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小升初真题模拟卷(二)
语文科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请按姓氏的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姓名。(3分)
燕青 贾宝玉 黄盖 赵云 吴用 孙悟空 林黛玉 卢俊义
二、用“______”画出每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4分)
1.凝视 茂蜜 兴国安邦 振奋人心 ( )
2.洗澡 惩罚 漫不经心 侵人心脾 ( )
3.慈祥 耻笑 神机妙算 万古常青 ( )
4.沉寂 悔辱 流言飞语 纷至沓来 ( )
三、查字典填空。(5分)
“归”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____画;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_____画。
“归”在字典里的注释有:①返回;②还给;③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④由(谁负责);
⑤姓。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千条河流归大海。 ( )
2.他是一位归国华侨。 ( )
3.经过讨论,大家的意见归于一致了。 ( )
四、按要求写成语。(11分)
1.与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
多此一举( ) 开门见山( ) 高朋满座( )
2.以数字开头的:
一 十 九 五
出自寓言故事的:
五、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4分)
1.桃园三结义 孔子
最后的晚餐 貂蝉
卧薪尝胆 刘备
韦编三绝 勾践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耶稣
2.夜不能寐 渴望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 思念 一枝红杏出墙来
怒发冲冠 欢欣 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舞足蹈 愤怒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按要求写句子。(3分)
1.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缩句:
2.面对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陈述句:
3.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修改病句:
七、名著知识填空。(3分)
易中天在《我们为何要读经典》中评价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满腹经纶、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如“____”一直被人们视为是匡扶正义的人;从沙僧身上我们能看到 (用短语概括人物的性格);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我们能读出 (人名)内心的凄苦。
八、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请你为社区草坪上的警示牌拟定一条标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但不能直接使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
教语文的陈老师得知小欣同学最近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他谈话,以达到既能保护他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他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小欣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
3.海尔集团借助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快速响应市场,因而创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奇迹———产品零库存(没有积压的产品)。当被问到海尔集团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我们主张产品零库存,同时主张成功零库存。”
张瑞敏所说的“成功零库存”的意思是:
九、阅读。(25分)
大地的耳朵
①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②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③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④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⑤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⑥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⑦嘿,大地的耳朵 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⑧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⑨耳听千里 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⑩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又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地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
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读第①②自然段,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我”和弟弟对冬菇的讨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文章用“聪明”和“慧黠”来形容母亲,你认为它们具体表现在哪里 (4分)
冬菇如此味美,作者为什么又在第 自然段中说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茹”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处(句) 请找出来并赏析。(5分)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中两次运用了“刻意”一词。母亲的“刻意”夹冬菇和“我”的“刻意”夹冬菇,其起因是完全一致的。
B.第⑩自然段中“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一句,意在表明妈妈做的“冬菇焖
鸡”不仅鲜美爽口,而且口味独特。
C.第 自然段中“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方’的能力”一句,说明吃冬菇确实能使人听觉敏锐,从而印证了母亲的话。
D.全文以冬菇为线索,自始至终记叙了“我”童年时吃冬菇的事,情节完整,语言华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6.本文通过对吃冬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十、写作。(30分)
同学们,学校开展“书香满校园”的活动,各个班级同学都积极踊跃为图书馆捐赠书籍,为了便于管理,学校给每位同学办理了图书借阅证,同学们可以凭借此证去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来阅读。可是,却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两个同学在图书馆为抢一本新书,把封面撕破了。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补好了图书。
请你发挥想象,将这样的一幕进行扩写。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卢俊义 孙悟空 吴用 林黛玉 赵云贾宝玉 黄盖 燕青
二、1.蜜(密)2.侵(沁)3.常(长)4.悔(侮)
G guī日251.③2.①3.③
略
1.桃园三结义 孔子
最后的晚餐 貂蝉
卧薪尝胆 刘备
韦编三绝 勾践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耶稣
2.夜不能寐 渴望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眼欲穿 思念 一枝红杏出墙来
怒发冲冠 欢欣 但悲不见九州同
手舞足蹈 愤怒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1.水平和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2.面对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3.去掉“是否”或在“持之以恒”前加上“是否”。
七、诸葛亮 勤劳忠诚 林黛玉
八、
略
略
3.忘记过去的成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九、
1.一是嫌冬菇的样子“丑”,二是不喜欢吃。
作用: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与下文形成对比。
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为下文写“我们”喜欢吃冬菇做铺垫。
④为刻画善良聪明的母亲形象做铺垫。
2.母亲用“冬菇像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和“吃了冬菇,就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巧妙地改变了我们对冬菇的印象,让我们喜欢吃冬菇,由此表现母亲的“聪明”和“慧黠”。
3.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
4.示例一:“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一句中,“黠”的本义是聪明而狡猾,这里贬词褒用,赞叹了母亲的聪明机智。 示例二:“……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一句中,“无尘”一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纯洁美好。
5.B
6.对善良聪明的母亲的钦佩、感激、赞美;对温馨亲情的怀念;对快乐、纯洁、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