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遨游汉字王国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综合性学习的一般方法,有合作探究的意识。 2.通过回顾旧知,知道汉字的基本特点,汉字演变过程,我国的书法家及其作品名称。 3.知道汉字字谜、谐音和形字声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本单元的歇后语。 4.掌握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了解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 5.能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不规范的字词,提升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
课时评价任务 1.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在合作探究中运用本单元学到知识。(目标1) 2.知道汉字的基本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及汉字书法家的名字、作品。(目标2) 3.能运用本单元所学习到的方法,猜字谜、辨别形声字,并能正确书写并使用本单元的歇后语。(目标3) 4.能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熟悉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目标4) 5.能辨别文本中使用错误的汉字,并知道其规范用法。(目标5)
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汉字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美。本课时通过创设“中国汉字大会”竞赛情境,让学生生动有趣的竞赛闯关活动中,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与练习,使学生能够通过活动熟悉我国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及汉字的构造规律。回顾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掌握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五年级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经过前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汉字基础知识。本课时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综合运用。
五、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遨游汉字王国复习课)。(指向目标1)学生跟随老师的谈话,回忆学过的知识。 抽学生朗读PPT中的活动要求: “中国汉字大会”比赛规划 每个小组为一个参赛队,实行累积加分制,得分最高的参赛队将荣获“中国汉字小老师”的称号,可承担下一单元课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任务。 3.组长带领组员快速回顾本单元知识要点及相关资料,做好赛前准备。 1.谈话引入,导入课题。 同学们好!经过近一周的交流学习,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活动任务。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领略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汉字的妙趣横生,可谓收获颇丰。今天,我们就来举行一场“中国汉字大会”,各组同学来一场终极大PK吧。(出示PPT) 2.出示活动规则,抽生朗读活动规则。 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分工,并能迅速自主回顾旧知。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境,以模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复习,巩固旧知的学习兴趣。环节二:第一关 “汉字趣多多”(指向目标1、2)1.各小组参加第一轮“汉字基础知识”的答题。(用马克笔在手中的纸上完成答题。) 汉字产生于什么时间? 汉字大约产生于4000多年前。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什么? 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汉字。 学生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中国书法家及期代表作。 跟随老师,了解我国现代书法家及其相关作品。 学生在本子上巩固识记王羲之的“羲”字。 第二轮:(抢答题) (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汉字的演变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轮(必答题) “汉字趣知识”。(每题5分,答对得5分,答错不得分。) 1.汉字产生于什么时间? 2.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是什么? 3.请你能列举出几位汉字的书法家呢? 4.根据学生的回答,PPT出示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及其相关介绍。 (1)“书圣“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行书《兰亭集序》,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代表作《颜勤礼碑》柳公权: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赵孟頰: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当代著名书法家: 启功、刘炳森、章宇龙、沈鹏、欧阳中石、王杰宝、权希军、苏士澍、王学仲、沙孟海…… 5.指导写好王羲之的“羲”字。 说到王羲之,在书法欣赏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汉字书法家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作品,这里同学们要注意王羲之的羲字。 第二轮:(抢答题) (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1.汉字的演变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老师公布:第一关得分情况 知道汉字的基本特点。 知道中国书法家的名字,擅长的的字体及其代表作品。 知道汉字演变过程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熟悉汉字的基本特点,熟悉汉字演变过程,知道我国的汉字书法家及其作品名称,以及进一步感受汉字的趣味性。环节三:第二关 汉字妙妙屋(指向目标2、3)第一轮:猜谜语 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不得分。 小组成员轮流猜字谜。 小组成员轮流看图猜成语。 2.巧变形声字。 在1分钟内小组合作将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形声字,写得最多,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 并:饼、拼、饼、瓶、屏、骈、跰 3.奇妙歇后语 (1)跟随老师的讲解,回顾谐音的特点,以及歇后语的相关知识。 (2)抽小组成员完成歇后语的补充。 写完后,小组间互相评价。 找出易错字进行交流,并巩固书写。 练习用上面的歇后语各说一句话。 学生汇报交流。 1.第一轮:抢答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不得分。) (1)文字谜 真心来相伴。(慎) 视而不见。(示) 眼看田上长青草。(瞄) 皇帝的新衣。(袭) 七十二小时(晶) 需要一半,留下一半。(雷) (2)图画谜 扬眉吐气 鸡犬升天 本末倒置 扪心自问 巧变形声字 在1分钟内,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形声字,写得最多,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加20分。 并 饼、拼、饼、瓶、屏、骈、跰 3.奇妙歇后语 (1)回顾“谐音”相关知识,链接旧知。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而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表示解释、说明,像谜底。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歇后语不仅要求同学们要会读,而且还要会写。接下来,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关“有趣的谐音”一起去写一写那些有趣的歇后语吧。 (2)老师出题,学生分组答题。 请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外甥打灯笼——( ) ( )——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 ) 四月的冰河——开动( )了 咸菜烧豆腐——( ) ( )——名(鸣)声在外(3)引导学生互评,交流易写错的字词。小葱的“葱”字,尽是输的“输”字,隔着门缝的“隔”,还有吹喇叭的“喇”字这四个字最容易出错。 引学生小组练习在生活情境中使用这些歇后语。 老师公布第二关得分情况 知道汉字的基本特点。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习到的方法,猜字谜、辨别形声字,并能正确书写并使用本单元的歇后语。 活动意图说明: 复习和反复运用知识内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通过猜字谜、找形声字和练习歇后使用的方法,使学生将汉字基本特点进行了巩固,增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环节四:第三关 “有趣的研究报告” (指向目标4、5)根据老师出示的PPT,回顾研究报告的格式及相关要求。 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单中“汉字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的修改。 3.小组派代表汇报修改情况。每改对一处得5分。 4.获胜小组上台接受荣誉。第三关:“有趣的研究报告” 1.回顾研究报告的格式。 研究报告包括标题和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又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前言部分一般是先提出问题,也就是写清楚研究的目的。主体部分写清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把步骤写清楚。结尾写出研究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2.课件出示“汉字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学生阅读后用修改符号修改研究报告。 3.小组派代表汇报修改情况。 4.老师公布最终成绩,并宣布获胜小组。 能掌握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知道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 提升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活动意图说明:纠错是巩固知识,查找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用修改符号修改研究报告的格式、内容和错别字,是对研究报告撰写方法和提升规范用字意识的一个综合性运用。
环节五: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1.师生合作,诵读总结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中华汉字,源远流长。 2.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梳理总结本课复习内容。1.通过这两周的小组活动和学习,使我们对汉字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这里采用了千字文形式的四言句式,赞美了汉字不同的字体各具特长,这几行诗概括精炼,用词贴切,让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吧。 2.今天我们复习了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相关知识,你能用思维导图或结构图等方式进行总结、梳理吗?学生能够用图示梳理“遨游汉字王国”的相关知识。
六、板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复习课 中国汉字大会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汉字趣多多 汉字妙妙屋 有趣的研究报告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