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_死于安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生于忧患_死于安乐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4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7张PPT。故事一: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的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
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 并称为 。孟子主张行“ ”,以统一天下。



忆一忆轲子舆战国儒孔子孔孟仁政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quǎn)
(yuè)(gé)(f ú)(bì)
(z ēn g)读一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准
字音
读准
节奏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qu?nfù yuègéxī起,被任用田间、田地被举用,被选拔 狱官 集市从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第1段译文之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指示代词,这。 使……劳累。 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贫困。 违背、
不顺 动词,扰乱。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同“增”增加。 拂乱:使……颠倒错乱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第1段译文之二: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ì常常 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这样以后 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指有所作为。 被人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同“弼”,辅佐。 在外面,
指国外。 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国家,外来祸患,这个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第2段译文: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图为孙叔敖除去两头蛇的传说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 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研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人,运用什么样的句式?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作为。想一想 第二自然段从一段的个别事例归纳出了一般的结论: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并指明了磨练的益处:一、是培养坚定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够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第二自然段1.第二段与第一段什么关系?属于什么论证方法?从中看出孟子的人才观是什么?道理论证  2. 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是人”进行的是几个方面磨练?请你将原文按此归类。
  行拂乱其所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③行为方面
 ①精神方面②生活方面 本段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1.第三段论述什么道理?2.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正面论述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
反面论述国家的治理。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心论点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
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
委死灭亡。第四自然段文章思路第一部分
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论证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第二部分
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第三段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恒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个别)(一般)(客观)(主观)(个人)(国家)(中心论点)(正面)(反面)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总结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列举历史和讲道理的方法,由造就人才推论到治理国家,论证了艰苦磨练的必要性,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论证方法上的特色: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拓展延伸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凯勒
名人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毛泽东及老一代革命家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样的坚苦卓绝的考验;
李嘉诚之子——小超人李泽楷在美国留学时曾去餐馆送外卖,去高尔夫球场捡球,以自己养活自己。
 ……
孔子厄而作《春秋》 韩非囚秦,《说难》、《弧愤》.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比较阅读 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比较本文的两篇短文,看看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及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习题二)第二篇论点:第一篇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它们主要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的.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开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能力迁移用下列句中紫色的词分别写几个成语或古诗文名句:
1.七里之郭
2.失道者寡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青山郭外斜,出郭相扶将,  水村山郭酒旗风 ……寡廉鲜耻,寡不敌众, 少言寡语,称孤道寡……至理名言,可怜之至,辛苦之至……  从学过的古诗文和成语中找出两个含有“市”并与“百里奚举于市”的“市”意思相同的例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门庭若市…… 老鹰的幼雏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赶出家门,独立成长,历练后,飞得更高、更远、更快,成为空中之王。而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此时不搏待何时?让我们大声喊出:让忧患来得更猛烈些吧!
教师寄语词句积累注意下列字词的特殊用法:⒈指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同 ,解释为 。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同 ,解释为 。
⑶忍 同 韧 ,解释为 坚韧 。
⑷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同 ,解释为 。 衡 横 梗塞,指不顺
曾 增 增加


拂 弼 辅弼 辅佐君主的贤士.??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
空乏(资材缺乏,这里用如动词.使....?穷困缺乏)??????????????????????????
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韧)性???????????????????????????????
行拂乱(拂:违背.乱:扰乱.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常常。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词类活用⒉古今异义:
⑴举于士
古义: 今义: ;
⑵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 今义: ;
⑶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今义: ;
(4)举于版筑之间 :
古义: 今义:
狱官 士兵
用这些方法 表因果的关联词语
这样的 判断动词
建筑、修路 捣土用的杵
置疑、释疑: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 ( )
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征于色,发于声  ( )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
  管夷吾举于士   ( )
拂:行拂乱其所为 (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举,被任用。从。农田表现在在给被举用。从 阻挠,违反辅佐,同“弼” 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
发闾左谪戍渔阳
----兴起,被任用
---- (花)开放
----表露,表现
----征发

发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都
----国防国多义词 ?而: ①而后作(承接连词)作:奋起,有所作为.
?
②?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是??: ①于是人也(这样的)
②今义,判断动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句中红色字的翻译。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使他受到穷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以此来使他的
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1、给下列字注音。
畔( ) 傅说( )( )
敖( ) 拂士 ( )
2.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继孔子之后的 家代表,被后人称“ ”。 检测3、解释句中加红色的字。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
②国恒亡( )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④池非不深也。( )
⑸曾益其所不能
不能: 。
⑹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
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 。出: 。 本来不具备的才能

犯过错

国内 国外4、古代汉语中,动词有一种特殊用法,称为使动用法。如:“苦其心志”中的“苦”解释为“使……受苦”。
文中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词还有哪些? 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请你
找一找4、属于使动用法的词还有: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拂乱(使......受到阻挠)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5、“所以动心忍性”一句正确译文是?( )A、(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B、因为经过艰苦磨练,所以心被惊动了,警觉,性格坚定起来。
C、用艰苦磨练的方式来惊动他的心,使他变得坚韧。
D、 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使他动心警觉,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六、填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 。并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 ,最后得出“ ”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