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舌尖上的地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一12小题。(12分)
文本一
口味中的地理一东辣西酸,南甜北咸
①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
们口味的选择,造成了中国“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口味差异。
②四川气候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雪,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川菜中常见的辣椒种类
可多达20种,且每种辣椒的辣度较高,可谓“无爆辣不狂欢”。四川地处盆地,潮湿多雾,一
年四季少见太阳,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
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一旦摄入,辣椒就成了体内的一
枚微型火炉,使汗液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缓解潮湿带来的不适。重麻重辣的口味使川菜成为
传播度最高的菜系。湘菜也喜辣,但与川菜不同的是,湖南地势比四川平坦,气候相对温和,
所以湘菜的麻度和辣度都略小于川菜。
③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山西省居民的食物中钙的含量较多。通过饮食,易
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
食物有利于动员骨骼中沉积的钙和减少结石等疾病。此外西部人喜欢吃硬的食物,易形成
消化不良,所以爱吃酸有助消化。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④我国北部气候寒冷,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北
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此外,北方天气
干燥,易出汗,电解质损失多,人体内缺少电解质,就会“口无味,体无力”,因此菜肴多偏咸。
被称作“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就重用料调味,凸显咸鲜口味。南方则多雨,光热条件好,四
季常青,物产富饶。据粗略估计,粤菜的用料达数千种。但粤菜配料不杂,调料是为调出主
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广东还盛产甘蔗,广东人自然也就养成了做菜加糖的习惯,
使得粤莱菜肴清甜可口,脆爽鲜嫩。
⑤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上广等一线都市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多种莱系的聚集于经济发
达地区,对地区饮食文化的交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节选自《中国食物与营养》,有删改)
文本二
①为什么八大菜系形成区域均在我国东南部而非西北部?
②从气候角度来看,八大菜系分布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东部季风气候区
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均温一般高于22℃,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一15℃之
间,年降水量在150一1000m以上,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水热条件配合好。一方面这
些地区土地的年产量高,食物食材产量大且来源丰富。另一方面,这也为多种食材的生长提
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为食物的制作与储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广大西北、青藏及
北方地区由于热量及降水的限制而食材相对缺乏且种类少,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菜系文化。
③同时,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多为丘陵山地而非平原地区,原因山地丘陵地区有一定的海
拔高度,坡向存在阳坡与阴坡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有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条件的
差异,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0.51℃,≥10℃积温减少170℃,生长期减少
4一6天,降水量也在一定高度内呈递减趋势。使得山地出现河谷热、丘陵暖、山区凉、高山
带语文第四页(共六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