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毛虫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小毛虫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7 15:2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毛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生字,并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毛虫的变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小毛虫尽心竭力、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难点: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与努力,以及最终化茧成蝶的奇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讲述昆虫王国的故事,引出课题《小毛虫》。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一个神奇的昆虫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每一种昆虫都有它独特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其中一个小小成员——《小毛虫》的故事。你们知道吗,小毛虫最终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兴奋地)蝴蝶!
老师:没错!那大家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吗?
学生1:我知道,蝴蝶是从毛毛虫变来的。
学生2:毛毛虫会先变成蛹,然后再变成蝴蝶。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蝴蝶的成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小毛虫》这篇课文,看看小毛虫是如何一步步蜕变成蝴蝶的。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和断句。
3.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小毛虫的成长历程。
老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老师:好,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朗读情况。
(老师随机点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并纠正发音和断句)
老师:接下来,请大家试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3:课文主要讲了小毛虫从丑陋的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的过程。
4.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在小毛虫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同桌之间来说一说。
交流汇报。
预设:小毛虫很笨拙,爬得很慢,后来它给自己编织了茧屋,再后来它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5.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学生认读并理解意思。
昆虫 可怜 挪动 仿佛 任何 挣脱 尽管、尽心竭力
纺织 规律 等待 愉快 绒毛 怎样 打量、时辰
(出示:给每个词语标注上拼音,学生各自拼读)
(2)小组合作,借助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学习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抽取卡片,组员轮流认读。
组长及时订正小组同学的错误。
比比看,哪个小组组织得最有序,最高效。
(3)重点指导“怜、竭”等字的读音和书写。
老师:请大家看我手中的卡片,我们一起来认读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老师逐一展示生字新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理解意思)
老师:这里有几个字需要特别注意,“怜”和“竭”的读音和书写。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怜”是“lián”,“竭”是“jié”。
(学生跟读)
(4)通过组词或结合语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辨析多音字。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小组合作探究: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句子并画上横线。
2.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它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小毛虫尽心竭力、不断努力的精神。
预设:
小组代表:我们找到了这些句子,“它费力地挪动身体,但终于爬到了大树上。”“它开始吐出纤细的丝,开始把自己包裹在温暖的茧屋里。”还有“最终,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抖动着翅膀飞了起来。”
老师:很好,你们找得很准确。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努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呢?
学生4:我觉得这是一只勇敢的小毛虫,因为它不怕困难,一直努力向前。
学生5:我觉得它很有毅力,因为它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
老师:没错,这只小毛虫确实展现出了勇敢和毅力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它尽心竭力、不断努力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与拓展
1.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毛虫》这篇课文,了解了小毛虫的成长历程和它所体现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够像这只小毛虫一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努力,最终化茧成蝶。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蝴蝶成长过程的资料,或者观察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成长变化。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复述小毛虫的成长过程。
2.收集关于昆虫成长变化的资料或图片,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