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专题《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专题《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6 09: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1、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
2、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
3、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作者介绍4、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被称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去世,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 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题解: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这个典故,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 …”是铭文的起句,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痕迹犹在 。 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希腊人在此立碑纪念,铭文“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 小说已此为题,在这里暗示了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揭示了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一、整体感知: 根据小说的三要素,确定:
1、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环境)
2、主人公谁(人物)
3、我一直在思考着什么问题?(情节)时间:盟军已经攻 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1)这里是不是自己的母校;(2)自己到底受了什么伤 。复述故事情节(从学生和士兵两个角度):

“我”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回到母校的?(在文中找出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我是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被抬进医院的。“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
①现在是不是在母校??

②到底受了什么伤? “我”对母校的确认,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的证据,但都被“我”一一“否定”,最终是缘“我”在三个月前用六种字体书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才得到真正确认。
1、美术教室的布置
2、香蕉上的“多哥万岁”
3、门上的十字架
我的手迹!看到“我的手迹”,“我”为什么“震撼”“惊恐万状”“心剧烈跳动”? 仅仅三个月,自己曾经生活学习八年的学校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自己的伤势严重得让自己难以回忆从前,可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何等触目惊心,更可见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何等触目惊心。 为什么小说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进行描述?(找出这样的描述)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被放在自己曾经接受过军国主义教育的美术教室,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对艺术的摧残。同时,对我最终醒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文本研读——环境描写:(一) 讨论1、我是怎样走向战场的?是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P47 对炮火的赞美,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二、P47 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
三、P43---P46 对城市火光、浓烟充满敬慕
是主动去的,从“我”的战争感受可以看出来:2、小说中的“我”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且“失足”、“失手”,几乎“失身”。 那么,“我”对自己参加的战争是如何认识的?在轰鸣的炮声中,“多出色的炮队啊!”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自己是为国捐躯,将青史留名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3、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 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 残酷的现实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摧垮人类 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牛奶”成为和平的代名词。无限伤感与悔恨,向往平静的生活。
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 “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探究释疑“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 ? 那黑板上的手迹、那彻底的疼痛让“我”顿悟 ? (三)合作探究:“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他幼稚、无知,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我”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
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行军事训练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出现了战争狂热和平的祈祷: 今天,现在,枪声还在不断从叙利亚、从加沙、从世界的不同角落传来。
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拓展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膝下跪,并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消息一: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这是一个心胸坦荡的民族! 这是一个从不逃避历史,勇敢承担责任的民族! 他们曾经犯过错误。 但是今天,他们的每一届政府都不厌其烦的向全世界真诚道歉!他们本国的法庭和警察帮着别的国家的人逮捕和审判本国的战犯!他们对每个受到他们伤害过的人都给予真诚的道歉和补偿! 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教育自己民族的后代:“我们日尔曼民族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我们曾经对别的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我们每个德国人都要对过去的行为负责。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不让历史重演。 消息二:
每年8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风潮。
这是一个卑劣的民族! 这是一个狭隘无耻的民族! 这是一个逃避过去,拒绝承担责任的民族!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但是他们直到今天依然拒绝承认他们错了! 他们的每一届下政府都把他们本国的战犯说成“英雄”,把侵略别的国家说成是“进入”,他们把屠杀别的国家的人民的历史说成是捏造的! 他们的国家的法庭和警察全力以赴保护自己国家的战犯,拒绝为受到过使我们伤害的国这的人民提供补偿! 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对自己的民族的后代说:“别的国家那样谴责我们的过去是因为嫉妒我们现在的成就!我们没必要没完没了的道歉。” 跪着的日尔曼人

站着的日本人
高贵
比较阅读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主题比较: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中的“我”受了欺骗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 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 《流》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 相比较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索科洛夫要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二、人物命运比较 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 索科洛夫是悲伤的, 《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的作用, 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三、表达形式比较 虽然都用了第一人称“自白”的形式,但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本文“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而且构思巧妙,反战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和平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二战各国死亡人数约5265万,其中军队1473万。
一战累计死亡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O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呼唤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