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05 15: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第7课 启蒙运动 学案
【课程标准】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考试说明】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梳理】
1、经济: 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阶级:新兴 阶级力量壮大
兴起的原因 3、科学: 科学的发展,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4、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1、进程:英国(兴起)→ (高潮)→世界(进一步发展)
兴起的概况 2、核心(旗帜): (含义: )
3、斗争矛头: 和天主教会
法国伏尔泰 主要思想:①猛烈抨击 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制;
③提倡“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④法律应以 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影响: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
代表作:
主要思想: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制
法国孟德斯鸠 ②提出 学说,权力彼此制衡;
③法律不能违背人的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影响: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
启蒙思想家 主要思想:①“天赋人权”、“ ”和社会契约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 ;(不反私有)
的主要观点 法国卢梭 影响: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代表作:
主要思想: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 和理性判断;②强调人的重要性,
德国康德 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④自由也要自律,自由平等只能在 之内。
影响:是近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代表作:
启蒙运动的 1、性质: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社会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 ,冲击着欧洲的 ;
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 思想;
3、对世界的影响:①极大了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 的斗争;(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 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探究】
1.启蒙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启蒙运动的突出特点
2.理解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
3.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类别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背景
中心
内容
影响
【示范题】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的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潮流各自具有怎么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
(3)三次思想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的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3)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发动。
一、选择题
1 .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批判神权统治
3.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4.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②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③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 ④它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5.观察下图,这幅漫画的主题是(  )
A.宣扬“理性”,反对君主专制 
B.痛斥资本主义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
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6.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会形式,主要因为( )
A.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天主教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C.天主教会垄断文化 D.天主教会采取各种手段敛财
7.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B.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C.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D.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认识
8.(2010·上海卷)“……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9.(2010·天津卷)“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10.(2010·山东卷)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11.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12.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B.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C.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D.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13.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14.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15.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②人民有选举和推翻政府的权力 ③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背离和否定 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⑴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6分)
⑵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2分)
⑶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4分)
启蒙运动【答案解析】
1.A 2.C 3.C 4.B 5.A 6.A 7.C 8.C 9.A 10.C 11.D 12.D 13.C 14.C 15.D
16.答案 (1)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社会契约论。(2分)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时代背景: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或专制统治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2)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认为儒学可以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武器。局限:没有认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没有认识到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区别。
(3)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