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电和磁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
磁
针
现在电路接通以后小灯泡亮了,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
电
电是否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呢?
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问题一:通过实验,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接通电流,小磁针偏转;
问题二: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呢?
电产生了磁
断开电流,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重要提示:
电路不能长时间短路,短路会使电池、导线发热,甚至会烧坏电池。
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线圈怎样放,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呢?
立放
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吗?能用我们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一下吗?
1820年4月的一天,奥斯特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个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
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是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奥斯特是个有心人,他紧紧抓住这个现象,又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终于确定了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电流磁效应。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课堂总结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
2.通电直导线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
3.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偏转。
4.线圈立着放,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当堂检测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 √ )
2.做实验时,导线不能长时间接在短路中。( √ )
3.加大导线中的电流不会影响小磁针的偏转.( × )
4.在电流相同时,通电线圈的磁性比通电直导线的磁性大。( √ )
5.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
6.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实验中发现电与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 )
7.我们可以利用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电池是否用完。( √ )
8.只有磁铁或铁、钴等一类的物质才能使磁针发生偏。( × )
9.通过一根导线和用这根导线做成线圈,它们产生的磁性大小是一样的。( × )
二、选择题
1.电与磁( A ) A.有关系 B.没关系 C.可有可无
2.如果使电路短路,电流就( B )
A.很弱 B.很强 C.消失
3.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B )。
A .指向西北 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
4.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加电流大小的是( B )。
A.增加电池节数 B.用铜线 C.短路
5.( C )是第一个发现电能转化成磁的人。
A.牛顿 B.奥特曼 C.奥斯特
1.1820年,丹麦科学家( 奥斯特 )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 指南针 ),发现磁针偏转现象。
2.同等条件下,线圈的( 圈数越多 ),线圈产生的磁性越强。
3.实验中发现把线圈(立着放 ),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 ),磁针偏转(角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