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中位数和众数(2)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众数的定义,体会众数的优缺点。
2.能判断数据中的众数,能利用众数对数据进行分析。
3.在问题解决中培养数据意识,应用意识。
一、问题导入
问题: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成绩 124 136 140 145 175 180
人数 1 1 3 10 3 2
(1)要了解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的平均水平,我们应关心那个数据?说说怎么计算(列算式即可)?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0min,了解他的成绩在20名选手中的成绩如何,我们应关心那个数据?说说这名选手的成绩如何?
(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选用那个成绩反映选手的比赛成绩比较合适?
二、推进新课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例:21名同学汇总了某月零花钱,如表:
零花钱(元) 45 50 60
人数/名 6 5 5 5
这21名同学的某月零花钱众数是?能代表性21名同学的整体状况?
思考:谈谈你对众数有缺点的认识?
三、当堂练习
1.某中学在预防“流感”期间,要求学生每日测量体温,八(1)班一名同学连续一周体温情况如表所示:则该名同学这一周体温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体温(℃) 36.2 36.2 36.5 36.3 36.2 36.4 36.3
2.小张同学的射击成绩为5,7,9,10,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
3.某快餐店某天销售3种盒饭的数量如图所示,则销售3种盒饭的众数是_____.
4.一家鞋店对上周某一品牌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尺码(厘米) 22.5 23 23.5 24 24.5
销售量(双) 2 5 11 7 3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见精准作业布置单.20.1.2 中位数和众数(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了解众数的定义,体会众数的优缺点。
2.能根据众数的概念判断数据中的众数,能利用众数对数据进行分析。
3.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众数概念
教学难点
众数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问题: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成绩 124 136 140 145 175 180
人数 1 1 3 10 3 2
要了解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的平均水平,我们应关心那个数据?说说怎么计算(列算式即可)?
平均数
x =(124+136+140×3+145×10+175×3+180×2)20=150.75
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0min,了解他的成绩在20名选手中的成绩如何,我们应关心那个数据?说说这名选手的成绩如何?
中位数:145
20名选手中,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45分,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45分。这名选手的成绩是140分,快于中位数145分,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的选手的成绩好。
(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选用那个成绩反映选手的比赛成绩比较合适?
145 出现次数最多
二、推进新课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例:21名同学汇总了某月零花钱,如表:
零花钱(元) 45 50 60
人数/名 6 5 5 5
这21名同学的某月零花钱众数是?能代表性21名同学的整体状况?
众数:40 不能
总结: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但当各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就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了.
思考:谈谈你对众数有缺点的认识?
优点:用众数作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其优点是计算最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缺点:是可靠性小,局限性大,只有在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重复出现时,才适合用众数表示.
三、当堂练习
1.某中学在预防“流感”期间,要求学生每日测量体温,八(1)班一名同学连续一周体温情况如表所示:则该名同学这一周体温数据的众数是___36.2_____.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体温(℃) 36.2 36.2 36.5 36.3 36.2 36.4 36.3
2.小张同学的射击成绩为5,7,9,10,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7____.
3.某快餐店某天销售3种盒饭的数量如图所示,则销售3种盒饭的众数是__10___.
4.一家鞋店对上周某一品牌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尺码(厘米) 22.5 23 23.5 24 24.5
销售量(双) 2 5 11 7 3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解:观察数据可知23.5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23.5.
故建议商家多进23.5码的这种女鞋.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见精准作业布置单.
六、板书设计
20.1.2 中位数和众数(2)
众数:
右边板书
众数优缺点 例题
第 5 页 共 5 页精准作业
1.在一次15人参加的歌唱比赛中,预赛成绩各不同要取前8名参加决赛杨超越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决赛,只需要再知道这15名选手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最好成绩 D.中位数
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小明的成绩是75分,超过本班半数同学的成绩,分析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合格成绩
必做题
1.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表所示.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尺码/cm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2.下面的扇形图描述了某种运动服的S号,M号,L号,XL号,XXL号在一家商场的销售情况.请你为这家商场提出进货建议.
探究题
1.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下面条形图所示.请找出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参考答案
D
C
精准作业
1.解:由上表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23.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它的意义是:23.5cm的鞋销量最大.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23.5cm的鞋.
2.解:由扇形图可以看出,在某种运动服大小型号组成的一组数据当中,M号最多为30%.因此可以建议这家商场多进M号的运动服.
探究题
1.解:由图知13岁2人,14岁6人,15岁8人,16岁3人,17岁2人,18岁1人,一共22人. 所以足球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15岁;众数为:15岁;中位数为:15岁.
它们的含义分别是:校男子足球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5岁;校男子足球队员中年龄为15岁的队员最多;校男子足球队员的年龄不足15岁和超过15岁的人数相当.(共1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1.2 中位数和众数(2)
复习回顾
问题: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1)要了解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的平均水平,我们应关心那个数据?说说怎么计算(列算式即可)?
成绩 124 136 140 145 175 180
人数 1 1 3 10 3 2
平均数
复习回顾
问题: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成绩 124 136 140 145 175 180
人数 1 1 3 10 3 2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0min,了解他的成绩在20名选手中的成绩如何,我们应关心那个数据?说说这名选手的成绩如何?
中位数:145
20名选手中,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45分,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45分。这名选手的成绩是140分,快于中位数145分,他的成绩比一半以上的选手的成绩好。
复习回顾
问题: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20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成绩 124 136 140 145 175 180
人数 1 1 3 10 3 2
(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选用那个成绩反映选手的比赛成绩比较合适?
145 出现次数最多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但当各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就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了.
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
例:21名同学汇总了某月零花钱,如表:
零花钱(元) 45 50 60
人数/名 6 5 5 5
这21名同学的某月零花钱众数是?能代表性21名同学的整体状况?
众数: 不能
优点:用众数作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其优点是计算最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缺点:是可靠性小,局限性大,只有在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重复出现时,才适合用众数表示.
谈谈你对众数有缺点的认识?
1.某中学在预防“流感”期间,要求学生每日测量体温,八(1)班一名同学连续一周体温情况如表所示:则该名同学这一周体温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体温(℃) 36.2 36.2 36.5 36.3 36.2 36.4 36.3
2.小张同学的射击成绩为5,7,9,10,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
3.某快餐店某天销售3种盒饭的数量如图所示,则销售3种盒饭的众数是_____.
36.2
10
7
4.一家鞋店对上周某一品牌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尺码(厘米) 22.5 23 23.5 24 24.5
销售量(双) 2 5 11 7 3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解:观察数据可知23.5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23.5.
故建议商家多进23.5码的这种女鞋.
通过本节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