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27 卖木雕的少年
学习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2.积累成语。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4. 分角色朗读课文。5. 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2.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预测学生问题
问题解决策略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 ⑴ 瀑布: ① 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 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③ 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观,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⑵ 木雕: ①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② 老师这也有两个词: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③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5、出示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⑴ 少年为什么要卖木雕? ⑵ 少年是怎么样一个人?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小朋友提了那么多问题,现在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驮着 象墩 犹豫 沉甸甸 语无伦次 遗憾 宾馆 吹拂 标准 诚恳 ⑴ 看拼音读; ⑵ 去拼音读; ⑶ 单独出示生字读; ⑷ 齐读。 3、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犹豫──遗憾──高兴──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⑴ 爱不释手: ① 出示句子: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② 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③ 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④ 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⑵ 犹豫: ① 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② 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 ,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⑶ 遗憾: ① 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遗憾? 出示: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② “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③ 是啊,那么美的工艺品,我多么想把它带回国,但我又不能,确实让人挺遗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我”高兴什么,遗憾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略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小朋友提了那么多问题,现在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