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中考二轮复习七年级历史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年中考二轮复习七年级历史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7 10: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024中考二轮复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习近平
专题(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思想、史学、科技、医学、建筑、文学、传统节日等
七上
七下
专题概况
中国古代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文字
文学
史学
艺术
百家争鸣
青铜文明
四大发明
医学
科技名著
建筑技术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专题概况
时期 学派 人物 主要思想
春秋 时期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 ”。 治国主张: 。
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道家 老子 “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可以相互转化;
治国主张:“ ”。
战国时期 墨家 墨子 主张“ ”;要 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 ”;提出“民贵君轻”;
荀子 主张实行“ ”,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庄子 治国要 。
法家 韩非 强调 ,建立 。

以德治国
无为而治
兼爱、非攻
贤能
礼治
仁政
顺应自然和民心
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依法治国
中国古代的思想
百家争鸣
知识整合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战国:商鞅变法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道家:老子、庄子;
思想:“无为而治”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仁政”“礼治”
教育: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法家:韩非
思想:强调以法治国,
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思想解放
社会变革
指导
知识整合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材料二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关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唯物史观】
材料一:
图一:《周初形势图》 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 》 图三:铁制农具 图四:穿有鼻环的牛尊
关系、联系类题目答题技巧:...促进了.../...为...奠定了基础。
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专题演练
21.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说: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如下),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A.“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C.“为政以德,壁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真题再现】
(2021年济宁中考)
(1)结合所学知识,从ABCD言论中任选其一,指出其所属学派,(2分)
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专题演练
【变式训练】
结合所学知识,从ABCD段中任选其一,对该时间段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做出合理解释。
选择A段: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兴起。
选择B段:战国时期,孟子、荀子进一步发展儒学。
选择C段: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受重创。
儒家思想地位变迁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A
B
C
D
选择D段: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
专题演练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
印刷术:北宋 发明了 。
指南针: 时制成指南针并用于海船,促进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于军事;宋元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青铜文明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代表作品_________(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医学
:“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五禽戏”。
张仲景:著有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被尊称为“医圣”。
:著有 ,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蔡伦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北宋
麻沸散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华佗
李时珍
知识整合
科技名著
北朝 所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明朝 所著农业著作《农政全书》。
明朝宋应星所著科技巨著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建筑艺术
故宫:
长城:
_________,今称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宫建筑群
秦长城西起______,东至______。
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徐光启
《天工开物》
鸭绿江边
嘉峪关
临洮
辽东
紫禁城
故宫
知识整合
(2021·福建)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2022·江苏宿迁·6)以“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指导思想所编著的,后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北朝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步完整的农书
明朝 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明末最著名的农业著作
C
明末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
专题演练
材料:2021年2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伤寒杂病论》所录多个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中优化组合而成“清肺排毒汤”,该方剂在治疗的214例新冠患者中,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问题:《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他在我国中医药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谈谈关于传统中医学对于当代社会现实意义的理解。
①张仲景;
②医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③从材料中可以看到,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有助于提高预防重大卫生安全风险的能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专题演练
【真题再现】
(2022·湖南衡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二:随着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很多科技发明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引领世界潮流。网络上有人总结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分别是手机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购物、高铁、共享单车。他们已深入到中国的千家万户,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引领世界潮流的“新四大发明”发生在中国?
(1)分析材料一表格,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什么时间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列举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成就两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家们刻苦钻研、默默奉献。
1500年以前;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圆周率等。
专题演练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文字
问题1:观察图片,思考书写载体有何发展趋势?
问题2:观察图片,思考汉字变化有何趋势?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有何特点?
①文字结构有繁到简,更容易识别。
②特点: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不断创新。
书写载体变得轻薄,容易携带。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朝开始。
甲骨文

知识整合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文学
异彩纷呈的文学
:豪迈而飘逸
:委婉、细腻
:南宋人,词风豪放
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 》
曹雪芹《 》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代表作是《 》)
致远、郑光祖、白朴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
小说
“ ”李白飘逸洒脱
“诗圣” 淳朴厚重
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变化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诗仙
西游记
红楼梦
窦娥冤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杜甫
知识整合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史学
作品 时期 作者 内容 地位
《史记》
《资治通鉴》
西汉
北宋
司马迁
司马光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编年体通史巨著
记述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历史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公1300多年的历史
黄帝
汉武帝
战国
五代
《史记》
《资治通鉴》
知识整合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被称为“书圣”、
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
唐·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艺术
唐·阎立本:
《步辇图》
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书法
绘画
知识整合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艺术
雕塑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
南北朝:
知识整合
博物馆承着历史,也传承着文化。某班开展“跟着我打卡博物馆”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写出图一文物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2)概括图二中孔子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措施。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已知的最重的青铜器。
主张:以德治国。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图四是哪部科技巨著?据图三、四、五概括明代科技巨著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中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巨著:《天工开物》特点: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最高成就;多为总结性巨著,创新性不足;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发展社会主义新近文化的深厚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言之有理即可)。
(2023·江苏盐城·21)
专题演练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近代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坚定文化传承之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