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第八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第八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4 16: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记住长征开始和结束时间和遵义会议的影响。
2、知道长征的经过及长征胜利的意义。学习重点:1、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长征的经过?
2、遵义会议时间?确立谁领导红军?影响?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胜利会师的时间?地点?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要抵抗外来侵略,必先求得国内统一)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面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1933年秋,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战争胜败,不在于力量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针。红军反“围剿”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征的原因
国民党连续发动五次“围剿”(1930-1934)其中毛、周、朱领导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但是中央领导人“左”倾冒险主义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二、长征的经过1934年10月中央根据地出发1935年1月遵义会议(转折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在会宁会师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陕北吴起镇三军会师  战略转移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
义,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1935年1月贵州遵义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相关战役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
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最著名战役是四渡赤水战役。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取得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1、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2、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测评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 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D.跃进大别山DCC5.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转移”指(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6.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
 ①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了错误
 ②毛泽东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
 ④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CD  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实现理想不懈的奋斗精神等。  长征精神包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革命艰苦奋斗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