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6 22: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教学设计
课题 《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学习目标 1.复习用符号式修改、批注式修改习作的方法。 2.通过范例分析,让学生从字词、语句、标点、书写等方面,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 3.通过范例分析,让学生根据习作目的,从内容和结构入手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 4.通过与他人交流修改心得,互相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沟通见解,取长补短。
二、评价任务 1. 能用符号式修改、批注式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目标1) 2. 能够从字词、语句、标点、书写等方面,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目标2) 3. 能够根据习作目的,从内容和结构入手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目标3) 4. 能够在与他人交流修改心得,互相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沟通见解,取长补短。(目标4)
三、学习内容 习作修改是指学生运用一定的修改方法(修改符号、批注修改)对自己的习作里出现的错误和缺点进行改正,也是习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篇优秀的文章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改是否成功。《语文课程标准》中队第二、第三和第四学段都做出了明确的习作修改要求。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四学段要求“有独立完成习作的意识,注重习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刚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是培养学生提高习作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学情分析 修改习作从三四年级便已经开始,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从字词、语句、标点、书写等方面去修改自己的习作,但没有比较规范的修改方法,比如清楚明了的修改符号,如何去清楚规范地批注修改;大部分学生并不能从习作的目的入手去修改习作,也就是为什么写,习作的目的是否明确,选择的材料是否围绕习作目的,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材料应该略写,以及作文的分段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按顺序、有条理,行款格式是否正确等文章结构的问题,这些也正好是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部分学生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流、修改习作,不能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用符号式修改习作的方法对字词、语句、标点、书写等方面进行修改。(指向目标1、2)1.学生观看ppt,跟随老师的导读回忆写作要求。 观看ppt,再次回顾《一幅画像》的修改片段,感受符号修改的方法和好处。 快速浏览修改片段,仔细观察并归纳用了哪些修改符号,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试着归纳: 主要用了删除号,增添号,调换号,替换号,还可以用箭头等。 分别表示错别字,标点使用错误,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词语混乱等。 读句子,说出如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的,并说出这样做的好处。 学生在片段上作修改。其中一名上台展示修改情况: “气候”改成“天气”;第二个逗号改成句号;“蜜”改成“密”;“微风”改成“狂风”;“闪电”和“雷声”调换位置;最后一句的前面加上“向窗外望去”。导入新课:孩子们,从三年级我们就开始写作文,后来经过知识的积淀我们开始学习修改作文,正如: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完成旷世巨著《红楼梦》。说明,一篇文章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改是否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如何修改自己或同伴的的习作。(板书:修改习作) 2.师:关于作文修改,我们曾经读到过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的一篇习作。(出示《一幅画像》)其中,叶老用了很多的修改符号来修改习作。(板书:符号修改) 3.带领学生回顾修改符号的种类及画法、作用。师:在快速浏览修改片段,看看叶老用了哪些修改符号,这些符号分别表示什么。 5.出示片段中的其中一句,指名说说叶老是怎样运用修改符号的,从而引出修改符号的作用。 6.实践运用。师:我这里有截取了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里面有些问题,想请你们用符号修改法,给他修改修改(学生人手一份)。 出示作文片段: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微风。闪电紧跟着雷声,震得窗户直响。雨哗哗地下起来,越下越大。近处的景物看不清了,远处的景物也看不见了。 7.小结:像这样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可以使作文表达更加流畅、通顺,意思更加明确,用词更加准确。 能够掌握一些符号式修改的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对字词、语句、标点、书写等方面进行修改。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回忆旧知,自主探究,以及实践运用,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符号式修改的方法,能从字词、语句、标点、书写等方面,修改习作。环节二:复习用批注式修改习作的方法,根据习作目的,从内容和结构入手修改自己或同伴的习作。(指向目标1、3)1.学生自读老师给出的范文内容,并思考哪些内容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有关但关系不密切要略写;哪些内容中心无关可以不写,并和同桌作交流。(3分钟) 2.做全班交流: 这篇作文的中心应该是突出作者对春游的难忘,以及对小学快乐、美好生活的怀念。因此,突出这个中心的内容要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要略写,甚至不写。 3.思考第四部分该详写什么,和同桌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 详写同学们吃烧烤时的样子,如神态、动作、语言等,以及烧烤烤熟后诱人的样子。这样就更突出这次春游中的乐趣和令人难忘。 4.拿出范文,根据老师给出的“修改要点”进行修改,独立修改之后,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展示修改情况,其余小组补充交流。 重点交流: 段落划分不太清晰,可用双竖线划分;过渡句不够自然,可以添加……;可将结尾部分稍作修改形成首尾呼应。1.师:但有的时候,我们要对整篇文章的选材、内容详略等作大的改动,那么,用这些符号修改的话,看起来就不是很清楚了。这时候,我们还可以用批注式修改。(板书:批注式修改) 2.范例引领。师:例如,前几天我让你们共同回忆了小学美好的校园生活,并以“难忘的校园生活”为主题,写一篇叙事作文,其中有一个孩子写了一篇《难忘的春游》。老师将这篇作文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孩子们仔细读一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哪些内容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有关但关系不密切要略写;哪些内容中心无关可以不写,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出示《难忘的春游》) ①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中心公园春游。(与中心关系不密切,略) ②到了那里,同学们立即放下书包,拿起水咕咚咕咚地喝。(与中心无关,可删) ③拔河比赛我们赢了,扬眉吐气地回“领地”。(与中心关系密切,详)(详写拔河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以及心理活动等) ④野餐时,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与中心关系密切,详)(详写神态、动作、语言,烧烤样子) ⑤离开时,我们恋恋不舍。(与中心关系不密切,略) 3.指名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展台上示范操作批注式修改。(如上括号内批注) 4.其实,我们在给同学修改习作时,还可以更深入些,特别是需要详写的部分,我们还可以提出具体的意见:怎样详写?以上文的第三部分为例,我们要表现拔河比赛的精彩激烈,就可以重点描写:同学们拔河时的外貌、动作、语言,外貌,还有此时作者的心理活动等。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批注法写上去。(如上括号2)这样一来,同学就更清楚修改的方向了。接下来,你们想想第四部分,该详写什么,和同桌交流交流。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批注。(如上括号2) 6.师:当一篇文章的选材,内容详略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看看文章的结构问题了。请大家拿出范文运用符号式或批注式修改法来修改一下这位同学的文章:《难忘的军训之旅》(存在结构问题的作文) 出示: 修改要点: 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独立修改之后,在小组内交流。 7.小结:可见,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严谨,关系到文章的布局谋篇,叙述条理是否合理、清晰,也是评价一篇文章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因此,我们要学会用适当的修改方法针对作文中的结构问题进行修改。 能够用批注式修改或符号式修改习作的方法,根据习作目的,从内容和结构入手修改习作。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复习用批注式修改法从习作的选材、内容、结构等进行修改。环节三: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1.根据老师的总结,记录要点。 1. 师总结:看来,修改一篇文章,我们要先根据题目确定文章的中心,一是根据中心取舍材料,留下与中心有关的,删去与中心无关的;二是把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详细展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简略写;三是在前两项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去看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最后再去修改字词、语句、标点等。这些是修改内容。(板书:修改内容)修改时,我们可以运用符号式修改和批注式修改。这是修改方法。(板书:修改方法) 2.当然还有一些修改方法和内容会随着你们的习作能力的提升而得以使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 能够运用所学的修改方法,按照合理的步骤修改习作。
六、板书设计 修改习作 修改方法 修改内容 符号式修改 一、选材是否围绕中心 批注式修改 二、详略是否得当 …… 三、结构是否合理 字词、语句、标点是否准确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