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5 19:4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八》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利用形声字规律、联系生活、表演朗读等方法正确认读并理解“咳嗽、呕吐”等8个词语,读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提升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对比朗读,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并能照样子写句子,增强语感。 3.通过仔细观察、反复朗读,体会带有对比性质的题目的趣味,并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通过反复朗读、借助图片、小组讨论等方法,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能说出诗文大意,增强自主探究古诗的愿望。
二、评价任务 1.小组内轮读“咳嗽、呕吐”等8个词语,每人选一个不同的词语说一个句子。(目标1) 2.全班比一比“谁把句子读得更好”,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目标2) 3.能说出2个带有对比性质的题目,全班汇报。(目标3) 4.能正确进行诗句接龙(随机抽读一句,全班评议对错)。
三、学习内容 园地中围绕“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安排了“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语句段运用”“日记月累”四大板块。“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复述故事的方法;“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巩固形声字知识,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语句段运用”针对复述故事过程中“语气”“转述”等难点加以训练;“日积月累”安排了《大林寺桃花》这一经典古诗让学生加以积累。 由于在本单元前面的学习中设计了“交流平台”和“语句段运用”中第三题“转述”的内容,故在本课时中未有涉及。 园地中,“识字加油站”“日积月累”较为基础,学生容易通过反复朗读、联系生活加以理解和积累;“语句段运用”中,体会拟声词的作用并仿写句子以及仿说带有对比性质的题目需要多引导学生加以对比理解,重在实践落实,在运用的过程中形成语感和语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规律并不陌生,易于借助拼音和形声字规律自主识字学词;“照样子写句子”和“仿说几个题目”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创设一些具体情境打开学生思路;古诗中几乎没有难字,学生基本能自主读准古诗字音,但教师要特别关注“觅”字学生是否读准。诗文理解上,学生能比较熟练借助图片理解古诗前两句的意思,但是对于后两句,教师要作一定点拨,最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看图、听声学词,激发兴趣。(指向目标1)初读词语,初步感知。 自主认读“咳嗽、呕吐”等8个词语。 2.辨一辨:他们在干嘛? 3.演一演,读一读。 4.读一读,用一用。导入新课:有些词语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8个词语,看看谁能自己读准这些词。随机抽读,相机正音。教学多音字“吐”的不同读音。 播放“咳嗽、呕吐、唠叨、嘀咕”音频和“谚语、谣言、告诫、辩论”的画面,抽生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教师随机指词语,学生演读;再齐读8个词语。 4.师: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过或者见过这些情景,小组内轮着读这8个词语,每人再选一个不同的词语说一个句子。小组内轮读“咳嗽、呕吐”等8个词语,每人选一个不同的词语说一个句子。(目标1)活动意图说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意思,在反复朗读中识记。环节二:对比朗读,仿写句子(指向目标2)学生初读句子,说说看到的画面。 男女对比朗读。说说有什么不同。 3.比赛读,看谁把句子读得更好。 4.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情境仿写句子。 5.全班汇报自己写的句子。1.师:有的句子也很有意思,一读就能让我们想到一个画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PPT中两个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去掉加点词和原句对比,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全班交流加点字的作用。 (1)顾客跳起来,“这么慢啊!” (2)石头落在地上。 3.请生读原句,邀请同学评议谁读得更好,更有感情。 4.PPT出示:句子我会写。学习提示:看看下面的提示,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写话本上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小红抱着个大西瓜,一不小心摔破了…… 过年了,窗外想起了鞭炮声…… 考试快结束了,小明的作文还没有写完,笔在纸上写得很快…… 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摔门而去…… 5.请学生汇报自己写的句子,全班一起评议句子是否用上了合适的拟声词,语句是否通顺。 全班比一比“谁把句子读得更好”,照样子写一个句子,全班汇报评议,看看是否用上了合适的拟声词,语句是否通顺。(目标2)活动意图说明: 对比朗读自主发现拟声词的妙用,提供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环节三:有趣的题目。(指向目标3)自主读教材中几个题目,猜猜故事可能讲怎样的事。 2.用笔圈出题目中的反义词。 3.思考横线上应该填写什么。 4.在小组内再说1-2个这样的题目。 1. 师:大家觉得《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有趣吗?像这样的题目往往很吸引我们去阅读。请大家自由读一读下面这些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请生用笔圈出题目中的反义词。再出示答案自主订正。 3.PPT出示: 骄傲的姐姐和 寒冷的南极和 和吝啬的老师 和凶恶的蛇 4.师:像这样的题目真有意思,让人一看就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请大家在小组内再说一说1-2个这样的题目吧。能说出2个带有对比性质的题目,全班汇报。(目标3)活动意图说明: 搭建支架,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事物,说出带有对比性质的题目。环节四:日积月累(指向目标2)1. 欣赏对比图片。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读准字音。 3.说一说诗句前两句的大意。 4.再次对比两幅图片,说一说如果你是白居易,你此刻想说什么。再猜猜后两句诗的大意;给“觅”组词,说说“恨”“觅”的意思。 5.再次齐读全诗,在小组内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自由练习背诵。 6.诗句接龙。师: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老师可知道有一个地方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出示对比图片。 2.抽读古诗,相机正音,特别关注“觅”的读音。 3.出示前两句诗,请学生说说诗句的大意。 4.再次出示两幅图片,请学生想想诗人此刻的心情,再猜猜后两句的意思。给“觅”组词,说说“恨”“觅”的意思。 5.请学生齐读全诗,练习背诵。布置任务:自由练读古诗,一会儿我们来诗句接龙。 6.随机抽测全班进行诗句接龙。 诗说大意,生接龙。 不说大意,直接接龙。正确朗读全诗。 能说出诗句的大意。 能根据师的提示正确背诵诗句。活动意图说明:借助图片,着力关键词“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古诗大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达到背诵。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口字旁 形声字 言字旁 与说话有关 拟声词 噌 梆 具体生动 反义词题目 大方 小气 有趣 芳菲尽 始盛开 欣喜、赞美 春归无觅处 转入此中来
作业设计
把下列词语和正确的拼音连起来,再填空。
咳嗽 唠叨 嘀咕 呕吐 谚语 告诫 谣言 辩论
ǒu tù ké sou lāo dao dí gu gào jiè yàn yǔ biàn lùn yáo yán
我发现,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大都和( )有关。
2. 找规律,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今天,老师带我们读了好多有趣的故事,有《慢性子裁缝和 》、
《大方的魔法师和 》、《高高的蜗牛和 》,还有《
和 》等。
3.照样子,写句子。
例:石头梆的一声落在地上。
门 开了,妈妈回来了。
风 刮着,我一个人在家里,有点害怕。

4.古诗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 】
人间四月 ,
始盛开。
无觅处,
不知 。
补全诗句。
给生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恨( ):A.怨恨 B.遗憾
觅( ):A.看见 B.寻找
这首诗写的是 (时间)季节 地点的景色。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 的 之情。
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的后两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八》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再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和《枣核》,练习借助表格和示意图复述课文,感受复述的乐趣。 2.通过细读人物对话,练习体会人物语气,增强语感。 3.通过自主阅读《扁鹊治病》,强化学到的复述方法,增强自主探究能力。
二、评价任务 1.能借助表格和示意图,不遗漏主要情节地复述课文。(目标1) 2.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能用朗读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不同。(目标2) 3.能自主阅读《扁鹊治病》,并能对课文主要内容列表,再进行复述。(目标3)
三、学习内容 本课时内容为教师自主增添的内容,意在对单元核心语文要素的落实作专项训练。本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为“借助表格和示意图,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对这一要素的训练贯穿整个单元。 在此处,我们选取课内课外两种资源,首先借助刚学的课文复习巩固复述方法,同时安排了练习人物对话的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更好地复述课文;再借助课外阅读《扁鹊治病》进一步强化和检测学生能力。
四、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大致能借助表格和示意图,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但是对于故事中的细节,学生不容易复述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和具体情境,充分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加强学生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复述作铺垫。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比赛引入,激发兴趣。(指向目标1)了解比赛规则。 2.汇报复述方法。 预设:借助表格 借助示意图 按照顺序 用自己的话 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学到了好多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光知道还不算厉害,得讲得好,才算了不起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比赛,看看谁的故事讲得更好! 这些课文篇幅都很长,还记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故事主要情节吗? 初试身手。 布置任务:再读《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借助表格,练习复述故事。能说出借助表格和示意图的复述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以比赛形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旧知,强化方法。环节二:再读课文,巩固方法(指向目标1)默读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结合表格,自主练习复述。 举手汇报。 3.小组内用自己的话再复述课文。 4.用同样的步骤阅读《枣核》。 1.巡视指导,关注是否按照表格复述,做到不遗漏情节。 2.PPT出示表格,抽1-2生复述课文。 3.巡视指导。 4.出示课文《枣核》的两种不同方法: 借助表格,按顺序复述课文,做到不遗漏主要情节。活动意图说明:借助课堂上梳理出来的表格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复述课文。环节三:关注细节,攻克难点。(指向目标2)品读课文,读出顾客的“急性子”。 2.小组内练习朗读顾客的话。 3.汇报交流,找顾客或裁缝的其他话练习朗读。 4.全班朗读汇报,评议。1. 师:看,借助表格和示意图,大家都能很好地记住故事情节,完整地、有顺序地复述故事了,可真了不起!但是,要复述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关注细节,读好人物对话就是其中一个方法。还记得这是谁说的话吗?PPT出示课文第二段顾客第一次说的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邀请学生比一比谁把顾客的性子读得更“急”。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3.小组汇报,然后师泛读该部分。请生找找顾客的其他话练习朗读,也可以找裁缝的话来读。 4.全班汇报朗读,评议。能读出顾客与裁缝的不同语气。活动意图说明:抓住典型的性格,练习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通过赛读和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环节四:课外阅读,巩固迁移(指向目标4)1. 自主阅读《扁鹊治病》,扫清障碍。 2.交流课文主要人物、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3.交流自己准备复述的方法。 4.小组内练习复述。 5.全班汇报交流。 6.总结反思。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放的《扁鹊治病》文本,小组合作学习,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词,运用学过的方法梳理课文结构,练习复述。一会儿比一比谁复述得更好。 抽1-2生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主要事件: 引导学生运用表格进行复述。在充分交流后,出示表格PPT。 4.巡视指导,重点关注人物说话的语气。 5.全班汇报交流,评议。 6.总结。通过今天的课堂,你学会了什么?请自己总结,作记录。正确朗读课文,读音正确。 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 自主列表,提取主要内容。 评议要点: (1)是否遗漏主要情节。 是否讲出了人物语气。活动意图说明:借助课外阅读资料,自主练习复述方法,巩固新知。
六、板书设计 《讲故事大赛》 复述 借助表格和示意图 有顺序 注意人物语气
作业设计
请列举复述的方法。
复述
有顺序
2.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问。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 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 ”
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讲的是 (时间) (地点) (谁)
和 (谁)讨论 (事情)的事。
用自己的方法提取课文主要内容,复述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