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课题 《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吾、弗”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二、评价任务 1. 正确认读本课“吾、弗”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生字。(目标1)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目标2)
三、学习内容 《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课文中有部分难读难认的生字,比如“鬻”“誉”“弗”,以及多音字“夫”在文言文中的读法。本篇文章句子比较拗口,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需要反复朗读,读通句子才能读通课文,学生需要借住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本篇文言文的节奏。为第二课时读懂文言文做好准备工作。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能够结合注释、语境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的词语,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的能力,本课时的教学中依然要训练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虽然学生已经进入五年级的学习,在汉字书写上老师还是要引导学生写前认真观察结构、部件、关键笔画,并要求学生书写时在写正确的基础上写美观。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回顾学法。(指向目标1) 1.学生发现这些故事都是寓言故事。 2.学生交流:故事短小,寓意深刻 3.学生齐读课题,认识“矛”和“盾”。 4.学生根据题目字面猜测“自相矛盾”的意思。 5.学生结合注释和资料交流作者和文章信息。 4.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汇报。
出示成语中的一些寓言故事成语,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师板书课题,出示课件(图) 师引导学生认识“矛”和“盾”。 结合了解说一说故事题目的意思。 引导学生根据注释了解作者和文章出处。 活动意图说明:借助学生已读过的寓言故事引入课文学习,拉近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已有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借助注释和自己查阅的资料了解作者和文章信息,快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环节二:回顾学法,初读课文(指向目标1.2) 1.学生根据老师提示回顾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2.在老师引导下了解文言文寓言故事的特点。 3.个别学生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个别学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学生在朗读句子的时候,注意句子的连贯性。 5.读通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检测评价读通课文。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文言文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梳理: (1)读通读顺 (2)正确断句 (3)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4)熟读成诵。 师补充:如果是一则寓言,则咱们还要通过读懂这个故事,明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即故事的寓意。 补充梳理:(5)明白寓意 PPT出示并提炼文言文阅读方法: 读文、知意、悟理、背诵 2.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3.检查自读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抽生读文,正音。 (2)抽读语句,读通句子 教师及时指导如何读通句子。 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教师组织学生先自己读通课文,再同桌互读互检。 能自主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能感受文言文寓言的特点。 学生能根据老师提供的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学生能够借助文中拼音和生字表,以及查字典的方式读准字音。 学生能进一步读通难读的句子。 学生能在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通课文。 学生能够参与自主 与合作的学习。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回顾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巩固自主文言文阅读方法,通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的环节,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环节三:读准节奏,有滋有味。(指向目标2)1.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试着划分节奏 2学生展示节奏划分和朗读;其余同学辨析讨论出正确的节奏。 3.听老师范读,感受节奏美。 4.学生学习用正确的节奏读出韵味。 5.个别学生展示朗读。 6.小组内朗读展示。1.读通了课文,怎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呢? 引导学生交流:读出节奏 2.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3.抽学生展示自己划分的节奏,并试着朗读。其余学生聆听辨析。 4.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划分正确的节奏,并示范朗读。 5.学生跟着老师用正确的节奏朗读。 6.展示读出节奏。 7.小组内朗诵展示,每个同学都读出节奏。 学生能回顾划分节奏的方法。 能给文言文自行划分节奏。 能认真听同学朗读,辨析节奏划分的对错。 能把节奏读正确。 能积极在小组内参与朗读展示。活动意图说明: 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节奏,读熟文言文,为下一课时的理解奠定基础。
环节四:指导书写(指向目标3) 1.学生按照老师提示,把4个生字按照结构分类,并分类观察字形特点。 2.学生按照结构分析易错字形,能互相提醒易错笔画。 3.学生归类书写本课生字,在老师的点评指导下修正。1. 引导学生按照结构把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分类。 教师引导:写字之前先对要写的生字进行分类观察,更有利于我们书写,请大家按结构把这些生字进行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结构的汉字中难写的生字,分析易错字形。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书写,展评书写规范的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 学生能正确按结构归类观察本课生字。 学生能在分析字形的情况下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六、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读文 知意 悟理 背诵
七、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初读课文,根据拼音写字词。
楚人拿着chang mao( )和dun pai( ),zan yu( )它们是世界上最锋利和最坚固的东西,他的话zi xiang mao dun( ) ,被围观的人问得答不上话来。
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fu fu
夫(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这个渔夫( )是沿海一带最会钓鱼的人。
三、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 D.不可同世而立。(存在)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B.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3.“其人弗能应也”让我想到了成语( )
A.有求必应 B.哑口无言 C.一呼百应 D.对答如流
四、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脉络。
起 因 经 过 结 果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誉其矛: 誉其矛: 或 曰: 其人 弗能 应也
五、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吾盾之坚。 坚:
吾矛之利。 利:
其人弗能应也。 弗: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课题 《自相矛盾》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再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2.感受文中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意思相对应的特点,运用结合现代汉语突破文言文理解的困难。 3.通过朗读理解、交流,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二、评价任务 1.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借助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目标1) 2.能感受文中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意思相对应的特点,运用结合现代汉语突破文言文理解的困难。(目标2) 3.理解课文后,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和家长们听。(目标3)
三、学习内容 《自相矛盾》是一篇文言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课文中有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意思相对应,如“坚”即“坚固”、“利”即“锐利”、“应”即“应答”;有一些词古今意思相同,比如,“莫”和“弗”都是“不”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但也有不少词古今意思不同,比如,“陷”意 为“刺破”,“或”意为“有的人”,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课文插图描绘的是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图中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并引发学生对卖者言过其实、前后表述自相矛盾的行为的反思。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能力,能够结合语境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理解文中的词语,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已经具备了“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的能力,本课的教学中依然要训练学生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文言文的能力。 课文中有一些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意思相对应,这个是学生之前的文言文学习中没有了解过的,在本科的学习中需要结合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能读懂文言文,和同学互相交流“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指向目标1) 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评议。 2.齐读课题 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 谈话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自相矛盾》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活动意图说明:在复习朗读的基础上再次熟悉课文,为新课学习做准备。环节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向目标1.2) 1.学生根据自读提示,边读边理解课文。 2.小组内学习交流。 3.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理解。 4.学生再次串联故事内容。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6.再次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1.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出示自读要求)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交流意见。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老师相机指导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课文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交流小节在学习中掌握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教师引导梳理并板书: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猜测 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作小结。能够借助自读要求进行自学。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内的学习交流。 能够认真聆听同学的交流发言,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参与自主 与合作的学习。 能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再次连贯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能比之前讲述得更完整。活动意图说明: 能在原有借助注释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大意,运用联系上下文猜测的方法串联故事内容,并能够在小组内、班级里大方自信地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环节三:聚焦文言词和表达特点,感受表达特点。(指向目标2) 1.学生观察发现交流 2学生了解古文中的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3.了解更多有趣的词语,感受他们词义的古今不同之处。 学生对比读词感受意思对应。 感受课文中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 文中找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 7.感受估计意思不同的词语。看一看PPT中两组词语,联系刚才在理解课文时候的经历,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发现: 吾盾之坚的“坚”就是“坚固”的意思。 “弗能应”的“应”就是“应答”的意思。 教师梳理小节: 课文里的这些词叫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的意思。 出示另外的一些类似的对应词语: 教师引导: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一看。 抽生分组读词语,感受加点的双音节字和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意思相互对应。 教师引导: 《自相矛盾》课文中也有一些有趣的词语,他们的古今意思都相同,出示PPT: 找一找课文里还有这样古今意思都相同的词语吗?学生默读课文查找后交流。 其实,课文里还有不少词古今意思有很大的不同。出示PPT: 8.教师小节: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多关注词语古今义的不同,有助于我们理解文言文的表达特点和课文内容。 学生能对比关照,发现字义相同。 能区分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并感受他们表达相对应的特点。 能感受词语古今义的不同。 学生通过读和比较感受古今意思。 能自己找到文中古今意思相同的词语。 了解古今意思不同的词语。 活动意图说明: 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汇总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意思相对应;有一些古今意思相同的词;有一些古今意思不同,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比较阅读理解,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环节四:拓展交流,感悟寓意(指向目标3、4)1.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看法。 2.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3.带着感受朗读。 4.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5.试着用自己的话梳理自己的收获。1.读完课文,你知道“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吗?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相机出示PPT: 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学生读出这个人卖矛和盾时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被众人质疑时哑口无言的尴尬。 如果你是围观者,你当时会怎么想?怎么说? 引导学生梳理寓意。 梳理寓意: 比喻自己说话或者做事前后抵触。 教师总结: 这个故事不仅好笑,而且发人深思,生活中我们的言行要合理,不要说出或做出一些自相矛盾的话和事情。 能结合上各环节的学习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体会适切地朗读。 能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明白故事蕴含来的寓意。
六、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读懂 寓意:比喻自己说话或者做事前后抵触。 查阅注释 联系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