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辛亥革命概念鉴定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山雨欲来风满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疑。
……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请结合课本及参考资料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基础条件:经济、阶级、组织、思想、军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社会基础(1)19C末20C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政治基础组织领导共进会、文学社的活动惊天动地谱春秋----武昌起义篇时间:
过程:
结果: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次日占领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1月下旬,全国各省纷纷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1911年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任都督,挂起“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府衙大堂屋子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光复了。问题探究二:这说明了什么呢?1906年清军改制,湖北新军被编为两镇,黎元洪任第八镇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 敢叫日月换新天----民国成立篇时间:
总统:
定都:
国旗:
纪年:
性质:
法令措施:三、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
五色旗
民国纪年——1912为中华民国元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移风易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间:
总统
定都:
国旗:
纪年:
性质:
法令措施:三、中华民国成立颁布:
内容:
意义
1912年3月 参议院制定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第三章“参议院”: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3)第三、四、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4)第五章体现了什么政治原则?颁布
内容
意义
1912年3月 参议院制定 孙中山颁布(1)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2)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限制袁世凯权力
维护民主共和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此处的“变局”和“创举”指的是什么?推翻封建帝制,创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中华民国)尘埃落定留遗恨----帝制终结篇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自身条件:军权、政治手腕尘埃落定留遗恨1912年2月12日
清帝正式下诏退位通电共和 辞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四、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这是孙中山高超的政治智慧
2这是孙中山高风亮节
3这是孙中山误判了形势
4还是力不从心,没有选择
5其他
——摘自凤凰网问题探究三:你如何看待孙中山让出大总统职位?青史凭谁判是非----功过评价篇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开始,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你是如何看待呢?史学观点争鸣问题探究四:关于辛亥革命的结果
请结合课本及参考资料分析: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正方: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反方: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①推翻清朝、君主专制,打击了
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③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改变社会习俗
政治:
经济:
思想:
习俗:1、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历史功绩):青史凭谁判是非2、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青史凭谁判是非客观原因:中外的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
1、没有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3、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自己的武装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青史凭谁判是非作业: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你如何看待呢?请针对上述史学分歧,写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小评论。谢 谢历史是划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