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一轮基础练习--专题9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5】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一轮基础练习--专题9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27 10: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广东版新教材生物学高考第一轮
专题9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五年高考               
考点1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1.(新思维)(2023广东,16,4分)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见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正交和反交获得F1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
B.分别从F1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
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
D.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
2.(2023北京,4,2分)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
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
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2023浙江6月选考,18,2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4.(2022北京,4,2分)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C.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一定发育成雄性
D.例外子代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5.(2022江苏,11,2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
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
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
6.(2022全国乙,6,6分)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7.(2022河北,7,2分)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    红眼(♀)× 奶油眼(♂)
F1    红眼(♀∶♂=1∶1)
F2 红眼(♀) 红眼(♂) 伊红眼(♂) 奶油眼(♂)
   8  ∶  4  ∶  3  ∶  1
A.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B.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
C.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
D.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
8.(2021全国甲,5,6分)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9.(2021山东,6,2分)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
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2倍
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
10.(新情境)(2022广东,19,12分)《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      。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    ;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 枚,理论上可获得    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
(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如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
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Ⅰ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
①Ⅰ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    (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
11.(2023海南,18,11分)家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慢羽和快羽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正常情况下,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含有    条W染色体。
(2)等位基因D/d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3)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鸡所占的比例是    。
(4)家鸡羽毛的有色(A)对白色(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1只有色快羽公鸡和若干只白色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公鸡存在    种表型。
(5)母鸡具有发育正常的卵巢和退化的精巢,产蛋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卵巢退化,精巢重新发育,出现公鸡性征并且产生正常精子。某鸡群中有1只白色慢羽公鸡和若干只杂合有色快羽母鸡,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已知WW基因型致死)。
12.(2023新课标,34,12分)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截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红眼雌蝇∶长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①的实验结果);长翅红眼雌蝇∶截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②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翅型的显性性状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属于伴性遗传的性状是        ,判断的依据是                。杂交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杂交②亲本的基因型是        。
(3)若杂交①子代中的长翅红眼雌蝇与杂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红眼雄蝇杂交,则子代翅型和眼色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13.(新思维)(2023浙江1月选考,25,14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甲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乙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丙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丁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    的各代昆虫进行    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状外,还具有纯合    效应。
(3)若让杂交组合丙的F1和杂交组合丁的F1全部个体混合,让其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F2)表型及其比例为              。
(4)又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育种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紫红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3种纯合品系昆虫:黑体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和野生型。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说明:该昆虫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            进行杂交获得F1,          。
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Ⅰ: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4.(2022浙江1月选考,28,10分)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1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各组合重复多次,结果如表。
杂交 组合 P F1
♀ ♂ ♀ ♂
甲 星眼 正常翅 正常眼 小翅 星眼 正常翅 星眼 正常翅
乙 正常眼 小翅 星眼 正常翅 星眼 正常翅 星眼 小翅
丙 正常眼 小翅 正常眼 正常翅 正常眼 正常翅 正常眼 小翅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考虑A、a和B、b 两对基因,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      。组合甲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    。
(2)若组合乙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则F2中星眼小翅雌果蝇占    。果蝇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性别,如XYY或XO为雄性,XXY为雌性。若发现组合甲F1中有1只非整倍体星眼小翅雄果蝇,原因是母本产生了不含    的配子。
(3)若有一个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蝇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蝇组成的群体,群体中个体均为纯合子。该群体中的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产生F1,F1中正常眼小翅雌果蝇占21/200、星眼小翅雄果蝇占49/200,则可推知亲本雄果蝇中星眼正常翅占    。
(4)写出以组合丙F1的雌雄果蝇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
15.(2021江苏,24,12分)以下两对基因与果蝇眼色有关。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时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        。
(2)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验证这个推论,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表现型为      的果蝇个体进行杂交。
(3)如图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
(4)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的时期有                         (2分),该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主要类型有          (2分)。
(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    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若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后代雌雄比为    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
考点2 人类遗传病
16.(2022广东,16,4分)遗传病监(检)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
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
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
17.(新情境)(2023湖南,9,2分)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SHOX基因突变所致,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男孩。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
B.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
C.母亲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D.该男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时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18.(新教材)(2023江苏,8,2分)由三条21号染色体引起的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遗传病,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因主要是母亲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B.通过分析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产前诊断
C.患者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
D.降低感染可减轻患者的自身免疫病症状
19.(2022海南,6,3分)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Ⅱ-1的母亲不一定是患者
B.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C.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D.Ⅲ-3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下的子女一定不患病
20.(2022湖北,18,2分)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
B.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
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
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
21.(2021湖南,10,2分)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1的基因型为XaY
B.Ⅱ-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
C.Ⅰ-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D.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
22.(新思维)(2022天津,17,8分)α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可由α2珠蛋白基因变异导致,常见变异类型有基因缺失型和碱基替换突变型。现发现一例患者,疑似携带罕见α2基因变异,对其家系α2基因进行分析。
①检测碱基替换突变,发现祖母不携带碱基替换突变;母亲的α2基因仅含一个单碱基替换突变,该变异基因可记录为“αW”。
②检测有无α2基因缺失,电泳结果如图。
(1)将缺失型变异记录为“-”,正常α2基因记录为“α”,则祖母的基因型可记录为“-/α”。仿此,母亲的基因型可记录为    。
(2)经鉴定,患者确携带一罕见α2基因变异,将该变异基因记录为“αX”,则其基因型可记录为“-/αX”,αX属于      (缺失型/非缺失型)变异。
(3)患者有一妹妹,经鉴定,基因型为“αX/αW”,请在上图虚线框中画出其在基因缺失型变异检测中的电泳图谱。
(4)患者还有一哥哥,未进行基因检测。他与基因型为“-/αW”的女性结婚,生育一孩,理论上该孩基因型为“-/αW”的概率为    。
三年模拟
限时拔高练1               
一、选择题
1.(2023深圳调研,12)摩尔根将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子一代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子一代雌雄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为1/4,白眼雄果蝇为1/4,红眼雌果蝇为1/2。据此可以判断的是(  )
A.眼色中红眼性状为显性性状
B.眼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眼色性状和性别间自由组合
D.F2雌性的眼色基因型为杂合子
2.(2023广东一模,5)如图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简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Ⅲ是非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X、Y染色体联会行为
B.若等位基因位于Ⅰ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联
C.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Ⅲ区段
D.若基因E、e位于Ⅰ区段,则种群中相关的基因型有7种
3.(2024届韶关北江中学一模,10)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了系列的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是该杂交实验的部分过程,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图中过程为演绎推理
B.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眼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红眼果蝇的比例为3/4
D.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实验结果可验证摩尔根的假说
4.(2024届广东摸底,13)鸡是ZW型的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母鸡性反转为公鸡,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不变。一只芦花性反转公鸡与一只非芦花母鸡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鸡性染色体组成都为ZZ
B.后代母鸡均为芦花
C.后代公鸡均为非芦花
D.后代非芦花母鸡∶芦花公鸡=1∶1
5.(新思维)(2024届河源开学联考,16)某二倍体植物为雌雄异株的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且群体中存在配子致死的情况。某同学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群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B.实验②F1雄株的表型全为宽叶
C.实验①亲本宽叶雌性个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1/3
D.自然状态下,该植物种群中D基因频率会降低
6.(新情境)(2024届广东摸底,12)一对夫妇中丈夫患某种遗传病,妻子正常,生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现在妻子又怀有双胞胎,医生建议对这对夫妇及双胞胎进行产前诊断。医生分别用相应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如图为诊断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同一类型
B.该病患病概率在男女中大致相同
C.个体1和个体2的性别应该相同
D.患该病的女儿与正常男性结婚生儿子患病率低
7.(2023湖南师大附中一模,5)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发现致病基因d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A与dB。Ⅱ1还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Ⅱ1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Ⅰ1减数分裂Ⅰ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不分离
B.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2
C.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不患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
8.(2023惠州惠东二模,20)人类遗传性皮肤病有近500多种,有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的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1)若要调查人类遗传性皮肤病的遗传方式,应选择     (填“数量足够大的人群随机”或“患者家族”)进行调查。
(2)甲类遗传性皮肤病由一对等位基因TD、TH控制,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1,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家族中的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条带表示如图2,据此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Ⅲ-8的基因型是     。推测Ⅰ-2个体会出现  种条带,理由是   。
(3)乙类遗传性皮肤病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两对基因中至少含有2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患者,而且随显性基因的增多,分别表现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种病症。轻症患者的基因型为          ,若两个基因型均为AaBb的个体婚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限时拔高练2               
一、选择题
1.(2024届广东四校二联,4)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静态结构
B.萨顿通过显微镜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C.摩尔根利用F1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验证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
D.卡尔文与鲁宾和卡门分别利用同位素的不同性质对光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化进行研究
2.(2023广州黄埔三模,14)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2021年,经国家的积极努力,其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由70万元/针降价至约3万元/针,并纳入医保目录。如图为某家庭中的SMA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患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B.Ⅱ-2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3
C.推测Ⅲ-1患病的概率是1/303
D.可通过产前B超检查诊断Ⅲ-1是否患病
3.(2024届广东六校一联,16)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R、r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残翅和长翅由C、c基因控制,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分别由H、h基因控制,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甲,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灰体红眼长翅果蝇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性状 F1表型 F1数量(只)
眼色 红眼 520
白眼 528
翅型 残翅 262
长翅 786
体色 灰体 517
黑檀体 531
A.果蝇甲翅型与果蝇乙相同
B.果蝇甲的体色与果蝇乙不相同
C.果蝇甲的基因型是CchhXrXr
D.果蝇乙灰体红眼长翅为杂合体
4.(2023汕头质检,7)1983年美国牧羊人在羊群中筛选种羊时,发现有的公羊拥有无与伦比的大屁股(大臀),这些羊臀部及后腿中肌肉含量显著增多,且脂肪含量减少。研究发现,大臀相对于野生型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某大臀公羊与多只野生型母羊交配生了多只小羊,F1中公羊都表现为大臀,母羊都表现为野生型。下列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不可能成立的是(  )
A.T/t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B.T/t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C.T/t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T的表达与雄性激素有关
5.(新情境)(2024届广东大联考,8)实验小组欲利用性反转实验研究某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还是ZW型,其原理是甲基睾丸酮(MT)能诱导雌性鱼性反转为雄性鱼,但不改变性染色体组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染色体组成为YY或WW的个体无法存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雌性仔鱼性成熟雄性×普通雌性子代群体
A.①处投喂的是普通饲料,②处投喂的是MT饲料
B.该鱼的性别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不受环境影响
C.若子代群体中雌性∶雄性=1∶1,则该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D.若子代群体中全部为雌性,则该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6.(2024届潮州松昌中学开学考,8)经国家的积极努力,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效药于2021年纳入医保目录。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是SMN1基因发生部分碱基缺失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产前诊断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孕期可通过产前B超检查胎儿是否患SMA
B.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若第一个儿子为SMA患儿,则再次生下SMA儿子的概率为1/4
C.SMN1基因突变,将引起表达产物中氨基酸数量减少,蛋白质空间结构异常而致病
D.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可帮助双方均为携带者的夫妻生下健康宝宝
二、非选择题
7.(2024届潮州松昌中学期中,24)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科学家偶然在一群红眼昆虫中发现了一只紫眼雄虫,红眼雌虫和紫眼雄虫杂交所得F1中雌虫都为紫眼,雄虫都为红眼,已知控制该昆虫眼色的基因(R、r)只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昆虫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      。
(2)眼色性状中    (填“红眼”或“紫眼”)是显性性状。
(3)利用现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纯种紫眼雌虫,实验思路是                      。
(4)雄虫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昆虫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虫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该种昆虫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
①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         。F1的表型及比例为            。
②若F1随机交配获得F2,不考虑变异,则F2中不含s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考法综合练               
1.(新思维)(2023广东二模,7)如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科研人员提取了四名成员的DNA,用PCR扩增了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并对产物酶切后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的片段中
C.Ⅱ-1和Ⅱ-2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是2/3
D.如果用PCR扩增Ⅱ-2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三种条带
2.(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联考,16)三黄鸡(2n=78,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因黄羽、黄喙、黄脚得名,是我国著名的土鸡之一。其鸡爪有无螺纹、鸡毛颜色金黄与黄中带褐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B/b、D/d基因控制,现将金黄色有螺纹的三黄鸡公鸡和母鸡杂交,F1的表型及数量如表。
金黄色 有螺纹 金黄色 无螺纹 黄中带褐 色有螺纹 黄中带褐 色无螺纹
公鸡(只) 152 0 51 0
母鸡(只) 75 78 25 26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三黄鸡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40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
B.控制鸡爪有无螺纹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F1中金黄色有螺纹公鸡的基因型有四种,其中杂合子占5/6
D.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可根据鸡爪有无螺纹来判断性别
3.(2023广东六校五联,16)亨廷顿舞蹈症(HD)是由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IT15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某HD家系所有成员目前的表型如系谱图所示,各成员相关基因CAG重复序列经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图分析可知,亨廷顿舞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T15基因中CAG重复次数越多,染色体重复片段就越多,个体也越容易发病
C.与正常基因相比,患者体内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中嘌呤的比例不变
D.与Ⅰ1相比,Ⅱ1暂未患病,表明是否发病可能与年龄有关
4.(新考法)(2024届湖北荆州起点联考,18)某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白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也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亲本和F1组成的群体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不可能是(  )
A.1/6  B.1/2  C.2/3  D.5/6
5.(新考法)(2024届安徽摸底联考,6)如图所示系谱图为一种昆虫眼睛性状的传递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Ⅳ-1的表型可用来证明融合遗传
B.这种昆虫眼睛性状中,红眼和眼睛缺失是显性性状,橙眼是隐性性状
C.至少有两对非等位基因决定眼睛的这些性状
D.红眼昆虫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眼睛缺失昆虫都是纯合子
6.(2024届湛江一中开学考,1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回答下列问题:
(1)某一果蝇种群中,等位基因D与d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E与e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就这两对等位基因而言,在该果蝇群体中雄果蝇最多有    种基因型。
(2)研究发现,果蝇种群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XXX和YO的果蝇无法存活;XXY的果蝇可以存活,且其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配对的那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性染色体的配子。红眼雌果蝇(XRXRY)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分别有           ,该果蝇与正常的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存活,且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红眼果蝇M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        ,表明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    (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
(4)灰体果蝇中出现了黑体果蝇,已知果蝇的黑体是一种隐性突变性状,黑体基因不在Ⅱ号和Ⅳ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灰体和黑体雌雄果蝇,请设计实验尝试判断黑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 。
结果分析:
 。
专题9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五年高考               
考点1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1.(新思维)(2023广东,16,4分)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见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正交和反交获得F1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
B.分别从F1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
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
D.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
答案 C 
2.(2023北京,4,2分)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
C.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
D.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A 
3.(2023浙江6月选考,18,2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
C.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答案 D 
4.(2022北京,4,2分)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C.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不一定发育成雄性
D.例外子代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答案 B 
5.(2022江苏,11,2分)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
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
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
答案 D 
6.(2022全国乙,6,6分)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答案 C 
7.(2022河北,7,2分)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    红眼(♀)× 奶油眼(♂)
F1    红眼(♀∶♂=1∶1)
F2 红眼(♀) 红眼(♂) 伊红眼(♂) 奶油眼(♂)
   8  ∶  4  ∶  3  ∶  1
A.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B.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
C.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
D.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
答案 D 
8.(2021全国甲,5,6分)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答案 A 
9.(2021山东,6,2分)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
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2倍
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
答案 D 
10.(新情境)(2022广东,19,12分)《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      。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    ;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 枚,理论上可获得    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
(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如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
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Ⅰ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
①Ⅰ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    (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协同进化 (2)3/64 50 (3)①常 ②bbZWB ③Ⅲ组所得黑壳卵孵化的雄蚕的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ZBZ,产生含bZB和bZ的两种配子,其与白壳卵雌蚕(bbZW)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均存在黑壳卵和白壳卵,不能根据卵壳颜色分离雌雄。
11.(2023海南,18,11分)家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慢羽和快羽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正常情况下,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含有    条W染色体。
(2)等位基因D/d位于    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3)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鸡所占的比例是    。
(4)家鸡羽毛的有色(A)对白色(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1只有色快羽公鸡和若干只白色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公鸡存在    种表型。
(5)母鸡具有发育正常的卵巢和退化的精巢,产蛋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卵巢退化,精巢重新发育,出现公鸡性征并且产生正常精子。某鸡群中有1只白色慢羽公鸡和若干只杂合有色快羽母鸡,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已知WW基因型致死)。
答案 (1)2 0 (2)Z 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该性状的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3)5/16 (4)1或2 (5)实验思路:用这只白色慢羽公鸡和多只杂合有色快羽母鸡杂交,统计子代快羽和慢羽的性别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子代慢羽公鸡∶慢羽母鸡=1∶1,则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是aaZDZD;
②若子代慢羽公鸡∶快羽公鸡∶慢羽母鸡∶快羽母鸡=1∶1∶1∶1,则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是aaZDZd;
③若子代慢羽公鸡∶慢羽母鸡∶快羽母鸡=1∶1∶1,则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是aaZDW。
12.(2023新课标,34,12分)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截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红眼雌蝇∶长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①的实验结果);长翅红眼雌蝇∶截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②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翅型的显性性状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属于伴性遗传的性状是        ,判断的依据是                。杂交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杂交②亲本的基因型是        。
(3)若杂交①子代中的长翅红眼雌蝇与杂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红眼雄蝇杂交,则子代翅型和眼色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答案 (1)长翅 杂交①亲代为长翅和截翅,子代全为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 (2)长翅与截翅 正反交后代长翅与截翅比例不同 RRXTXT、rrXtY RRXTY、rrXtXt (3)红眼长翅∶红眼截翅∶紫眼长翅∶紫眼截翅=3∶3∶1∶1
13.(新思维)(2023浙江1月选考,25,14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甲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乙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丙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丁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    的各代昆虫进行    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状外,还具有纯合    效应。
(3)若让杂交组合丙的F1和杂交组合丁的F1全部个体混合,让其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F2)表型及其比例为              。
(4)又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育种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紫红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3种纯合品系昆虫:黑体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和野生型。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说明:该昆虫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            进行杂交获得F1,          。
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Ⅰ: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1)隐性 乙 性别 直翅红眼雌性∶直翅紫红眼雌性∶直翅红眼雄性∶直翅紫红眼雄性=3∶1∶3∶1 (2)致死 (3)卷翅红眼∶直翅红眼=4∶5 (4)①黑体突变体和紫红眼突变体 F1随机交配得F2 ②灰体红眼∶灰体紫红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红眼=9∶3∶3∶1 灰体红眼∶灰体紫红眼∶黑体红眼=2∶1∶1
14.(2022浙江1月选考,28,10分)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受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翅和小翅受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1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遗传机制,以纯合个体为材料进行了杂交实验,各组合重复多次,结果如表。
杂交 组合 P F1
♀ ♂ ♀ ♂
甲 星眼 正常翅 正常眼 小翅 星眼 正常翅 星眼 正常翅
乙 正常眼 小翅 星眼 正常翅 星眼 正常翅 星眼 小翅
丙 正常眼 小翅 正常眼 正常翅 正常眼 正常翅 正常眼 小翅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考虑A、a和B、b 两对基因,它们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      。组合甲中母本的基因型为   。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    。
(2)若组合乙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则F2中星眼小翅雌果蝇占    。果蝇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可影响性别,如XYY或XO为雄性,XXY为雌性。若发现组合甲F1中有1只非整倍体星眼小翅雄果蝇,原因是母本产生了不含    的配子。
(3)若有一个由星眼正常翅雌、雄果蝇和正常眼小翅雌、雄果蝇组成的群体,群体中个体均为纯合子。该群体中的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产生F1,F1中正常眼小翅雌果蝇占21/200、星眼小翅雄果蝇占49/200,则可推知亲本雄果蝇中星眼正常翅占    。
(4)写出以组合丙F1的雌雄果蝇为亲本杂交的遗传图解。
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 AAXBXB 移除 (2)3/16 X染色体 (3)7/10
(4)
15.(2021江苏,24,12分)以下两对基因与果蝇眼色有关。眼色色素产生必需有显性基因A,aa时眼色为白色;B存在时眼色为紫色,bb时眼色为红色。2个纯系果蝇杂交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        。
(2)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若要进一步验证这个推论,可在2个纯系中选用表现型为      的果蝇个体进行杂交。
(3)如图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
(4)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这种不分离可能发生的时期有                         (2分),该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主要类型有          (2分)。
(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    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若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后代雌雄比为    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
答案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常 X 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 (3)AaXBXb 4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aXBXBXb、AaXBXBY、AaXbO、AaYO (5)雌 4∶3
考点2 人类遗传病
16.(2022广东,16,4分)遗传病监(检)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
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
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
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
答案 C 
17.(新情境)(2023湖南,9,2分)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SHOX基因突变所致,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男孩。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
B.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
C.母亲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D.该男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时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 B 
18.(新教材)(2023江苏,8,2分)由三条21号染色体引起的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遗传病,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因主要是母亲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
B.通过分析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产前诊断
C.患者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可育配子
D.降低感染可减轻患者的自身免疫病症状
答案 C 
19.(2022海南,6,3分)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Ⅱ-1的母亲不一定是患者
B.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C.Ⅲ-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D.Ⅲ-3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下的子女一定不患病
答案 A 
20.(2022湖北,18,2分)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存在多种遗传方式
B.若Ⅰ-2为纯合子,则Ⅲ-3是杂合子
C.若Ⅲ-2为纯合子,可推测Ⅱ-5为杂合子
D.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其患病的概率为1/2
答案 C 
21.(2021湖南,10,2分)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1的基因型为XaY
B.Ⅱ-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
C.Ⅰ-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D.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
答案 C 
22.(新思维)(2022天津,17,8分)α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可由α2珠蛋白基因变异导致,常见变异类型有基因缺失型和碱基替换突变型。现发现一例患者,疑似携带罕见α2基因变异,对其家系α2基因进行分析。
①检测碱基替换突变,发现祖母不携带碱基替换突变;母亲的α2基因仅含一个单碱基替换突变,该变异基因可记录为“αW”。
②检测有无α2基因缺失,电泳结果如图。
(1)将缺失型变异记录为“-”,正常α2基因记录为“α”,则祖母的基因型可记录为“-/α”。仿此,母亲的基因型可记录为    。
(2)经鉴定,患者确携带一罕见α2基因变异,将该变异基因记录为“αX”,则其基因型可记录为“-/αX”,αX属于      (缺失型/非缺失型)变异。
(3)患者有一妹妹,经鉴定,基因型为“αX/αW”,请在上图虚线框中画出其在基因缺失型变异检测中的电泳图谱。
(4)患者还有一哥哥,未进行基因检测。他与基因型为“-/αW”的女性结婚,生育一孩,理论上该孩基因型为“-/αW”的概率为    。
答案 (1)-/αW(或αW/-) (2)非缺失型
(3) (4)3/8
三年模拟
限时拔高练1               
一、选择题
1.(2023深圳调研,12)摩尔根将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子一代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子一代雌雄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为1/4,白眼雄果蝇为1/4,红眼雌果蝇为1/2。据此可以判断的是(  )
A.眼色中红眼性状为显性性状
B.眼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眼色性状和性别间自由组合
D.F2雌性的眼色基因型为杂合子
答案 A 
2.(2023广东一模,5)如图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简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Ⅲ是非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X、Y染色体联会行为
B.若等位基因位于Ⅰ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联
C.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Ⅲ区段
D.若基因E、e位于Ⅰ区段,则种群中相关的基因型有7种
答案 D 
3.(2024届韶关北江中学一模,10)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了系列的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是该杂交实验的部分过程,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图中过程为演绎推理
B.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眼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F2中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红眼果蝇的比例为3/4
D.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实验结果可验证摩尔根的假说
答案 D 
4.(2024届广东摸底,13)鸡是ZW型的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母鸡性反转为公鸡,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不变。一只芦花性反转公鸡与一只非芦花母鸡交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鸡性染色体组成都为ZZ
B.后代母鸡均为芦花
C.后代公鸡均为非芦花
D.后代非芦花母鸡∶芦花公鸡=1∶1
答案 D 
5.(新思维)(2024届河源开学联考,16)某二倍体植物为雌雄异株的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D/d控制,且群体中存在配子致死的情况。某同学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群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B.实验②F1雄株的表型全为宽叶
C.实验①亲本宽叶雌性个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1/3
D.自然状态下,该植物种群中D基因频率会降低
答案 C 
6.(新情境)(2024届广东摸底,12)一对夫妇中丈夫患某种遗传病,妻子正常,生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现在妻子又怀有双胞胎,医生建议对这对夫妇及双胞胎进行产前诊断。医生分别用相应的显性和隐性基因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如图为诊断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同一类型
B.该病患病概率在男女中大致相同
C.个体1和个体2的性别应该相同
D.患该病的女儿与正常男性结婚生儿子患病率低
答案 A 
7.(2023湖南师大附中一模,5)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发现致病基因d有两种突变形式,记作dA与dB。Ⅱ1还患有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不考虑新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Ⅱ1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Ⅰ1减数分裂Ⅰ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不分离
B.Ⅱ2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子女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2
C.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有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不患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8.(2023惠州惠东二模,20)人类遗传性皮肤病有近500多种,有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的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1)若要调查人类遗传性皮肤病的遗传方式,应选择     (填“数量足够大的人群随机”或“患者家族”)进行调查。
(2)甲类遗传性皮肤病由一对等位基因TD、TH控制,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1,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家族中的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条带表示如图2,据此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Ⅲ-8的基因型是     。推测Ⅰ-2个体会出现  种条带,理由是   。
(3)乙类遗传性皮肤病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两对基因中至少含有2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患者,而且随显性基因的增多,分别表现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种病症。轻症患者的基因型为          ,若两个基因型均为AaBb的个体婚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答案 (1)患者家族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XTDY 2(或两) Ⅱ-5个体是杂合子,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2,则Ⅰ-2个体一定是杂合子,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含有不同的碱基序列 (3)AaBb或AAbb或aaBB 重症∶中症∶轻症∶无症状=1∶4∶6∶5
限时拔高练2               
一、选择题
1.(2024届广东四校二联,4)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观察到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的静态结构
B.萨顿通过显微镜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推论
C.摩尔根利用F1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验证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假说
D.卡尔文与鲁宾和卡门分别利用同位素的不同性质对光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化进行研究
答案 C 
2.(2023广州黄埔三模,14)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2021年,经国家的积极努力,其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由70万元/针降价至约3万元/针,并纳入医保目录。如图为某家庭中的SMA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患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B.Ⅱ-2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3
C.推测Ⅲ-1患病的概率是1/303
D.可通过产前B超检查诊断Ⅲ-1是否患病
答案 C 
3.(2024届广东六校一联,16)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R、r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残翅和长翅由C、c基因控制,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灰体和黑檀体分别由H、h基因控制,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甲,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灰体红眼长翅果蝇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性状 F1表型 F1数量(只)
眼色 红眼 520
白眼 528
翅型 残翅 262
长翅 786
体色 灰体 517
黑檀体 531
A.果蝇甲翅型与果蝇乙相同
B.果蝇甲的体色与果蝇乙不相同
C.果蝇甲的基因型是CchhXrXr
D.果蝇乙灰体红眼长翅为杂合体
答案 C 
4.(2023汕头质检,7)1983年美国牧羊人在羊群中筛选种羊时,发现有的公羊拥有无与伦比的大屁股(大臀),这些羊臀部及后腿中肌肉含量显著增多,且脂肪含量减少。研究发现,大臀相对于野生型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某大臀公羊与多只野生型母羊交配生了多只小羊,F1中公羊都表现为大臀,母羊都表现为野生型。下列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不可能成立的是(  )
A.T/t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B.T/t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C.T/t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T的表达与雄性激素有关
答案 B 
5.(新情境)(2024届广东大联考,8)实验小组欲利用性反转实验研究某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还是ZW型,其原理是甲基睾丸酮(MT)能诱导雌性鱼性反转为雄性鱼,但不改变性染色体组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染色体组成为YY或WW的个体无法存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雌性仔鱼性成熟雄性×普通雌性子代群体
A.①处投喂的是普通饲料,②处投喂的是MT饲料
B.该鱼的性别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不受环境影响
C.若子代群体中雌性∶雄性=1∶1,则该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D.若子代群体中全部为雌性,则该鱼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答案 D 
6.(2024届潮州松昌中学开学考,8)经国家的积极努力,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效药于2021年纳入医保目录。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是SMN1基因发生部分碱基缺失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等。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产前诊断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孕期可通过产前B超检查胎儿是否患SMA
B.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若第一个儿子为SMA患儿,则再次生下SMA儿子的概率为1/4
C.SMN1基因突变,将引起表达产物中氨基酸数量减少,蛋白质空间结构异常而致病
D.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可在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学诊断,可帮助双方均为携带者的夫妻生下健康宝宝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2024届潮州松昌中学期中,24)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科学家偶然在一群红眼昆虫中发现了一只紫眼雄虫,红眼雌虫和紫眼雄虫杂交所得F1中雌虫都为紫眼,雄虫都为红眼,已知控制该昆虫眼色的基因(R、r)只位于X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昆虫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该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      。
(2)眼色性状中    (填“红眼”或“紫眼”)是显性性状。
(3)利用现有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纯种紫眼雌虫,实验思路是                      。
(4)雄虫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昆虫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虫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该种昆虫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
①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有         。F1的表型及比例为            。
②若F1随机交配获得F2,不考虑变异,则F2中不含s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 (1)伴性遗传 (2)紫眼 (3)用F1中的紫眼雌虫和亲本的紫眼雄虫杂交得F2,F2的雌虫单只饲养并分别与红眼雄虫进行测交,若后代不出现红眼昆虫,则此雌虫为纯种紫眼雌虫 (4)①XMs、Xm、Ms、m或XMY、MY、Xm、m 雄性灰色∶雌性黑色=2∶1  ②3/7
考法综合练               
1.(新思维)(2023广东二模,7)如图1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科研人员提取了四名成员的DNA,用PCR扩增了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并对产物酶切后进行电泳(正常基因含有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突变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的片段中
C.Ⅱ-1和Ⅱ-2所生孩子,正常的概率是2/3
D.如果用PCR扩增Ⅱ-2与此基因相关的片段,酶切后电泳将产生三种条带
答案 C 
2.(2024届广东部分学校联考,16)三黄鸡(2n=78,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因黄羽、黄喙、黄脚得名,是我国著名的土鸡之一。其鸡爪有无螺纹、鸡毛颜色金黄与黄中带褐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B/b、D/d基因控制,现将金黄色有螺纹的三黄鸡公鸡和母鸡杂交,F1的表型及数量如表。
金黄色 有螺纹 金黄色 无螺纹 黄中带褐 色有螺纹 黄中带褐 色无螺纹
公鸡(只) 152 0 51 0
母鸡(只) 75 78 25 26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三黄鸡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40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
B.控制鸡爪有无螺纹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F1中金黄色有螺纹公鸡的基因型有四种,其中杂合子占5/6
D.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可根据鸡爪有无螺纹来判断性别
答案 D 
3.(2023广东六校五联,16)亨廷顿舞蹈症(HD)是由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IT15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某HD家系所有成员目前的表型如系谱图所示,各成员相关基因CAG重复序列经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图分析可知,亨廷顿舞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T15基因中CAG重复次数越多,染色体重复片段就越多,个体也越容易发病
C.与正常基因相比,患者体内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中嘌呤的比例不变
D.与Ⅰ1相比,Ⅱ1暂未患病,表明是否发病可能与年龄有关
答案 B 
4.(新考法)(2024届湖北荆州起点联考,18)某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白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也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亲本和F1组成的群体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不可能是(  )
A.1/6  B.1/2  C.2/3  D.5/6
答案 A 
5.(新考法)(2024届安徽摸底联考,6)如图所示系谱图为一种昆虫眼睛性状的传递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Ⅳ-1的表型可用来证明融合遗传
B.这种昆虫眼睛性状中,红眼和眼睛缺失是显性性状,橙眼是隐性性状
C.至少有两对非等位基因决定眼睛的这些性状
D.红眼昆虫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眼睛缺失昆虫都是纯合子
答案 D 
6.(2024届湛江一中开学考,1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回答下列问题:
(1)某一果蝇种群中,等位基因D与d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E与e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就这两对等位基因而言,在该果蝇群体中雄果蝇最多有    种基因型。
(2)研究发现,果蝇种群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雌性;XXX和YO的果蝇无法存活;XXY的果蝇可以存活,且其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配对的那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最终可形成含1条或2条性染色体的配子。红眼雌果蝇(XRXRY)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分别有           ,该果蝇与正常的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3)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能存活,且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红眼果蝇M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        ,表明果蝇M的4种突变性状    (填“能”或“不能”)稳定遗传。
(4)灰体果蝇中出现了黑体果蝇,已知果蝇的黑体是一种隐性突变性状,黑体基因不在Ⅱ号和Ⅳ号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灰体和黑体雌雄果蝇,请设计实验尝试判断黑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结果分析。
实验思路: 。
结果分析:
 。
答案 (1)12 (2)XR、XRY、XRXR、Y XRXr、XRXrY、XRXRY (3)AaCcSsTt 能 (4)将黑体雌性果蝇与灰体雄性果蝇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型 若后代雄性全是黑体,雌性都是灰体,则黑体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无论雌雄都是灰体,则黑体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