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下文言文全汇总复习专用+背景+翻译+基础考点
桃花源记
作家作品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
夹 岸 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
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渔人对此感到诧异,
复前行,欲穷其林。
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桃林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 极 狭,才 通 人。复 行 数 十 步,豁 然 开 朗。土地平旷,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呈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
屋 舍 俨 然,有 良 田 美 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互相听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全跟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见 渔 人,乃 大 惊,问 所 从 来,具 答 之。便 要 还家,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做客)。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 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
率 妻 子 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
乃 不知 有汉,无 论 魏 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叹 惋。
他们竟然不知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向(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他们听完后都感叹惋惜。
余人 各复 延 至 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告诉(渔人)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先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拜访,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
无问津者。
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结构梳理
第1段 发现桃花林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第2段 进入桃花源 田园生活 桃源人生活幸福
第3段 做客桃花源 邀家设宴 桃源人淳朴好客
第4段 离开桃花源 处处志之 太守遣人遂迷
第5段 子骥寻桃源 未果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主题思想
此文借武陵渔人发现和进出桃花源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①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②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社会,③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六)高频考点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 同 邀,邀请
(2)重点字词注释
缘:顺着、沿着。
夹岸:两岸。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复:又,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都。
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
咸:副词,都,全。
云:说。
遂:于是,就。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叹惋:感叹惋惜。
延:邀请。
语:告诉。
不足:不必,不值得。
既:已经。
扶:沿着、顺着。
及:到。
诣(yì):拜访。
规: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3)一词多义
武陵人捕鱼为业 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何,对,向。
便舍船 动词,舍掉
屋舍俨然 名词,房屋
见渔人,乃大惊 副词,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 副词,竟然,居然
寻向所志 动词,寻找
寻病终 副词,随即,不久
处处志之 做记号
寻向所志 记号
(4)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率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来此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5)内容理解
1描写环境优美宁静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描写生活安乐幸福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描写民风淳朴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写桃花源中人因厌恶战争而与世隔绝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渔人要离开时,桃花源中人为何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后,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作用: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为下文“寻而未果“埋下伏笔。
6写太守派人随渔人复寻时“遂迷”和刘子骥探访未果的作用是什么?
①增添桃花源的神秘色彩;②暗示桃花源是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暗示故事是虚构的。
7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可能说了外界百姓的悲惨生活,在一次次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苦难。桃花源中人为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差异巨大而叹惋: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感慨颇多。
8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此”包括渔夫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所经历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9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压迫和苛捐杂税,风俗淳朴,崇尚节俭,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自食其力,没有战乱,社会平等,人们的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
2.小石潭记
(一)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全文翻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心里为之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
卷 石 底 以 出,为 坻,为 屿,为 嵁,为 岩。
石底周边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岩石和小岩石(露了出来)。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儿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捷的样子,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潭西南而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其岸势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爬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
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弥漫着凄凉幽深的气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曰恕己,曰奉壹。
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结构梳理
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水尤清冽(正面) 全石为底(侧面)
潭水清澈见底 (侧面)
游鱼时静时动 (动静)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比喻)
犬牙差互,不知源头(比喻)
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五)主题思想
这篇散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石潭的景物清幽美和寂静,反衬出作者被贬居的孤苦凄凉的心情,含蓄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高频考点
重点字词
篁(huáng)竹:竹林。
取:这里指开辟。
尤:格外,特别。
清冽:清凉。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可:大约。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照射。
布:照映,分布。
佁(yǐ)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悄怆:凄凉。
邃:深。
以:因为。
清:凄清。
居:待、停留。
乃:于是……就。
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
去:离开。
(3)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向西,名词作状语。
下见小谭:名词作状语,向下
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斗折: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凄神寒骨 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鱼儿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捷的样子,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4潭西南而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爬行,时隐时现。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弥漫着凄凉幽深的气息。
(5)内容理解
1.阅读第1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表明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2.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乎矛盾,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改革失败抑郁的心但这种游赏的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情绪又会流露出来。
3.核舟记
(一)作家作品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其一生短暂,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写作背景
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全文翻译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把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
木 石,罔 不 因 势 象 形,各具 情 态。尝 贻 余 核 舟 一,盖大苏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样子刻成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他曾经赠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
泛赤壁云。
乘小船游览赤壁的图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从头到尾长约有八分多一点儿,约有两个米那么高。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竹船篷。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船舱旁边有小窗户,左边和右边各有四扇,总共八扇。打开窗子看,可以看见雕花的栏杆,左右对称。关上它,就见右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子,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了石青色。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苏东坡黄鲁直一同在看一轴字画手卷。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侧,左手搭在鲁直的肩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
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两膝互相靠近,都隐蔽
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
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舟 尾 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船尾横放着一个船桨。船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撑船的人。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左边那个右手拿着一柄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放一把茶壶,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
那个人眼睛正视茶炉,脸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的声音。船的顶部较平,作者的名字就题写在上面,文字是“天
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样,一勾一画都十分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的。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 ,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朱红色。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
总计这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
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总共三十四个。可是量量核舟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这原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
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雕刻成的。啊,手艺技巧也真神奇了啊!
结构梳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尝贻余核舟一
船舱 箬篷覆之 左右四窗
船头 鲁直(左)苏轼(中)佛印(右)
船尾 左舟子视端容寂,右舟子椎髻仰面
船背 黑色题名 朱红篆章
技亦灵怪矣哉
主题思想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六)高频考点
(1)重点字词
奇巧人:技艺奇妙精巧的人。
径,直径。
为:做,这里指雕刻。
罔不:无不,全都。
因:就着。
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尝:曾经。
贻:赠。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约:大约。
有(yǒu)奇(jī):有余。奇:零数。
可,大约。
许,上下,表约数。
轩:高起。
敞:敞开。
糁:涂。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名词作动词用。
执:拿着。
比:靠近。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矫举。
不属(shǔ):不相类似。
诎(qū):同“屈”,弯曲。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椎(chuí)髻(jì):梳成椎形发髻,属于词类活用。
衡:通“横”,横着。
攀:扳着。
夷,平。
了了:清清楚楚。
篆章:篆字图章。
丹:红色。
曾不盈寸:竟然不满一寸。盈,满。
简:挑选。同“拣”,挑选。
修狭:长而窄。
(2)内容理解
1.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表达作者对核舟技艺赞叹之情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3.课文第4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渲染了一种愉悦、轻松、活泼的氛围。
4.从全文看,雕刻者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乡;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5.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
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4《庄子》二则
(一)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二)写作背景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 《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三)全文翻译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北海里面有一条大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起直飞时,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边的云。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
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 言 曰:
要迁徙到南海去了。南海,那就是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南海时,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结构梳理
鲲化为鹏 体大、背大、翼大 气象恢弘
鹏徙南海 击水 扶摇而上 大鹏飞升
仰观苍天 拟想鹏俯瞰天地 想象奇特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借鲲化为鹏、鹏徙南海、大鹏飞升,描述大鹏在一个广大的世界中飞翔的离奇故事,想象雄奇瑰丽,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濠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 固 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
濠上也。”
知道的。”
结构梳理
辩论主题:鱼之乐
惠子:求真、力辩、拘泥
庄子:超然、巧辩、尚美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六)高频考点
(1)重点字词
冥:同“溟”,海。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记载。
抟(tuán):盘旋飞翔。
扶摇:旋风。
息:风。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从容:悠闲自得。
子固非鱼也:本来。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本源。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既:已经。
内容理解
说说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硕大无比,力大无穷。第二,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2.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二人的论辩巧妙在彼此都抓住了对方语言表达上的“漏洞”。惠子过于求实,穷追不舍,表现出知性的欲望,庄子机智应变,谈笑解脱,更具浪漫情怀。
3.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影与外化。
5《学记》二则
作家作品
戴圣,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 生卒年不详,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写作背景
《学记》全文共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相当丰富、精辟、深刻,是中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学记》是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其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学记》专门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制、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
全文翻译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能自我勉励。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结构梳理
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
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 不足自反
教后知困,知困自强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主题思想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
大 道 之 行 也,天 下 为 公,选 贤 与 能,讲 信 修 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故 人 不独亲其亲,不 独 子 其 子,使 老 有 所 终,壮有所 用,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
幼 有 所 长,矜、寡、孤、独、废 疾 者 皆 有 所 养,男有分,
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分,
女有归。货 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己;力 恶 其不出于身也,
女子出嫁。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
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
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
是谓大同。
这就叫作理想社会。
结构梳理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诚信和睦
普遍仁爱 各有所养
各有所用 各尽其职
行为皆出于公心 道德水平普遍提高,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六)高频考点
(1)重点字词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其亲:第一个“亲”为意动用法,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
分(fèn):职分,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是故:因此,所以。
闭:杜绝。
作:兴起。
故:所以。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2)内容理解
1.《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2.归纳一下《大道之行也》中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6马说
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韩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写作《马说》的思想基础,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全文翻译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名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够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的食量而喂养它。
是马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食 不 饱,力 不 足,才美不外见,
这匹千里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美好的才能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尚且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 之 不 以 其 道,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鸣 之 而 不 能
用马鞭驱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自己的才能,它嘶鸣却不能
通 其 意,执策 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结构梳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提出)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无知浅薄)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埋没原因)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愚妄浅薄)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识别人才、重视人才的人
食马者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五)主题思想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论说文。这篇寓言性的短论通过对世上有无千里马这一问题的反复论证,归结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缺少知马的伯乐,从而对封建统治者不知人、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抒发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愤。
(六)高频考点
(1)通假字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同“只”,只、仅。
食(sì)马者 “食”同“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2)重点词语
重点字词
骈(pián)死:(和普通马)一同死。
马之千里者:能行千里的马。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shí):吃一次。
或:有时。
尽:用作动词,吃尽。
是:这,指示代词。
且:犹,尚且。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临:面对。
(3)一词多义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 (助词,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词,无实义,补足音节)
不以千里称也 (介词,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介词,按照)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同“饲”,喂)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 (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副词,表示加强感叹语气)
(4)内容理解
1.句子填空
(1)表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指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最终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寸美不外见。
(5)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你认为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揭露了当时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控诉。
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不气馁,努力培养自己的特长,对未来要充满信心;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