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3-1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3-1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4 19: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目标】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出现的新特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自主预习】
一、原因
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⑵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⑶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⑷西方宗教的影响
⑸“拜上帝会”的组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
二、过程
1、标志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事件是金田起义。
2、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是永安封王
3、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定都天京,与清政府对峙局面形成。
4、颁布革命纲领《 》
5、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6. 标志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鼎盛的事件是天京突围
7. 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8.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事件是天京陷落
9. 太平天国前后期的纲领性文件各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解决 土地 问题
(2)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②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③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④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⑤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二无)
⑶ 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标志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③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
(1)目的:振兴 太平天国
(2)内容:①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④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①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四、天京事变
(1)原因: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的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尖锐(直接原因)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影响: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五、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是分散性的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的阶级弱点,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封建瓜分侵略的革命纲领。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的结果。
六、太平天国的评价
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 农民战争
2、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统治者
3、历史教训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合作探究】
1、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新特点?
(1)起义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⑺对外态度新——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提出《资政新篇》。
2、有的人认为“《资政新编》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你是否赞成?
不赞成。
因为《资政新编》是一个发展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它反映的是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力量社会的愿望。
《资政新编》承认并要发展私有制,而《天朝田亩制度》则否定了私有制,两者是根本不同的。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类别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1853年定都天京后处于强盛时期 1859年天京变乱后的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地上天国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目的 建立理想的天国 振兴太平天国
结果 未能实行 未能实行
实质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群众基础 拥有 缺乏
作用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
特点 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4、对北伐、西征、东征的认识
⑴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分散清军兵力,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
败因: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军事指挥上的失误。
意义:它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⑵西征:目的:夺取长江中上游地区,巩固天京大本营。
意义:西征军攻入江西,迅速占领了大片土地,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⑶东征:目的:占领富庶的江浙地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经济力量。
意义:东征军先后攻破江北和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巩固提升】
1.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2. 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12镇江二模)史载:太平军刚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4、太平军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5、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糊地区传唱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6、 “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拜如寒鸡。”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在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这条标语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北伐战争中
7、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A.不能充分依靠农民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8、《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9、“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规定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B.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0、《资政新篇》载:“倘邦人不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玕对哪一事件总结的教训
A.安庆失守 B.天京陷落 C.北伐失败 D.天京事变
11、《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主张(  )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1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据此回答:
①《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②《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③《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天朝田亩制度》--背离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④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判断 ;缺乏坚实社会基础
⑤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对,《天》要求废除私有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两者的经济思想有本质区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