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含解析)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 (含解析)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7 11: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秦简《为吏之道》把忠信敬上、孝敬父母作为官吏的必备品格和行为准则。睡虎地秦简中亦记载有父亲以不孝罪状告儿子,得到官府支持的判例。材料反映了当时( )
A.礼法并用加强社会治理 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整顿吏治加强专制统治 D.以法治国缓和社会矛盾
2.《史记·循吏列传》开篇说道:“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以此为标准,以下汉代人物可列入循吏传的是( )
选项 人物 事迹
A 洛阳令王涣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B 济南太守郅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郅都)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
C 右内史郑庄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D 祭酒蔡邕 “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A.A B.B C.C D.D
3.晋代《泰始律》将曹魏《新律》所规定的新五刑简化,还进一步缩小了亲属株连的范围,除了谋反大罪之外,凡养子、养女以及出嫁妇女,一律不再受到父母弃市罪的连坐。这一法律文件( )
A.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B.标志着古代中华法系的完备
C.凸显了重罪轻罚的法律特征
D.彰显了司法审判的教化功能
4.汉高祖时期,“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这说明当时( )
A.重视社会教化 B.凸显豪强的经济实力
C.强化中央集权 D.确立儒学的主流地位
5.乡约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得到广泛推广。明代名臣大儒王阳明、吕坤等人都对乡约的制度或实践有很大的贡献;王阳明制定推行的《南赣乡约》成为明代乡约教化的典范;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清代,乡约基本延续了明代的模式,雍正皇帝更是亲自制定了《圣谕广训》,作为乡约宣讲的正式文本。乡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 )
A.儒家士人广泛投身基层教化推广儒学
B.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逐渐与法律合流
C.乡约逐渐成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工具
D.乡约发挥了扬善纠恶、教化人心的作用
6.唐律规定:“殴伤见(现)受业师,加凡人二等,死者,斩”,并有《注》云:“谓伏膺儒业;而非私学者”。明清时期虽承袭唐宋之制,但删除“伏膺儒业”条,并补充道:“儒师终身如一。其余(百工技艺)学未成或易别业则不坐,如习业已成,罪亦与儒并科”。这一变化反映出( )
①儒学思想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②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理念
③司法实践助推法律条例优化 ④政府的社会思想控制得到强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汉书·燕灵王刘建传》曰:“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附益之法规定: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重者也至于弃市。“附益之法”的设置( )
A.强化了思想控制的严密性 B.捍卫了封建中央的权威性
C.体现了封建统治的残酷性 D.彰显了国家治理的合理性
8.明代地方公共典礼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举行,以地方公共事务为内容,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主要包含3类:一类是官署公示,一类是教化类礼仪,一类是公共祀典。这些活动仪式( )
A.保留了原始民主制的遗风 B.体现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C.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 D.有助于加强地方社会礼仪教化
9.存留养亲制度源于北魏,该制度是指:犯人直系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犯人所犯非十恶之罪,经过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将犯人留下赡养老人,老人去世后再实际执行。这体现出( )
A.儒家文化对北魏的影响 B.北魏刑罚制度日益严苛
C.鲜卑族接受了忠孝理念 D.移风易俗取得巨大成就
10.如下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载 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 《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 《汉官六种》
A.汉代治国思想呈现多元化 B.建立了完整的儒学教育体系
C.汉代文学艺术呈现大发展 D.汉代国家治理能力得到加强
11.《唐律疏义》中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犯流罪者,权留养亲,谓非会赦犹流者 若家有进丁及亲终期年者,则从流”。这一法律条文的制定( )
A.体现了国家重视基层教化 B.反映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12.《礼记·表记》指出:“夏道尊命”,教人敬畏天命;“殷人尊神”,教人尊崇神灵而相对轻视礼乐;“周道尊礼尚施”,教人以礼,导人以德。这一变化表明( )
A.敬天保民思想不断发展 B.人文意识有所增强
C.君权神授的思想被弱化 D.儒家思想开始形成
13.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朝廷推广王阳明撰写的《南赣乡约》,倡导“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这说明《南赣乡约》成为( )
A.介绍陆王心学的百科全书 B.城乡幼童的启蒙读物
C.政府督促乡村教化的工具 D.官办学校的基础教材
1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削弱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15.明朝初期,藩王朱权、朱有燉,重臣邱濬等封建文人学士先后投入到戏曲创作中——他们在作品中渗透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宣扬理学——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这些做法( )
A.有助于社会力量整合与教化 B.利于维护社会等级的尊卑有序
C.体现了基层治理的礼法并重 D.旨在促进儒学思想实现世俗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义学是给与士人免费入学,甚至帮助他们解决食宿问题的一种具有慈善性质的教育机构。义学含有推广教化与以富资贫两方面的理想,并以义庄和义田作为经济基础,使得教化能普及更多的民众。自北宋以来,义学常以应举为教学目标,不过对德行也很重视。南宋义学的教学出现举业与讲学并存的情形。举业在科举发展的环境下维持不辍,而理学家在义学中讲论德性知识的探求与实践,则使得士人即使举业无成,或无意于举业,也无碍于进入义学来接受教育,而将所学用于待人处世之上,于是义学所发挥普及教育的作用更为扩大。
——摘编自梁庚尧《宋代的义学》
材料二 清朝十分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化,制定了积极的民族文教政策。府、州、县学针对科举考试的教学内容很难为知识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子弟所接受。于是,设立一种新的面向大众的启蒙教育机构成为时代之所需,义学正是由于其自身特点与时代需求相适应而得到大力推广。
下图为清代贵州义学发展趋势图(单位:所)。
贵州义学发展趋势图
——摘编自许庆如《清代贵州义学的时空分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义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贵州义学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法典编撰,大致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至成文法并到法典化的发展历程。从夏朝出现习惯法,到商周奴隶制法律制度的完善,再到战国时《法经》开创成文法典之先河,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时,古代法典编纂技术和法律制度逐步成型并达到顶峰。《唐律疏议》不仅成为宋元明清历代制定和解释律典的蓝本,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都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体例与规定已经达到了古代世界刑法之最高成就。
——何勤华《中国古代“出礼入刑”传统之赓续与创新》
材料二 “中国法律儒家化”命题,系在民国时期由陶希圣、陈寅恪初步提出,并由瞿同祖系统阐释。该命题认为,秦汉律典“纯本于法家精神”,以“同一性行为规范”为治国之具;自汉朝起,儒生屡以律学章句、经义折狱等手段,将儒家强调差异性的礼义引入法律实践中;从曹魏到隋唐,引礼入律逐步完成,儒家化的律典成为法律的正统。
——赖骏楠景风华《法律儒家化未曾发生——以家庭法制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中提到的《为吏之道》把忠信敬上、孝敬父母作为官吏的必备品格和行为准则,这体现了秦朝在治理官员方面既有道德规范(即“礼”)也有行为准则(即“法”)的要求。这种做法既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又明确了行为的界限,是一种礼法并用的治理方式,A项正确;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发生在汉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整顿吏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法治国过于侧重法治,忽视了礼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说明王涣在处理冤案和久讼时,能够公正平允,宽猛相济,符合循吏的标准,A项正确;“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郅都)至则族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描述的是郅都以严厉的手段惩治地方豪强,虽然维护了法律尊严,但手段过于严厉,不符合循吏宽猛相济的标准,排除B项;“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描述的是郑庄的廉洁和简朴,虽然体现了其个人品质,但与循吏的治理方式和成效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描述的是蔡邕与董卓的交往过程,与循吏的治理方式和标准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将曹魏《新律》所规定的新五刑简化,还进一步缩小了亲属株连的范围”及所学知识可知,《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儒家化法典,进一步改革了刑罚体系,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推动了律令儒家化的发展,体现了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A项正确;《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重罪轻罚的法律特征,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司法审判对民众的教化功能,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题干“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时期,通过设置三老,与地方基层行政长官一起,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教化,稳定社会秩序,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豪强的经济状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地方进行的教化,并不是强化中央集权,排除C项;确立儒学主流地位的是汉武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至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乡约起源于宋代,到明代被广泛推广,再到清代的延续,且乡约内容从最初的一些道德规范等逐渐演变为宣讲统治者的谕令等,这体现了乡约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C项正确;A项只是乡约演变历程反映出的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A项;“与法律合流”在材料中体现不明确,排除B项;虽然乡约确实有扬善纠恶、教化人心的作用,但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其与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的师生伦理仅限于儒士之间;至明清时期,这一关系扩大至社会百工技师之间,这反映出儒家伦理思想向社会的扩张,即儒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①说法合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工商阶层社会价值逐渐得到一定认可,这一法律条文的变化,也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社会理念形成一定冲击,②合理,A项正确。材料与司法实践无关,③错误,排除B、C两项;材料只涉及法律条文的变化,并不能直接反映政府对社会思想控制的具体情况,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题干“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可知,附益之法的设置是在平定“七国之乱”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剥夺诸侯国权力而采取的措施,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强化中央集权而不是强化思想控制,排除A项;题干强调地方治理措施,没有体现其残酷性,排除C项;治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题干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公共典礼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举行”“一类是官署公示,一类是教化类礼仪,一类是公共祀典”可知,这些公共典礼活动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公共权力,推进了地方公共礼仪文化的形成,也是地方教化的方式之一,有助于加强地方社会礼仪教化,D项正确;官民参与仪式活动,并非参与政治管理,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是地方政府官员主导,不一定属于基层治理范围,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地方势力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犯人直系亲属年老应侍而家无成丁,犯人所犯非十恶之罪,经过上请,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存留养亲制度的出现明显受到儒家“孝”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的并非是北魏刑罚制度日益严苛,而是具有一定的民本性,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整个鲜卑族接受了忠孝观念,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习俗的变迁,材料主要涉及北魏时期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文化方面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以后,儒学逐渐确立了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汉代“博士”的设置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D项正确;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家思想就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A项;完整的儒学教育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汉代“博士”的学识与修养,并没有述及由于“博士”的设置使得文学艺术出现了繁荣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的留存养亲制度,受到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是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也反映出唐朝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B项正确;它使一些犯罪的人逃脱惩罚,使法律失去了公平的含义,排除C项;该法律条文不属于社会教化,也无法缓和阶级矛盾,排除A、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夏朝到西周,治国理念由敬畏天命到尊神事鬼,再到敬天保民,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意识有所增强,B项正确。敬天保民只是西周的思想,无法体现不断发展,排除A项;周王称为天子,说明君权神授思想并未弱化,排除C项;春秋时期儒家思想才开始形成,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中国)。乡约指在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南赣乡约》劝导百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睦邻里,朝廷推广《南赣乡约》,目的是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基层家庭生活和社会秩序。体现乡约成为政府教化乡里的工具,C项正确;《南赣乡约》主要内容是基层百姓的行为规范,而非陆王心学和幼童的学习内容。《南赣乡约》是社会教化的工具,而非介绍陆王心学的百科全书、城乡幼童的启蒙读物,排除A项、B项;《南赣乡约》面向基层百姓,而非官学学生,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大量增补各类“例”辅佐、补充律,有利于司法官吏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A项正确;“杜绝”说法太过绝对,排除B项;司法官吏按增加的“例”处理新问题,不能确保结果一定公正,排除C项司法官吏按“例”处理新问题,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初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宗室、重臣和文化名人参与宣扬伦理道德的文艺创作,这有助于推动社会教化,A项正确;戏曲本为“低贱”的市民艺术,宗室、重臣参与其创作,打破了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排除B项;这些做法有助于社会力量整合与教化,材料体现不出基层治理中“法”的地位,排除C项;促进儒学的世俗化并非不同阶层参与戏曲创作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6.(1)义学含有推广教化与以富资贫两方面的理想,并以义庄和义田作为经济基础;科举制的影响;理学家的推动;
(2)趋势:发展时快时慢,其中嘉靖到道光年间和咸丰到光绪皇帝统治时期增长迅速。
意义:为知识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子弟所接受教化提供便利;适应了大众的启蒙教育机构成为时代之所需。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原因:据材料一“义学含有推广教化与以富资贫两方面的理想,并以义庄和义田作为经济基础,使得教化能普及更多的民众”,可得出义学含有推广教化与以富资贫两方面的理想,并以义庄和义田作为经济基础;据材料一“举业在科举发展的环境下维持不辍”,可得出科举制的影响;据材料一“理学家在义学中讲论德性知识的探求与实践,则使得士人即使举业无成,或无意于举业,也无碍于进入义学来接受教育”,可得出理学家的推动;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趋势:据材料二“贵州义学发展趋势图”可知,义学在清代发展有时增长有时下降,其中嘉靖到道光年间和咸丰到光绪皇帝统治时期增长迅速。意义:据材料二“府、州、县学针对科举考试的教学内容很难为知识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子弟所接受。于是,设立一种新的面向大众的启蒙教育机构成为时代之所需,义学正是由于其自身特点与时代需求相适应而得到大力推广”,可得出为知识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子弟所接受教化提供便利;适应了大众的启蒙教育机构成为时代之所需。
17.(1)特点:①历史悠久,渊源流长;②传承创新,不断发展;③自成体系,影响深远;④体例先进, 成就较高。
(2)表现:①汉朝时期,学者“引经注律”,司法活动中以“经义决狱”,法律儒家化开始;②魏晋时期,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法律儒家化走向兴盛;③唐朝时期,《唐律疏议》的出现,引礼入法完成,标志着法律儒家化基本完成;④宋元明清,儒学向基层渗透,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表明法律儒家化不断强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从夏朝出现习惯法”可得出“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根据“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再至成文法并到法典化的发展历程”、“从夏朝出现习惯法,……古代法典编纂技术和法律制度逐步成型并达到顶峰” 可知“传承创新,不断发展”;根据所学,《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加上材料中“《唐律疏议》不仅成为宋元明清历代制定和解释律典的蓝本,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建立和完善封建法制都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可得出“自成体系,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一“古代法典编纂技术和法律制度逐步成型并达到顶峰”、“它的体例与规定已经达到了古代世界刑法之最高成就”可知“体例先进,成就较高”。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表现:根据材料一中对《唐律疏议》的描述和材料二中“汉朝起,儒生屡以律学章句、经义折狱等手段, 将儒家强调差异性的礼义引入法律实践中”、“从曹魏到隋唐,引礼入律逐步完成,儒家化的律典成为法律 的正统”,可得出:①汉朝时期,学者“引经注律”,司法活动中以“经义决狱”,法律儒家化开始;②魏晋时期,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法律儒家化走向兴盛;③唐朝时期,《唐律疏议》的出现,引礼入法完成,标志着法律儒家化基本完成;结合所学,宋朝起,儒学通过各种方式向基层渗透,宋朝以后,儒学人士以乡约教化乡里,可得出④宋元明清,儒学向基层渗透,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表明法律儒家化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