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课题 三大改造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程标准: 了解“三大改造”是什么,知道三大改造是怎样的进行的。 知道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能够明确这也标志着中国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时期。
2.教学内容: “三大改造”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重要环节,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解三大改造,才能明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如何进行社会改造的,才能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并且不断探索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挥了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精神,激励他们为国家发展而不断努力进取。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等内容,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有了了解,为本课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便于他们理解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但这一年龄的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太不太丰富,难以分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其根本区别还是生产资料基本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需要加强理论铺垫、补充生动案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
4.学习目标: 1.明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土改),理解中国当时面临的困境。 2.阅读材料,分析农业合作化的背景,掌握农业合作化的形式。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表格内容,了解农业合作化的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培养解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历史问题。 4.阅读故事,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政策和方式,认识到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5.知道三大改造的时间,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感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5.评价任务: 1.从分析生产资料的占有入手,归纳出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经过怎样的转变。 2.按顺序总结出农业合作化的经过阶段,归纳工业合作化运动的成果。 3.说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通过什么方式。 4.能够说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分析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6.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引入 问题思考: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时的我国是否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呢?教师活动1 提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点拨: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其实就在于生产资料基本公有还是基本私有。 教师过渡: 土地改革之后,农民获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但随着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计划的提出,这样的农业发展模式难以再与其匹配。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把全国的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把整个国民经济纳入集中计划。学生活动1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1.结合教材所学,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 2.尝试举例哪些属于生产资料。 3.温故而知新,回顾土地改革,以土地为例,判断生产资料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还未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我们面临着要提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局面。环节二:合作促发展 阅读材料,了解农业合作化的背景: 材料一:农民在土改后由于牲口农具不足,或者劳动力不足,要求互助,你帮我,我帮你,解决牲口、农具、劳力问题……关内各大区反映,牲畜及大农具尚未达到战前水平,只达到80%,小农具增加了,大农具并没有恢复。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节录)》 材料二:10月15日,毛泽东说:“个体农民,增产有限”,“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个体所有制必须过渡到集体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生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供求的矛盾”。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01页 材料三:河北遵化县西铺村一位名叫王国藩的农民,在1952年的秋天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一个初级生产合作社。社里唯一值钱的财产是一头驴,并且这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入社的村民。人们就把这件事戏称为“三条驴腿办合作社”。第二年,穷棒子社发展到83户,粮食亩产从120多斤增长到300多斤,成为全国农村合作化的典型。 ——纪录片《筑梦路上》 材料四: 教师活动2 提出问题: 1.思考个体农民生产的模式存在哪些局限性? 2.针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困境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3.农村合作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总结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 教师拓展: 我国农业合作化经历了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农业互助组以土地私有权为基础,生产资料仍然归个人所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作为股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社员的生产资料,社员分配政策以劳动收入为主。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资料属于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学生活动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谈谈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 2.结合材料二,说说面对这一困境,领导人认为要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阅读材料三,思考这一方法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4.阅读材料四表格,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我国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共有哪几个发展阶段?从1950到1957年间,农业合作化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活动意图说明: 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国家在农业发展上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和其起到的作用。环节三: 材料: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当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三种:一是政治与行政的办法,像苏联和东欧国家一样采取没收的办法;二是经济的办法,即挤垮的办法,“不给任务,不给原料,不给生意作”;三是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办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赎买办法。 ——宋红月《新中国历史上的“和平赎买”》 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06月27日11版) 教师活动3 教师拓展:讲述全聚德的故事 北京的全聚德成立于1864年,是一个延续百年的家族企业。1952年春的一天,老板杨福来主动找到前门区委书记,请求扶持经营。全聚德的困境,反映到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那里,彭真说,全聚德是名族品牌不能倒,政府可以给予支持。1952年6月1日,全聚德正式施行公私合营,成为北京市饮食行业第一批公私合营的企业。在随后的几年中,北京同仁堂、东来顺、瑞蚨祥、内联升、稻香村等一大批老店,先后实行了公私合营。 引导思考:新中国在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选择了什么样的方法?这一方法相对于另两条而言有何优势? 教师总结: 农业合作化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同时,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在遭受严重挑战的情况下,他们必须适应国家的建设形势,只有走公私合营,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学生活动3 1.聆听全聚德的故事,谈谈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这一时期要想度过困难,需要怎么做? 2.阅读材料,请指出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中共中央选择了哪种政策逐步实行公私合营的?并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同学们所熟知的品牌背后的故事,拉近大家与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等新名词的距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改造过程中国家政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过关: 1.毛泽东曾提出“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发展互助合作”。以下哪一个选项能够解决当时农业发展的困境( ) A.土地改革 B.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代人的理想,我国正式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哪一年( ) A.1952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实践探究: 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参与过公私合营的企业呢?它在公私合营之后发展如何呢?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在涉及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将生产资料改为公有制是其改造的重点。农业、手工业走上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公私合营,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最终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生对于制度的建设缺乏兴趣,难以理解其内在意义,部分同学会觉得任务完成有一定难度。后来在教学中补充了人物案例、图片等史料,学生的专注度和理解度均有提升。
作业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作业目标】
作业目标1:了解农业合作化的背景、形式、结果。
作业目标2:知道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和政策。
作业目标3:了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必备知识】
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作业内容】
一、选择题:
1. 1956年1月1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北京郊区的农民们在举行游行活动,庆祝他们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以下哪项运动(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2.中华老字号东来顺是北京饮食业老字号中享有盛誉的一个历史名店。1955年,东来顺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此后东来顺的经营规模、职工队伍、技术力量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请问人民政府对东来顺的改造形式是( )
A.自主经营 B.互助合作
C.公私合营 D.强制没收
二、材料题:
3.为了消灭剥削,加快建设,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1 土地改革邮票 图2 农民积极入社 图3 手工业者入社 图4 公私合营
材料二 当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三种:一是政治与行政的办法,像苏联和东欧国家一样采取没收的办法;二是经济的办法,即挤垮的办法,“不给任务,不给原料,不给生意作”;三是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办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赎买办法。
——宋红月《新中国历史上的“和平赎买”》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的活动完成后,新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属于谁?农村开始组建合作组之后,土地所有权是否改变?
(2)材料一中途2、3、4反映了国家对哪三个行业进行了改造?改造起到了什么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提到的三中方式均是针对哪一个行业提出的?中国在实践中选择了哪一种方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二、材料题:
3.(1)属于农民个人所有。没有变化。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三种方式(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