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作业(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作业(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7 14:0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大宪章》第9章对担保人的保护,第10章规定继承人未成年期间债务利息不增加,第20章规定:“维兰被同样处罚,保留他的生计”,都多少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材料表明( )
A.国家政策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B.罗马法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需求
C.《大宪章》具有来源多元的特征 D.英格兰的民族法律源于罗马
2.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B.国王垄断国家权力
C.实质上还是君主专制 D.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3.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宣布: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该规定(  )
A.有利于普选权的实现 B.有利于资产阶级政体建立
C.有“因人立法”的非民主因素 D.有利于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4.下图是某同学在笔记中整理的法国大事记(1789~1875年)。对于该笔记反映的法国历史,最合适的主题概括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D.欧洲霸主地位逐步丧失
5.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道:“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此言论体现了
A.共和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法律至上原则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共和、民主、宪政三位一体的。民主解决授权问题,共和解决执政问题,宪政则解决限政问题。没有共和,民主就会变成多数人的暴政: 没有民主,共和就会变成寡头政治:而没有宪政,他们就会变得无法无天。”据此可知
A.帝国无宪政 B.民主与共和不可分
C.宪政先于共和 D.共和与宪政是民主的保障
7.英国人称1688年的政变为“光荣革命”,其理由是
A.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政变就取得了成功
B.开创了两大政党联合行动的成果先例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专制统治
D.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在英国已完全确立
8.“光荣革命”后,根据英国宪政的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有某一位大臣为其负责。1702年,贵族议员德雷克明确指出:如果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而他们如果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可见,当时的英国
A.议会中的“第三院”已出现 B.责任内阁制正在形成
C.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D.议会下院掌握行政权
9.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B.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C.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D.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10.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出任第一财政大臣之职,继而完全领导内阁,成为英国第一位首相。任职期间,他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直到他离职时,他也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党派。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成为虚君 B.议会亟需民主化改革
C.代议制的衰退 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11.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12.詹姆斯·麦迪逊指出,在美国独立之后的10年中,各州通过的法律超过了整个殖民地时期通过的法律。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法律,如纸币法、延期还债法以及其他形式的免债法,侵害了各种债券群体的利益,损害了他们的个人财产权。詹姆斯·麦迪逊在此意在( )
A.揭示美国缺乏完整法律体系 B.呼吁确实保障公民私有财产
C.揭露邦联政府的不作为行为 D.表达对邦联政治形势的担忧
13.某同学梳理了“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日本大化改新”“ 南美印加文明”等内容。其确立的主题应是( )
A.轴心时代的文化扩散 B.帝国勃兴与文明拓展
C.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D.封建社会的逐渐瓦解
14.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称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两次判决表明,最高法院
A.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 B.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C.遵循制约公权力原则 D.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
15.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废除四项全国紧急状态法令,限制了总统宣布紧急状态的权力;1975年美国参众两院成立情报工作调查委员会,公开调查历任总统超越职权指示中央情报局所干的各种非法活动。这反映了美国
A.总统凌驾于国会之上 B.贯彻了权力制衡原则
C.抛弃了三权分立原则 D.实际行政权属于国会
16.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实行政治改革的重要起点。这次改革为下列哪一阶级打开了议会大门
A.土地贵族 B.农民阶级 C.工业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7.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公民享有的权利是
①参加公民大会 ②成参加四百人议事会
③领取“观剧津贴” ④领取担任公职的工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 B.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19.克利斯提尼决心重组雅典整个部落制度。他建构的新部落每个都包含雅典城邦的城市、沿海、内陆各一区,相互散落且并不联系。这种混合制地域部落的组建
A.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的社会基础
B.造成了雅典城邦公民政治上的分裂和混乱
C.使雅典城邦的公民民主政治开始走向衰落
D.确立了雅典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2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为此,宪法的制定者们分别设计了
A.邦联制、责任制内阁
B.总统制、三权分立制
C.联邦制、责任制内阁
D.联邦制、三权分立制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议会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一座政党机器,多数党和政府休戚与共,相互依赖,这种依赖使政府变得强大,而反对党和议会整体的虚弱则制度化了……另一方面反对党在党派利益的驱动下,经常会出现不当反对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反对党的许多修改案的目的不是把法案变得更可接受,而是把政府变得难以接受。
——洪永珊《英国议会史话》
材料二 彼自立国以来,凡一国之赏罚、禁令,咸于民定其议,而后择人以守之。未有统领,先有国法。法也者,民心之公也。统领限年而易,殆如中国之命吏,虽有善者,终未尝以人变法。即不能据而不退,又不能举以自代。其举其退,一公之民。
——梁廷枬《海国四说·合省国说》(1846年)
材料三 1927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其时,国家赔偿制度开始起步,地方自治、冤狱赔偿运动对人民监督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于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根据材料一,评价近代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廷枬眼中美国政府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个城市都有自的公民大会会场。公民大会会场主要设在市政广场。有时,公民大会也在雅典城市及其周围的一些地方召开。……陪审法庭,是自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起,雅典陪审团审判案件的司法场所。雅典的法制体系非常著名,就连法庭的分布也很讲究。……雅典的10个新部落各选出50名代表,每年抽签改选一次,称作“五百人会议”。自公元前450年,议事会议员由抽签产生并给付生活费,为贫穷公民任职提供了条件。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与民主政治论述》
材料二 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美利坚人对代表制并不陌生,从殖民地时期开始,他们就熟悉代表制的概念及其运作机理。……进入革命时期后,美国人逐渐留意到代表制与民主的关联,汉密尔顿把这种政府描述称一院制机构,其中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各种权利均由人民挑选出来的代表行使。他宣称“这种民主最有可能是幸福、正规和持久的”。
——李剑鸣:《从代表制到代表制政体:再论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雅典历次民主改革的名称,并概述其中一次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体的确立原因及“三权”之间的主要牵制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及近代美国民主政体中的相似点。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不平等的第一阶段,这以18世纪的法国革命最为典型。革命前,全部的统治权、管辖权、法律的创制权等所有权力都集中于国王一人手里:整个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享有特权。经过曲折的革命,旧制度被推翻,人民获得了权利,解决了社会流动性和开放的问题,实现了机会的相对平等。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行进,欧洲社会逐渐进入到了不平等的第二阶段。以英国为例,在1810~1870年间,前10%人群占有财富的比重为85%,到1900~1910年间超过90%。很多人民间人士都对此提出严厉批评。议会也做了大量的调查。在各种力量的压力下,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社会救助行为,并进行新的制度化安排,如1833年,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9到13岁儿童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取消使用9岁以下的童工。但童工直到19世纪后期才彻底消失。……二战后,英国继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了每个人的基本保障问题,实现了相对来说的结果平等。但福利制度后来又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据李宏图《欧洲社会的不平等与未来转型前景》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社会两个阶段不平等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欧洲解决两个不平等的措施进行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C
6.D
7.A
8.B
9.C
10.D
11.C
12.D
13.C
14.B
15.B
16.C
17.D
18.C
19.A
20.D
21.(1)评价:英国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建立政府,政府首脑即首相既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控制了国家立法权;而反对党和议会整体虚弱;政府与议会的这种关系,不利于议会对政府实施监督。另一方面,议会中反对党的“不当反对”,借法案使政府左右为难,制约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和社会正义的发挥。
(2)依据民众的意志制定国家的法律、议案;按民众的意志选举全国统领(即总统),每四年一换,保证国家权力不至不受制约地长期落入个人手中;法律、政策具有连续性、不“以人易法”。
(3)同:监督法制化(或依法依规进行监督);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实施监督。
不同:监督制度的主体:国民政府主要依靠政府相关机构实施监督;中共建立人民监督的机构,保障人民监督权的发挥。
监督效果:国民政府以党治国、一党专政限制了监督权的发挥,国民党日益腐败;中共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使中国共产党日益壮大。
22.(1)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任选一改革内容,至少叙述两方面内容。如改革内容: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设立陪审法庭;确立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克里斯提尼改革:设立十个地域部落;实行陶片放逐法;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等。伯利克里改革:权力开放,任何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所有公职;发放观剧津贴;公民大会成为真正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确立原因: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民主体制的传统、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等。
主要牵制方式: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总统有权否定国会立法;法院有权宣布国会立法违宪;行政权属于总统,但行政机构的人员任命和经费开支需经国会批准,国会可以对总统的违宪行为提出弹劾;法院有权宣布总统的行政命令和行政行为违宪;司法权属于法院,但总统提名、国会以批准和弹劾的办法可以改变法院人员的组成。
(3)以人民为主体,有相关机构的保证,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
23.(1)内涵不同:第一阶段主要是政治地位和权利上的不平等,实质是机会的不平等:第二阶段主要是经济上的不平等,实质是结果的不平等。
(2)评价: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欧洲主要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手段进行解决,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但通过革命手段解决不平等问题代价比较大,容易引发社会动荡;针对第二阶段的不平等问题,欧洲各国在社会民间力量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进行了制度改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实现了相对来说的结果平等,但经济上的不平等改变起来更漫长和困难,且会导致人民工作积极性下降,增加政府负担,引发新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