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17课《跳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跳水》是部编教材第十册第六单元一篇精读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发生在一艘大船上的故事。船长在危急关头,用开枪的办法强迫孩子跳到海里,使孩子绝处逢生。构思新奇,险象环生,高潮部分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就在孩子得救,我们释怀放松的同时,也进入了深深的思考。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张弛有力,学生爱读。事件的发展过程学生也能够读明白,但事件中情节间的内在联系,船长不同于其他人的沉着镇定、机智果断,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理解,同时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求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找想象点,抓重点词语、句段等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通过关联猴子的举动与孩子的心情变化,明白水手的几次“笑”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推波助澜的作用。
聚焦“船长的办法好”这一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提取,推测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聚焦“船长的办法好”这一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提取,推测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板块一:从“人物”入手,回顾故事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小说《跳水》,老师想来考考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敢挑战吗?
(1)这个故事先后出现了哪些人物?
(2)听写一组词:放肆、取乐、瞄准、横木。
2.抽一名学生上台听写。
(1)师:每个人物后边有一个括号,你要思考,这个词语应该写在哪个角色的后边?
(2)师:先看看她写对了吗?把掌声送给他。请问,为什么你要把这些词语对应到这些角色的后边?
师小结:这些人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人物之间的联系就叫情节。
【设计意图:遵循文体特点,从人物入手,让学生两次回顾文本。第一次说出故事先后出现的人物,第二次听写词语,理清人物关系,说明原因时就在引导孩子简单说说这个故事,厘清故事的脉络。为下面理解人物形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板块二:从“情节”出发,体会孩子内心变化
1.在这些情节中,读到哪一幕最让你揪心呢?
生:孩子遇险。
师:为什么这个情节让你最揪心?
生:因为看到孩子爬上了最高的横木,随时都可能掉下来,我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
师:这个情节在课文的拿个段落?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出让你感受到孩子身陷险境的词句。
3.交流感受
生:“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就是放开了维系生命的绳索。
生:“摇摇晃晃”感受到孩子当时的动作极其不稳。
生:“只要……就……”只要有一点差池,孩子就性命难保了。
(PPT资料补充,理解环游世界的帆船桅杆的高度。)
4.师:是谁把孩子一步步“推向”险境的?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2)小组讨论:谁把孩子“推向”险境的?从文中划出相应语句支撑本组观点。
(3)提取关键词,填写学习单。
是谁把孩子一步步“推向”险境的? 陈述理由
理由1:
理由2:
理由3:
5.小组汇报
预设(1)生:猴子的放肆,挑逗孩子,惹得孩子非常生气。
师:猴子一次次的挑逗孩子,孩子在想些什么?
预设(2)生:水手三次笑,让孩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孩子才冲动地爬上了最高的桅杆。
师:水手笑,怎么就把孩子推向险境了呢?第一次水手们“哈哈大笑”,孩子呢?
生:他也笑得很开心。
师:此时他们都在笑谁啊?
生:猴子
师:接下来第二次的大笑起来,孩子的表现是?
生:只有那个孩子苦笑不得。
师:从“只有”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生:看出其他人都在笑,只有孩子觉得很尴尬。
师:这时船长的笑,仅仅在笑猴子吗?
生:在笑猴子和孩子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三次笑,“水手笑得更欢了”,孩子呢?
生: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师:此时孩子内心在想什么?
预设(3)生:孩子冲动,被自己的情绪推上去的。
6.师:有水手的笑,猴子的逗,孩子的气,才一步步把孩子推向了险境,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一起再来读孩子陷入险境的这段话。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设计意图:思维过程原本是看不见的,文中的孩子、猴子、水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想法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引导学生从人物外在表现去推测他们的思维,从而读懂人物,为后文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作好了铺垫。】
板块三:从“结果”推测,感受船长思维过程
师: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
生:船长
我们一起配合着读船长逼孩子跳水的段落。(学生读红色的部分)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同学们,船长从船舱里出来,他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生:看到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用枪瞄准儿子,向儿子喊道。
师:看到儿子在最高的横木上,这时父亲会想些什么?
生:父亲非常的生气,又很担心。儿子怎么那么调皮啊,爬那么高,不知道危险吗!
师:这时父亲喊道,读——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师:他还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生: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又喊。
师:看到儿子摇摇晃晃的,父亲又会想些什么?
师:“又喊”可以想到此时父亲内心在想什么?
生:儿子再不跳就危险了,他怎么听不到我的话呢!
师:所以父亲又喊,读——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师:船长想用什么办法救儿子?
生:枪逼儿子跳水
4.同学们,从“立刻瞄准”说明船长做出的决定在一瞬间,难道这是船长随便做的决定?
生:不是
5.师:肯定不是,这是他的儿子,他比任何人都要担心。他是经过短暂但很慎重的思考。小组讨论:联系上下文,说说船长在这一瞬间可能想到些什么?同学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工作经验、人与人的关系等角度来推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同桌再次把船长看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做法,同桌两个说一说。
(4)抽1名学生完整的说船长做出决定思考的过程。
6.同学们,船长综合了各种条件,最终让儿子选择跳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生:这个办法最快,安全系数最高……
7.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8. 这篇小说是俄国大作家的作品,可是为什么他把主要角色放在最后才出场呢?
生:高潮部分才出场,让我们读者印象深刻,而前面所有的情节都是为船长的出现作铺垫。
师小结:在小说中,有时最短的文字里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最大的。所以,读小说要读进去,要关联前后环境、情节,去经历和体会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思维过程。
【设计意图:本文用极简的笔墨描写船长的语言动作。因此,要想深入了解船长这一人物形象,除了仅有的语言动作以外,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抓住“立即瞄准”这个关键点,也就是他在一瞬间的想法,很好地体会了船长的品质,凸显出了作者写法的高超,也让“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语文要素落地。】
板块四:总结学法,延伸阅读
1.师总结:文中没有一个“险”字,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对关键人物船长的描写,寥寥数语,却刻画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回家后,大家可以抓住故事情节,把这个经典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读读《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继续感受名家的魅力!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只有放到丰富的课外阅读中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转变成学生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孩子(横木)
逗 追
猴子(放肆) 救 跳
笑 水手(取乐) 船长(瞄准)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