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导学一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评价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与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汉书·董仲舒传》 栏目链接课 堂
导 学材料二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外方,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栏目链接问题1:材料一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其目的是什么?上述观点体现儒家吸收了哪些学派的思想?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提示1:观点:“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目的:为了加强君权。
思想来源:体现儒家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的一些思想。 栏目链接评价:有利于加强君权;“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问题2:材料二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如何评价这一思想?
提示2:观点: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栏目链接评价: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但为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局限性。 栏目链接导学二 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材料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在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但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栏目链接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思想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可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能够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是什么。 栏目链接提示:(1)儒家思想继承了中国周朝的礼教伦常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
(2)董仲舒在汉代改造儒学提出“三纲五常”、“君权神授”,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汉武帝时需要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
栏目链接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栏目链接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栏目链接课 堂
归 纳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栏目链接例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栏目链接典 题
剖 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理解能力。C项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适应了西汉时期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A、B两项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当时尚未被统治者采纳。D项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他早期的民主主张。
答案:C
栏目链接例2: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栏目链接解析: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
答案:A
栏目链接例3:(2015·广东七校联考)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 栏目链接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
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
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
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栏目链接解析:从图表上分析,“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天”与“人”(或人类社会)的关系;C项说的是“昆虫”、“草木”的生活现象,没有说到“人”,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因而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中“形体上”一栏对应;B项与“意识上”一栏对应;D项与“政治上”一栏对应。
答案:C
栏目链接例4: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
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栏目链接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非有契于仁义恭俭”排除①。②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神学理论依据,④强调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故②④迎合了汉武帝专制的需要。③限制了君主的行为,故选C项。
答案:C 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