目的内容关系密切,按时空顺序连贯成一体。 本课的课标主要有三个核心内容,一是知道二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等二战的基本史实;二是通过对战争的漫长历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法西斯分子的残忍和罪恶,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理解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三是了解二战的影响,知道二战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体会人类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历时六年,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战争,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通过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在二战中,英美法各国对侵略由纵容到中立再到反击联合,最终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大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课内容还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密切的联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是很强。作为教师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适时的增加一定的课外知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二战爆发的原因。(注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能够说出二战的主要战场:开始-转折—胜利的主要标志,能够自主分析二战胜利的原因。(注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3.能够自主分析二战带来的影响,并且理解“和平来之不易”(注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所给材料自主分析出二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的契机。(学习目标1) 2.通过聆听教师讲述,能够说出二战的主要战场;能够说出二战的主要战役和意义:德国突袭波兰、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结合材料,说出二战胜利的原因。(学习目标2) 3.通过教师给出的数据材料,分析二战的的启示和了解战争的残酷,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信息,通过二战的艰难过程,认识和平的来之不易。(学习目标3)
6.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 【材料】 整个欧洲会陷入黑暗之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不会再次看到光明。 ——英国外交部长格雷 这不是停战,而是20年休战。 ——法国元帅福煦 【教师讲述】通过图片、材料帮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揭示一战和二战的内在联系。 学生活动1 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回忆所学,温故知新。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一战的复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为后面教学做铺垫。环节二:新课讲授:和平?战争?--二战的主要原因(指向目标1)教师活动2 通过导入的材料来提问学生,让学生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如果不能那么这一体系制造了哪些问题?”,学生通过之前学习的知识可以得出答案,认识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能给世界带来和平,甚至为二战爆发埋下了隐患。同时进一步提问“这个隐患的根源是什么?” 展示刘德斌《国际关系史》和姚丽《二战全史》中的材料,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得出,隐患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展示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32年时说的名言,以此提问学生张伯伦认为“是什么使得世界倒退了?”而“又是谁危机了世界的和平?” 展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中的材料,使得学生很容易的得答案,是经济大危机使得世界倒退了,同时介绍在经济大危机下各国度过困难的两种选择,使得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激化了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欲望”。 进一步提问到底“是谁危及了世界和平呢?”,展示墨索里尼、希特勒和近卫文麿的名言和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张的时间轴。 继续提问“面对侵略,英法等各大国是如何维护和平的呢?”,展示英法等国早期应对法西斯侵略的时间轴和1938年9月张伯伦与希特勒订立的“和平协定”,使得学生认识到张伯伦面对希特勒等人的扩张,维护世界和平的手段是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绥靖政策。然后展示材料使得学生认识“英法等国的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使得学生认识到正是在绥靖政策的催化下,局部战争不断扩大。 6.利用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的材料分析英法实施“绥靖政策”的原因。然后介绍“绥靖政策”的危害。学生活动2 1.学生思考 2.同桌探讨,自主发言。 3.学生阅读课本和史料,分析数据,认识到是经济危机激化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欲望。 4.学生思考并认识到“德意日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和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危及了世界的和平。 5.学生思考并且认识到是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丰富的材料和图片进行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的观念。 通过对时间轴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环节三:新课讲授:绝望?希望?——二战的过程(指向目标2)教的活动3 展示丘吉尔的名言和墨索里尼、希特勒对入侵埃塞俄比亚和莱因非军事区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二战在局部战争阶段是逐步打起来的,是能够避免的,是一场“不需要的战争”,并介绍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二战的序幕。 展示希特勒的名言“时代呼吁战争,而不是和平”,配合图片讲解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闪击战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然后在展示,德国作家雷马克和德国将领凯特尔的名言,使学生认识到在这是英法仍然实行“绥靖政策”,那么提问这种政策还能有效吗? 通过材料和地图展示希特勒扩展的过程,并介绍在1940年4——6 月间德国横扫西欧。那么接下来希特勒的目标是哪里呢? 教师讲解并观看视频,使学生认识到希特勒接下来目标是英国,欧洲陷入了“至暗时刻”,然后在绝望中仍然蕴含着希望,在敦刻尔克盟军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丘吉尔发表演讲《我们决不投降》,德国首次侵略受挫。提问学生“在进攻英国受挫之后,欲壑难填的希特勒又将去往何处呢?” 展示漫画,使学生认识到希特勒接下来的目标是——苏联,并通过地图讲解希特勒的进攻计划,希特勒前期进攻非常顺利,欧洲的末日真的到来了吗?然学生观看视频《莫斯科保卫战》,让学生简要介绍莫斯科保卫战的战果如何?使学生认识到,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展示漫画和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然后介绍珍珠港事件美国的损失,太平洋战争爆发了。然后展示罗斯福对日宣战的演讲和山本五十六的名言,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参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日本唤醒了沉睡的巨人。 展示二战战线分布图,分析“战争初期为何法西斯的侵略屡屡的手?”。然后提问学生“世界陷入了空前浩劫,我们应该如何捍卫自己的家园?” 展示二战海报,是学生认识到要想战胜法西斯只有在走向联合,然后介绍《联合国家宣言的》的签署。 展示材料和图片,介绍斯大林格勒的重要地理位置,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苏军用最直接的面对面的白刃战,在近战、巷战、肉搏战中,用无数的炮灰修葺着废墟中的斯大林格勒防线中的每一处缺口,始终没有让德国人攻陷这座用斯大林的意志浇筑起来的城市。斯大林格勒是一座不屈之城,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简要介绍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并让学生知道在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就开始瓦解了。 展示地图,介绍反法西斯联盟在军事上的联合——诺曼底登陆,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德国两线作战。 展示《雅尔塔三巨头》图片和雅尔塔公报,使得学生知道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协调了盟军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创造了条件。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德国的战败和日本的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利用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话和图片,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学的活动3 1.学生认识到二战实在局部战争阶段逐步打起来的。 2.学生思考并且认识到“绥靖政策”不能避免战争。 3.学生思考并掌握二战开始的标志。 4.学生阅读书本并且思考。 5.学生认识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对于当时战士士气的影响。 学生认识到法西斯战争达到最大规模,思考下一步的国际动向。 7.学生回答问题,并认识到只有团结才能捍卫自己的家园。 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并且认识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学生通过学习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了解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1.通过材料分析二战胜利的原因。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地图和时间轴讲解战争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学生自我表达,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重点知识点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信息,突破重难点。环节四:永夜?黎明?(指向目标3)教的活动4 1.展示图片通过材料,逐个分析二战的影响并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进行比较。 2.然后继续展示盟军最高总司令麦克阿瑟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的演讲,然后提问“学生今后我们怎样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呢?”。教师逐个讲解。学的活动4 1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阅读中国青年漫画家乌合麒麟漫画和卓别林在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认识到真正的和平还任重而道远。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材料和数据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材料和数据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渗透情感教育。环节五:小结教的活动5 总结本课,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学的活动5 1.请用“二战”“原因”“进程”“胜利原因”“结果”词汇,构建本课思维导图(可以增加)。活动意图说明: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二战的基本史实,及时巩固本课基础知识。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课的学习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大致学情而定,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应该能达成八成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难点应该在于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和运用。 (2)本课的学习一共分为五个环节,针对于较难枯燥的环节提供了视频的教学预案,准备相对较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进行历史学习方法引导,例如地图识读、史料分析、评价方法等的运用,建立脚手架,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3)实际教学的教学效果有待观察,不过需要教师准备充分,在学生学习成果生成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或者探讨。 (4)本课的课程内容较多,教师在上课时需要把控课堂节奏。教学设计中的师生互动过于理想化,应根据课堂实际灵活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业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1:能掌握并准确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
作业目标2:能列举出二战的影响。
作业目标3:能说出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作业目标4:能从二战中得出如何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的有效方法。
【必备知识】
知识主线
知识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影响
(3)主要原因:英法实行绥靖政策
知识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走向联合。
②时间:1942年1月1日。 ③国家: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
④内容: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议和。
⑤意义:①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②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
(5)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
※中途岛战役:1942,日军失败,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德国陷入两面夹击,加速德国的灭亡。
(7)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1945年2月
②人物: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 、罗斯福、丘吉尔。
③目的: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④内容:分区占领德国,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
⑤意义: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行动,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②开罗会晤:1943.11 《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③ 波茨坦会议(1945.7 美英苏):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与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行施。
3.战争结束:
①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③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轴心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知识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胜利原因
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①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②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二战胜利原因: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②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根本原因)
【作业内容】
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b) “胡佛村”
材料二
4年半的“总体”战所造成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在实际战斗中死亡人数大约是800万,另外有700万人永远成了残疾人,还有1500万人“伤得或重或轻”。…这场战争的物质损失也是空前的,总消耗实际上高得叫人无法想象。事实上。大约有2600亿美元左右。据估算,这个数字“相当于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债务总和的6.5倍。”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反法西斯同盟举行会议的会期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2一26日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11日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一8月2日
——摘编自《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体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两方面的破坏?
(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因素。
根据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人类如何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谈谈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和物质损失。
(3)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协同作战。
(4)社会主义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要和平共处,加强合作与交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