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4.3平面镜成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4.3平面镜成像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04 15: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塔在水中的倒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 的喜悦。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
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白纸、、支架( )、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打火机
探究活动
进行实验
①将白纸对折后展开平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支架竖立在纸上,并以对折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把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
②把其中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从玻璃板正前方观察)
③拿另一支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的像的位置;观察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同。(从玻璃板正前方观察)
④以蜡烛底部某一点在纸上做好标记,同时在像对应的位置做标记。(在纸上留下记号)
⑤移动物体,重做2次实验,并做好标记。
⑥用一张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上,看纸上是否有像。(观察光屏能否承接到像)
⑦玻璃板改为斜放,观察像与物体能否重合。
⑧用虚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连起来,并用 刻度尺 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于下表。(观察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记录表格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1
2
3
探究活动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S
S’
O
虚像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的像称为虚像。在平面镜成像中,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平面镜成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B′
平面镜的应用 潜望镜
练功房内的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纠正姿态
平面镜的应用
四、平面镜的应用
1、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能成像
知识回顾总结提升
课堂小结:
学面镜成像以后,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有什么特点吗?成像原理是什么
课堂检测:
( C )
( C )
3、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他在镜中成的是 像 。
1米
1米

课后思考: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