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安溪蓝溪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4 20:2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历史背景: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工商市民阶层兴起。 政治:专制统治加强,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思想:理学和八股取士,思想陈腐守旧。 一甲:进士及第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八股取士 范围:四书五经。
观点:程朱理学。
形式:八股文。一、历史背景: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工商市民阶层兴起。 政治:专制统治加强,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思想:理学和八股取士,思想陈腐守旧。 经济:批判重农抑商。
倡导工商皆本。
政治:批判君主专制。
鼓吹早期民主。
思想:批判理学八股。
主张经世致用。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的绝对权威。 反对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发展。 否定“天理”的存在,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异端 凡千古相传之善
恶无不颠倒易位《焚书》《藏书》三: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 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批判宋明理学。 强调“理在气中”。
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颠覆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础。 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反对“存
天理,灭人欲”。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船山遗书》 2、黄宗羲 反对君主专制,鼓吹早期民主。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皇帝乃“天下之大害者”。
君臣乃“师友”关系,否定论理纲常。
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3、顾炎武 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君主批判 观点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区分“亡国”与“亡天下”的内涵。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监督机构影响 冲击君主专制制度,带有民主色彩。
对后世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供我一人之淫乐”。黄顾经世致用 观点 反对八股取士,主张务实、学以致用。 致力社会变革,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 考证古代典籍,发挥自己见解。影响 开务实、考据之新学风。“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明主治吏,不治民”四、对明清进步思潮的认识 2、地位: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理学仍占统治地
位。原因: 1、误区:是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带有一定的
民主色彩,但本质上还没有跳出儒学的范畴 经济:资萌芽发展缓慢,未形成资产阶级。 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思想: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3、影响:
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
工商阶层兴起的思想反映,冲击了重农
抑商的传统思想。
政治:君主批判和早期民主思想冲击了君主专
制,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思想启蒙作用
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对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也产生影响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
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
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统治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时期 孔子 “仁” 、“礼”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 孟子发展“仁政”学说;荀子:礼法并施3、重创:秦朝 “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4、主导:西汉(武帝)董仲舒“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6、融合:唐宋时期 三教开始走向融合。7、新发展:宋明时期 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8、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解析与探究材料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管子·牧民》材料二:有社覆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已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已用,不为已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材料三:食者,民主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淮南于·主术训》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何异同?回答:不同之处: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抨击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赋予人民言论自由和一定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民主的思想。古代民本思想是“为民作主”。相同点:都认为人民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础,统治者要重民、爱民、以民为本。课堂练习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
2、李贽提出人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追求个
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战?
A、发明本心 B、存天理、灭人欲
C、格物致知 D、心即理也
3、唐甄认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为贼也”。
与这种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DBB4、明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主要包括
(1)批判宋明理学 (2)批判君主专制
(3)批判重农抑商 (4)批判八股取士
A (1)(2)(3) B (2)(3)(4) C (2)(4) D (1)(2)(3)(4)
5、《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阶级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本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DB6、提出人类万物源于阴阳的是
A、二程 B、陆九渊 C、王守仁 D、李贽
7、黄宗羲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是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
B、君主专制制度
C、商品经济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
8、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为限制君权,提出了许
多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
A、否定君主制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行三权分立
D、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DBD9、针对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
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状况,黄宗羲等主张
A、经世致用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工商皆本 D、言论自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