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绵阳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与社会
开卷考试形式,可查阅教科书及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2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 第I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9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7. 2023年3月,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回大陆访问,他曾在台湾多次遥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体现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情怀。他祭奠的是
A. 黄帝 B. 尧 C. 启 D. 嬴政
18. 成都羊子山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传经讲学图》,展现了“文翁化蜀”以来蜀中讲学的场景。据此可知,讲学的内容属于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19. 宋朝“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它以“白兔”为商品标识,专门标注“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这反映了宋朝
A.商品经济发达 B.改进了造纸术 C.对外贸易繁荣 D.农业经济停滞
20. 乾隆宠臣和珅被抄家时,其家产价值2.2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年收入的5倍。当时社会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和珅能贪污巨额财富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皇权空前强化 B.清朝疆域幅员辽阔
C.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D.中国推行闭关锁国
21.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材料中“变法”发生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2. 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一次民主运动。它体现的反清思想属于
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3. 绵阳市青林口古镇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右图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开展宣传工作时留下的石刻。宣传语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4. 右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导致“甲—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
25. 1979年6月25日,四川灌县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产材料广告“承接国内外客户直接订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引发此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26. 习近平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强调:“我们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内容有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 B.建设“一带一路”
C.强化依法治国的能力 D.推动科教兴国战略
27. 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廊柱环绕,使用柱子装饰,这一特点在古罗马建筑上也有体现。这说明
A.罗马法律系统高度完善
B.罗马全盘移植希腊文化
C.罗马吸收希腊建筑特点
D.希腊城邦商品经济发达
28. 下图是某一时期全球物种交换示意图。促使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美国独立战争
29. 下图反映了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地位的变化。这一变化
A.实现了美国独立
B.推动种植园发展
C.有利于国家统一
D.激化了民族矛盾
30.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十月革命
B.苏联成立
C.经济大危机
D.社会主义建设
31. 下表是1946年美苏大使致本国政府的报告。据此推知美苏
A.建立军事联盟 B.加强经济联系
C.走向冷战对峙 D.联合称霸世界
32. 右图漫画《谁想超过我,我就打残谁》反映出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的行径
B.多极化格局形成
C.经济一体化发展
D.互利共赢成共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4分)
33. (3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耕文明中国辉煌】
【材料一】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的一部分。
(1)观察材料一中图片,写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图片名称。(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成果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
[工业文明欧洲中心]
【材料二】英国开工业革命之先河。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工业生产的革命,世界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科技成果。(4分)概括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4分)
【信息时代百舸争流】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中外研发的高新科技成果。(4分)分析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4分)
34.(22分)
加强国防建设,反对分裂,反抗侵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怎样维护国家安全”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至少有2个史实证明观点,条理清晰。260字以内)
绵阳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BAAC DBDDB CBCDCA
35.
(1)答: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图片名称:都江堰、曲辕犁、《农政全书》(6分)
影响: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进步;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答对2点可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答:动力:蒸汽机、内燃机(4分)
影响: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
(答对2点可得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答:成果:芯片技术、北斗导航技术。(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和奉献;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科技。
(答对2点得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答:成果:芯片技术、北斗导航技术。(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和奉献;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科技。
(答对2点得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6.【范例】
反抗侵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4分)
反抗侵略,能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安全。(3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937年,日本又发动七七事变,企图灭亡中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奋起反抗,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保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6分)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苏联面临严重的民族灾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同仇敌忾,打败了德国,保证了国家安全。(6分)
总之,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实现国泰民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