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状物类文章的习作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 《状物类文章的写作》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回忆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事物(动物、植物、物品等)的颜色、外形等特点,有条理、有顺序,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2.通过重点复习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能够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写清楚一样事物,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状物类文章的写作能力。 3.能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或同学的习作。
二、评价任务 1. 能知道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抓住事物(动物、植物、物品)的颜色、外形等特点,有条理、有顺序地写清楚,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2. 能够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写清楚一样事物,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 3.能根据评价量表,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或同学的习作。
三、学习内容 “状物类文章的写作”的教学年段主要是三、四、五年级。三年级是能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仔细观察的方法,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如三上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指导通顺连贯地写出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又如三下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四年级是细致连续地观察,熟悉观察的事物,抓住事物的颜色、外形等的变化,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有顺序有条理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特点,如四上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四下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五年级是写清楚的基础上,能从不同方面写具体,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如五上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四、学情分析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状物类文章的写作”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要求是相互联系,逐步提高的。到了六年级,大多数的孩子已经比较熟练地能抓住事物(动物、植物、物品)的颜色、外形等特点,通过细致连续地观察,有条理、有顺序,并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但是仍显得不够生动,需要老师提醒和指导;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观察方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清楚具体。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搜索记忆,回顾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指向目标1)1.学生回忆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事物(动物、植物、物品等)的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观察,有顺序有条理地写清楚一样事物,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运用想象和联想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记录下来。 导入新课:孩子们,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让我们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东西。可能是可爱的动物,可能是美丽的植物,也有可能是让你喜欢的物品。我们要把你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呈现出来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吧! 带领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发现总结出状物类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能让文章更加清楚、具体、生动。导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入状物类文章写作方法的回顾。 活动意图说明:回忆旧知,用表格的形式,将曾经学习写过的状物类文章单元内容一一对应,容易帮助学生从中快速回忆起此类习作的写作方法。环节二:(一)聚焦写植物的状物类文章,回顾方法。(指向目标2)1.朗读我们曾经学过的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回顾作者从“外形、颜色、味道”三方面有顺序地观察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嘴尝等,写出了杨梅形、色、味三方面的特点。 学生发现:作者不仅写出了杨梅果的形、色、味,还写出了它们随着杨梅果实的生长所发生的一点一点的变化。 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作者不仅写出了爬山虎的地理位置,还将连续观察爬山虎的细丝颜色形状的变化及怎么爬拟人化地表达出来。体会到从颜色绿、数量多、动态美等这样的表达更加生动。 生回顾自己连续观察种豆芽,通过对比观察所得,进一步明白从事物的样子、颜色、味道等几方面有条理地描写,写出事物的特征和变化,从而也感悟到状物类文章需要想象和联想,用上生动的修辞方法,会让表达更加生动。 生通过阅读发现描写植物朋友,一般在描写的结尾处托物言志,抒发感情。即还要表达作者的感受或思想感情。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物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样子,因此,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的特点,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出示三上5单元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片段: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 出示语段2《爬山虎的脚》: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你还记得当初你认真观察的是什么吗?对了,当初我们亲手种下了蔬菜瓜果的种子,甚至还亲自孵了豆芽,见证了小豆芽的成长呢!我们也是运用了这些观察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时间、方位、主次等)将它们的外形、颜色、生长的变化写出来。 出示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1)我爱故乡的杨梅。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能够发现状物类文章首先抓住外形特点细致观察,写出事物变化的特点。 能够发现状物类文章需要想象和联想,才会让表达更加生动。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通过朗读、回顾,总结出状物类文章不仅要细致观察,将事物的外形特点有条理地写清楚,适当的想象和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用上恰当的修辞和平时积累的生动语句,表达会更加具体生动。(二)聚焦写动物的状物类文章,回顾方法。1.学生回忆《国宝大熊猫》,总结:通过观察、搜集资料,抓住大熊猫的外形、食物、类别、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保护价值等方面,有条理地写出特点,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回忆,总结:作者老舍对猫非常熟悉,特别喜欢猫。虽然没有写猫的外貌,生活习性,但是却抓住猫的性格通过一个个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将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呈现于我们眼前。 1.教师出示三下《国宝大熊猫》范文,你发现了什么?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动物。但我最喜欢的动物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800万年多了,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别名有猫熊、竹熊等。大熊猫可爱极了。它天生长着一对黑眼圈,就像是戴着一副墨镜。其实它天生就是近视眼,它是靠灵敏的嗅觉和听力来寻找食物吃的。大熊猫还是一个很懒的动物。它一吃完东西就爬到树上休息。大熊猫的皮毛是黑白色的。黑色的四肢可以让它在黑暗中躲开敌人,白色的皮毛可以让它在雪地里隐藏。大熊猫最喜欢吃鲜嫩的箭竹了。吃竹子时,大熊猫会抱着竹子,然后飞快地吃起竹子来。有时它还会去竹林里捕捉竹鼠,开一下荤。中国世界各地赠送大熊猫,为世界人民还建起了友谊的桥梁。大熊猫还称为“和平使者”和“快乐之星”,它在的那个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带来无限的快乐。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喜欢它? 2.出示四下4单元《猫》,你发现什么? 3.教师总结:看来,介绍动物朋友,不仅可以从外形、食物、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它的特别之处,通过一个个事例,语言平实,就像面对面与我们话家常,用思想和情感牵着笔头,把人爱动物、动物亲人、人更爱动物的情感写出来。能发现抓住动物朋友多方面的特点有条理地表达。 能发现把思想和情感融入具体的表达。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重点回忆典型课例,再次判断状物类文章不仅要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有条理地表达,更需要想象和联系生活体验,将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
(三)聚焦写物品的状物类文章,回顾方法 生读范文,发现写物品不仅介绍清楚它的外形,颜色等特点,还介绍了它的来历和作用,事例中字里行间都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师:其实,你感兴趣的事物远不止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也许与物品你有关,也许是其他你感兴趣的。 出示五上1单元《我的心爱之物》范文: 人人都有心爱之物。有的人喜爱的是美味可口的菜肴,有的人喜爱的是有趣、可爱的小玩具,有的人喜爱的是那小巧玲珑的橡皮……而我的心爱之物就是我10岁时妈妈送给我的小闹钟——闹闹。 闹闹是一只蓝白相间的Q版小闹钟,上面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和辛勤劳动的时针、分针、秒针三姐妹。五彩的数字像极了几条五彩的小鱼在水中互相追逐着。一张圆圆的脸,一张大小适宜的嘴巴,再加上一对机灵的大眼睛,好像一个小娃娃! 闹闹跟随我已经两年了,我很喜欢它。它像一头老黄牛忠心耿耿地为我效劳。不管晴天,还是刮风下雨,不管平时还是节日,它都毫无怨言地为我服务。我让它早就早,让它晚就晚,从不违背我的旨意。另外,它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功能,就是在你没有关闭开关键之前,它每五分钟后就会响一次。记得有一次,我睡得实在太沉了,它第一次叫我时,我没有听见,过了五分钟后又叫了我一次才把我叫醒。正是因为它的忠心耿耿和它的守时,才让我避免了一次迟到,也因为这一次,我就深深喜欢上了它。 闹闹默默无闻地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早晨迎着朝霞叫我起床,晚上披着月光提醒我入睡。闹闹不仅是我的心爱之物,还是我生活的好朋友! 学生能发现介绍物品同样需要细致观察,把外形、颜色、来历、作用等特点具体地介绍出来,结合联想和想象,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的情感。环节三:总结方法,实践互改学生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列出提纲,口头练习。 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按照评价量表,用修改符号自己或同学相互修改。 ①能抓住事物(动物、植物、物品等)的颜色、外形等特点,从多方面观察、描写。 ②桉顺序(方位、时间、主次、整体到部分等)有条理,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写清楚,写具体。 ③写出感受,写出情感。1.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细致观察它,抓住它的主要特点,尝试用上说明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示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身边事物多,选择最喜欢, 颜色外形有特点,仔细观察不放过,动静结合有变化,确定顺序有条理,想象联想不可少,感受想法真情表。 3.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也来读读自己的文章,用修改符号改改吧,让你要介绍的事物具体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学生能够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介绍。
六、板书设计 身边事物多,选择最喜欢, 颜色外形有特点,仔细观察不放过, 动静结合有变化,确定顺序有条理, 想象联想不可少,感受想法真情表。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