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八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唐诗八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5 09: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有关古代诗歌的常识学 海 导 航诗歌有近体诗和古体诗之分。近体诗是与古体实现对而言的,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代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诗成为古体。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古体诗没有固定的句数限制,没有固定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反之。古代诗歌常识——分类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名称)古代诗歌常识——格律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12345678首联颔联颈联尾联senyinxinjin 八 句 四 联偶句押韵中间两联分别对仗讲究平仄古代诗歌常识——格律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1234liulou 四 句偶句押韵讲究平仄古代诗歌常识—唐诗八首分类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七律五律七绝五绝《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琵琶行》 白居易《登高》杜甫《春夜喜雨》杜甫《从军行》《出塞》王昌龄《鹿柴》《辛夷坞》王维回忆《香菱学诗》诗要有新意,要融情入景,但不能以词害意关注这段话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王维、杜甫、李白 唐诗: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 初唐(建国后近百年)
盛唐(开元天宝时期)
按表现内容:山水田园;边塞
按表现风格:现实;浪漫
中唐
晚唐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了解“王维”抄写红色字体的文字课堂效率检测王维,字 , 朝诗人,世人称其为 。也有人借用他最后的官职,称呼他为 。他是盛唐时期 派代表人物。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 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 ,借以反映其 或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和 ,也称为“ ”。苏轼对他的评价是: 。 摩诘 唐 诗佛 王右丞 山水田园诗幽静的景色 宁静的心境 山水田园风光 隐逸的思想 王维 孟浩然 王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鹿柴》《辛夷坞》补充注释“鹿柴”的“柴”:读作“zhài”,地名 “青苔”的“苔”:读作“tái”
“辛夷坞”的“坞”:读作“wù”
“但闻”:只听到。但,只。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迎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瓣,瓣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涧户:涧口,山溪口。 王维山水田园诗两首 鹿柴(zhà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幽静的自然环境 情景交融反衬出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杨花落尽子规啼我寄愁心与明月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sì水尉、校书郎,后任江宁丞,后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后,弃官回到故乡,为刺史闾lǘ丘晓所杀。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王昌龄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作者简介阅读补充资料,了解边塞诗《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自秦汉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修辞:互文
例: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有人认为《出塞》“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堪称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谈谈你的认识。意象:明月、边关
词语:秦汉 万里 卢城飞将
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三国演义》第五回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从军行 王昌龄 气氛渲染 侧面描写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跃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渲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侧面进行烘托表现手法 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比较两首诗的不同意境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浣女、渔舟等构成了清幽明净又生机盎然的意境在苍茫的暮色中,孤城、落日、长烟构成一种悲凉又雄浑的意境。《唐之韵》千秋诗圣杜甫(上)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 , 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也因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他的诗被称为“ ”, 他亦被称为 。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有组诗“三吏”“三别”。子美杜少陵杜工部“诗圣”唐代现实主义诗史 思考:《春夜喜雨》中的“喜”字在四联中是怎么体现的? 整体把握诗歌: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61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春雨及时,善解人意,喜;
春雨夜至,不扰人而滋润万物,喜;
春雨下的透彻,喜;
经春雨滋润后,花色更鲜,喜。
四联无“喜”字,诗人却从各种感觉上写,用了拟人、对比、衬托等种种手法,充分写出了内心超乎寻常的喜悦。盼喜雨听喜雨看喜雨想喜雨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1)?????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一直过着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 (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山中发 辛夷坞 开且落 幽静的自然环境 失落寂寥的心境 涧户寂 情景交融思考: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你感觉有何特别之处。鹿柴   空山   深林  但闻人语返景照青苔反
衬有声的静寂(以动衬静)
有光的幽暗(以暖色衬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