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基本内容。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重点】
皇帝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难点】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基础梳理】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背景
(1)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________,建立东周。
(2)春秋时期,________、分封制遭到破坏。
(3)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进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________统一天下。
(4)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________。
(5)秦国经过________,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过程
(1)秦国先后灭掉____、赵、____、楚、____、齐六国。
(2)公元前______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秦朝。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
(1)“始皇帝”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合称“________”,自称“始皇帝”。
(2)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________、军事等一切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3)特征:皇位世袭,____________。
2.中央官制
(1)主要官职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________处理全国政事。②御史大夫是________,执掌____________,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________百官。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________。④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在地位、职责和________方面相互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________手中。②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________、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________裁决。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____________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由来
(1)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________。
(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
(1)_____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2)县的长官称________或县长。
(3)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________直接任命。
3.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2)秦朝形成的____________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当堂练习】
1.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
A.兼并了六国
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原先的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万世”。特更名号为
A.泰皇 B.秦王 C.始皇帝 D.郡王
3.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4.皇帝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方权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
5.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是
A.太尉 B.皇帝
C.丞相 D.御史大夫
6.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7.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8.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9.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含义是
A.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
B.皇权至高无上,实行个人独裁
C.嬴政自称始皇帝,实行王位世袭制
D.皇权空前加强,在中央设三公
10.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意义是
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秦长治久安
C.避免了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
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姓名 班级
2课
一、1.(1)洛邑 (2)宗法制 (3)兼并战争 (4)统一
(5)商鞅变法
2.(1)韩 魏 燕 (2)221
二、1.(1)皇帝 (2)经济 (3)皇权至上
2.(1)①皇帝 ②副丞相 群臣奏章 监察 ③军务 (2)①权利 皇帝 ②丞相 皇帝 (3)君主专制
三、1.(1)郡县
2.(1)郡守 (2)县令 (3)皇帝
3.(2)中央集权
1.D 2.C
3.B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说明“上”(皇上)对“天下之事”具有决策权,即皇帝总揽全国大权。]
4.D [“中央集权”是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指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所以B、C项与题意无关;A项是根本目的;三公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防止三公的任何一个专权,所以D项是正确的。]
5.B [虎符是调兵所用的权力标志物,一半由皇帝掌握,另一半由将军掌握,合在一起才能调兵。]
6.A [由四个选项可判断,B项中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项九卿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项中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督百官,从而得出答案为A。]
7.D [从巩固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去分析,地方由中央和皇帝直接控制才最有效。A、B、C三项没有体现出实质内容。因而答案为D项。]
8.D
9.A [注意对历史概念的理解。B、C、D体现的是“君主专制”。]
10.C [A、D两项没有体现积极意义;B项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中央集权可以有效地防止地方分裂,因而有助于政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