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年中考仿真模拟试卷(一)(武汉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4·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①我最近改变了自己关于智力的认识。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常认知,指能够从记忆中提取知识的能力;第二种是元认知,指对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调节的能力。简言之,认知重在知道,元认知重在知道是否知道。两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其实意味着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很多时候则不是。
②比如,别人向你提问题,自己知道答案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但如果有人说出答案,立刻就能知道正确还是错误。这种情况下就是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传统教育中,智力是由正常认知能力评价的,比如考场上能够写出所有知道的答案,分数很高,人们通常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高。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尽管实际生活中的他们也许和考场学霸同样聪明高效,但却不能同样容易地证明自己。
③可是,人生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系列的尝试、失败、再努力的过程,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基础。学习就是要知道原来不知道的,采取行动学会应该知道的,而这恰恰是元认知这种智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
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正是那些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人,才会做出最糟糕的决定。正常认知能力不好但元认知能力很出色的人,实际上蕴藏很大潜力。他们可能在学校表现平平,但面对挑战的时候,因为知晓自己的能力,所以会采取最佳措施。初看上去这样的人可能不够聪明,但因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他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学会最重要的东西。正常认知能力很好但元认知能力差的人却恰好相反。年轻时因为考场发挥出色常常得高分所以被认为有天赋,不幸的是元认知不够好。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知道,骄傲自大不肯虚心学习,不了解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看不起认知能力较低的人,最终不知不觉落在他人的后面,还不知道真正原因所在,煞是可悲。
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又如何把两者区别开来?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而我们又很容易满足于有限的认知,将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求知欲。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⑥最重要的智力是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是走向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可对于聪明人来说,这是最难学会的一课。我们已经习惯于正确,认为犯错误是可耻的,常因为看上去犯傻、掉价、没面子就拒绝承认自己的不知。这样的虚荣矫饰才是重大的弱点,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消除它,拥抱谦虚,才是真正智慧的标志。
(原文/沈畔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对“元认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元认知是一种了解并能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
B.元认知和正常认知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彼此分离。
C.元认知在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
D.元认知与正常认知脱离的人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
2.下列对“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
A.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元认知会让人采取行动学会原来不知道的。
B.面对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
C.解决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帮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D.遭遇挑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让人根据自己能力采取最佳措施。
3.基于对智力的新认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抱有怎样的认知态度?依据⑤⑥段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1.D
2.B
3.①要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保持求知欲,充满好奇地去了解世界。②正视、承认自己的知识缺陷,消除避免虚荣矫饰,保持谦虚。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 (2)这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人们对智力新认识应抱有的认知态度即可。
1.D: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错误。文中原话:②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
故答案为:D
2.B: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错误。文中原话: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应该是良好的元认知决定人们是否知道答案。
故答案为:B
3.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⑤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即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
⑤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即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了解世界。
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即正视自己的知识缺陷。
故答案为: ①要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保持求知欲,充满好奇地去了解世界。②正视、承认自己的知识缺陷,消除避免虚荣矫饰,保持谦虚。
(2024·昭化模拟)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亲爱的朋友们:
①我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私塾中读书,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自然,不知道爱国为何事。以后进了高等小学读书,知识渐开,渐渐懂得爱护中国的道理。一九一八年爱国运动波及到我们高小时,我们学生也开起大会来了。
②在会场中,我们几百个小学生,都怀着一肚子的愤恨,一方面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曹、章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③听讲的我们,在这位教师如此激昂慷慨的鼓动之下,哪一个不是鼓起嘴巴,睁大着眼睛——每对透亮的小眼睛,都是红红的像要冒出火来;有几个学生竟流泪哭起来了。
④从此以后,在我幼稚的脑筋中,作了不少的可笑的幻梦:我想在高小毕业后,即去投考陆军学校,以后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带几千兵或几万兵,打到日本去,踏平三岛! 我又想,在高小毕业后,就去从事实业,苦做苦积,哪怕不会积到几百万几千万的家私,一齐拿出来,练海陆军,去打东洋。
⑤随后,我到K埠读书,情形更不同了。就在我读书的教会学校里,同是教员,又同是基督信徒,照理总应该平等待遇;但西人教员,都是二三百元一月的薪水,中国教员只有几十元一月的薪水;教国文的更可怜,简直不如去讨饭,他们只有二十余元一月的薪水。
⑥在K埠所谓租界上,我们简直不能乱动一下,否则就要遭打或捉。这种现象不会有点使我难受吗?
⑦最使我难堪的,是我在上海游法国公园的那一次。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
⑧朋友,我后来听说因为许多爱国文学家著文的攻击,那块侮辱华人的牌子已经取去了。可我们要知道,无论这块牌子取去或没有取去,那些以主子自居的混蛋的洋人,以畜生看待华人的观念,是至今没有改变的。
⑨朋友,以后我还遇着不少的像这一类或者比这一类更难堪的事情,要说,几天也说不完,我也不忍多说了。总之,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
⑩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被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你们挚诚的祥松
五月二日写于囚室
4.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心路历程。
阶段 心路历程
在乡村私塾读书 ①
到高小读书时 ②
后来辗转到K 埠以及上海 ③
5.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人物描写角度)
②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炼字角度)
6.假如你的好朋友小白要把第 段作为纪念五四运动的演讲稿的一部分,请你从语气语调的演讲技巧方面给他一些建议。
7.读了这封信,你觉得作者具有怎样的精神? 请你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个与他类似人物的例子,并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4.①. 不了解反抗压迫与殖民的道理;②. 渐渐明白了爱国的道理;③. 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
5.①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青年教师在宣读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的激动与愤怒。通过对老师演说时激昂慷慨模样的描述,表现这次演讲的感染力之强,对“我”的触动之深。(意思正确即可)
②“射”指发射,射出,是个动词。 在文中写出了“华人与狗”这四个字直入眼眶的杀伤力之大,使“我”难堪、愤怒,激发了“我”对入侵者的憎恶以及深深的民族自尊心,也表达了作者对同胞被侮辱的痛心。(意思正确即可)
6.第 段,作者预言似的展现了富强中国的壮丽景象,成为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信念和梦想。如今,这信念已落地生长,正在变成现实。所以,第 段整体适合以温情、激烈、昂扬又激荡人心的祈使语气来读。其中读“……代替了……”这些排比句子就要一句比一句激昂,用比较高亢的语调来显示出作者的坚定和自豪。
7.乐观,有坚定信仰,有爱国主义精神。
我觉得《最后一次讲演》中的闻一多先生与他类似,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都有坚定的信仰,都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舍身求法,拼命硬干的“革命先烈”。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 本题考查提建议的。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1段中”我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私塾中读书,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自然,不知道爱国为何事”可概括为:不了解反抗压迫与殖民的道理;结合1段中“以后进了高等小学读书,知识渐开,渐渐懂得爱护中国的道理。一九一八年爱国运动波及到我们高小时, 我们学生也开起大会来了”可概括为:渐渐明白了爱国的道理;结合9段中“朋友,以后我还遇着不少的像这一类或者比这一类更难堪的事情,要说,几天也说不完,我也不忍多说了。总之,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蚊命!”可概括为: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
胡答案为:①. 不了解反抗压迫与殖民的道理;②. 渐渐明白了爱国的道理;③. 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
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结合“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的内容,由“脸色张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由“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引;联系上文“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青年教师在宣读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的激动与愤怒之情。同时,通过对老师演说时激昂慷慨模样的描述,表现这次演讲的感染力之强,对我”的触动之深。 ②“射”,动词,指发射,射出。结合“最使我难堪的,是我在上海游法国公园的那一次。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的内容可知,“射“字在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屈辱的牌子对我的刺激和伤害,突出了“我”当时的愤怒和屈辱感,激发了“我”对入侵者的僧恶以及深深的民族自尊心,也表达了作者对同胞被侮辱的痛心。
故答案为: ①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青年教师在宣读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的激动与愤怒。通过对老师演说时激昂慷慨模样的描述,表现这次演讲的感染力之强,对“我”的触动之深。(意思正确即可);②“射”指发射,射出,是个动词。 在文中写出了“华人与狗”这四个字直入眼眶的杀伤力之大,使“我”难堪、愤怒,激发了“我”对入侵者的憎恶以及深深的民族自尊心,也表达了作者对同胞被侮辱的痛心。(意思正确即可)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建议。本段内容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进步的未来景象,其中悲叹被欢歌所取代,贫穷被富裕所替代,疾病被康健所驱逐,愚昧被智慧所战胜,仇恨被友爱所化解,死之忧伤被生之快乐所替代,暗淡的荒地变成明媚的花园。这一未来图景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体现了对民族母亲中国的美好愿景,期待她能以最美的姿态与世界各民族平等携手。在情感上,本段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无限憧憬,同时也透露出对民族振兴的自豪和期待。通过对比的手法,强烈地展现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热切向往。这种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据此提出演讲建议即可。答案不唯一。 整体而言,该段落应以激烈、昂扬又激荡人心的祈使语气来读。这种语气既体现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民族振兴的坚定信念,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在读排比句子“…..代替了.…时,可以一句比一句激昂,用比较高亢的语调来突出作者的坚定和自豪。这些排比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富裕进步的巨大变化,因此应该读得有力而富有感染力。
故答案为: 第 段,作者预言似的展现了富强中国的壮丽景象,成为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信念和梦想。如今,这信念已落地生长,正在变成现实。所以,第 段整体适合以温情、激烈、昂扬又激荡人心的祈使语气来读。其中读“……代替了……”这些排比句子就要一句比一句激昂,用比较高亢的语调来显示出作者的坚定和自豪。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何爱的中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于1935年5月2日在狱中写下的一篇散文。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写的是他求学、被捕、囚禁中的一些见闻、一些事理、一些感悟,并对人生最后一段日子提出了假设。这篇散文主要体现方志敏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只顾到工农阶级利益,而忽视了民族利益”这一原则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加以回答,打破那些武断者诬蔑的谰言;其次是寄语后人:人一定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 结合10段中“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干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第11段中“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被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可知,作者展现出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以及深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坚信尽管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但未来必定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这种坚定的信仰和乐观的态度,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为中国的解放和进步奋斗。 在我们学讨的课文中,与作者类似的人物例子是《梅芯迪》中的外祖父。他同样且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信仰.尽管身处国他乡,但他始终心系祖国,珍视和传承中华文化。他通过教育子女,传递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他的行为和信念, 都体现出了与方志敏相似的精神风貌。外祖父和方志敏一样,都是那种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他们的坚定信仰、爱国情怀以及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
故答案为: 乐观,有坚定信仰,有爱国主义精神。
我觉得《最后一次讲演》中的闻一多先生与他类似,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都有坚定的信仰,都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舍身求法,拼命硬干的“革命先烈”。
二、名著导读
8.(2024·官渡模拟)下面是小渡关于道具的专题探究,请你参与。
理论摘录 案例探究
道具是影视场景中与人物相关的各种物体的总称,属于舞美的一部分。 道具大致分两类:陈设道具和戏用道具。前者是舞台场景布置,后者是参与表演的器具。 二者往往都能起到表现环境、营造气氛、明确社会背景等作用;或能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爱好,是刻画典型人物的造型因素。 ——《中外影视大辞典》 步骤一:道具选搭 步骤二:探究作用
作用:在观音授意下,唐僧给悟空戴上了金箍。它帮助悟空从一个任性的、贪玩的猴子转变为一个能够完成使命的英雄,是他成长的标志。
作用:花果山是悟空的“老家”,是他当“美猴王”的地方。它展现了书中最自然、自由的一面,也表现着悟空未经成长的样子。
作用:____
(1)参照案例,从以下角色与道具中任选一组搭配起来,完成探究步骤一。
角色 道具
周进、简·爱 祥子、尼摩 陈设道具:洛伍德学校、鹦鹉螺号潜艇 戏用道具:人力车、贡院号板
(2)从“理论摘录”中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相关情节完成探究步骤二。
【答案】(1)示例:人力车—祥子;贡院号板—周进;
洛伍德学校—简 爱;鹦鹉螺号—尼摩
(2)【示例1】人力车对于祥子来说就是他的梦想,祥子终其一生都在为买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经历三起三落,梦想破灭后逐渐走向堕落。这辆车承载着当时的时代境遇,也展现着祥子曾经的努力。
【示例2】尼摩船长打造了鹦鹉螺号,它是一艘装备先进的潜艇。它展现了尼摩船长作为设计者的博学,也承载着他的理想。
【示例3】简 爱在洛伍德学校遭受了诸如恶劣饮食、恶毒压迫、压抑天性等对待,也让她最终能克服困难,成为一名性格独立坚强的女性。
【示例4】周进渴望考取功名,在贡院勾起伤心事,一头撞号板上大哭,由此可见他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命运。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儒林外史》;《简·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参照案例,从以下角色与道具中任选一组搭配起来。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从“理论摘录”中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相关情节完成探究步骤二。
故答案为:(1) 示例:人力车—祥子;贡院号板—周进;
洛伍德学校—简 爱;鹦鹉螺号—尼摩
(2) 【示例1】人力车对于祥子来说就是他的梦想,祥子终其一生都在为买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经历三起三落,梦想破灭后逐渐走向堕落。这辆车承载着当时的时代境遇,也展现着祥子曾经的努力。
【示例2】尼摩船长打造了鹦鹉螺号,它是一艘装备先进的潜艇。它展现了尼摩船长作为设计者的博学,也承载着他的理想。
【示例3】简 爱在洛伍德学校遭受了诸如恶劣饮食、恶毒压迫、压抑天性等对待,也让她最终能克服困难,成为一名性格独立坚强的女性。
【示例4】周进渴望考取功名,在贡院勾起伤心事,一头撞号板上大哭,由此可见他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命运。
【点评】(1)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三、诗歌鉴赏
9.(2021·沈阳一模)阅读两首诗,完成下面题。
(甲)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乙)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释)①莫愁:传说中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②梁广:古代画家,著画海棠。
下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B.(乙)诗作者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妖娆的丰姿神采,把盛开怒放的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
C.两诗的最后都直抒胸臆,无论是“东向看”还是“看不足”,诗人都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D.两首诗使用的写作手法各不相同,(甲)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以哀景写哀情,(乙)诗颈联使用侧面描写烘托海棠的风韵。
【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B.“盛开怒放”有错。从“欲开时”可知,应是欲开的花苞,而非“盛开怒放”的花朵。
故答案为:B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判断。
四、文言文阅读
(2024·苍溪模拟)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材料二: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①。’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②。’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③,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④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⑤,皋如也,巅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 死乎! 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节选自《荀子·大略》)
【注】①恪:恭敬,谨慎。②永锡尔类:神灵会永远赐给你福气。③刑于寡妻:给妻子做出典范。刑,典范。寡妻,指嫡妻。④索绹:制绳索。⑤圹:坟墓。
10.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B.死而后已(已:已经)
C.愿息事君(事:侍奉)
D.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1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选贤与能
B.博学而笃志 舍生而取义者也
C.赐倦于学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事君焉可息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2.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B.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C.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D.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然则赐无息者乎?
14.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答案】10.B
11.D
12.A
13.①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意思正确即可)
②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没有可休息的地方了吗?(意思正确即可)
14.①学习应及时温习,强化理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常温习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新的收获。 ②学习应坚定志向,不轻言放弃。 “博学而笃志”,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否则“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难以成为“君子”。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材料二:子贡问孔子说:“我对学习感到厌倦了,希望停止学习去侍奉君主。”孔子说:“《诗经》上说:‘早晚温和又恭敬,做事认真又谨慎。’侍奉君主不容易,侍奉君主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侍奉父母。”孔子说:“《诗经》上说:‘孝子之孝无穷尽,上天才会赐福你。’侍奉父母不容易,侍奉父母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娶妻生子。”孔子说:“《诗经》上说:‘先给妻子作榜样,然后影响到兄弟,以此治理家和邦。’养育妻儿不容易,养育妻儿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结交朋友。”孔子说:“《诗经》上说:‘朋友之间要相互辅助,相助才能仪表威严。’和朋友在一起不容易,在朋友那里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种田。”孔子说:“《诗经》上说:‘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搓绳要搓好,急忙登屋修屋顶,又要开始播种了。’种田不容易,种田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就永远没有停止学习的时候了吗?”孔子说:“远望那个坟墓,高高的样子,山顶般的样子,鼎鬲似的样子,看到这个你就知道可以停止学习的时间了。”子贡说:“死亡的意义可真伟大啊!君子停止学习了,小人也就完结了。”
10.ACD.正确;
B.有误,已,停止。
故答案为:B
11.A.不同,和/同“举”,推举;
B.不同,表并列/表顺承;
C.不同,对于/给;
D.正确。
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白天割茅草,晚上把绳搓,赶快修屋子,又要开始去播谷。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重点词:罔,迷惑。殆,危险。②重点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息,停止。
故答案为: ①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意思正确即可)②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没有可休息的地方了吗?(意思正确即可)
1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曾子都非常重视学习和思考。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还要边学边思考,否则就会感到迷惑和危险。曾子则强调要广泛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以及对待朋友要有威仪。从材料二中,孔子告诉子贡,无论是在事君、事亲、夫妻、交友还是农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努力,不能停止学习。最后,孔子指出,死亡是人们最终的休息之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终点。无论是学习知识、技能,还是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思考。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在学习和思考中不断进步。学习要有目标,要有志向。曾子提到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下去。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无论是事君、事亲、夫妻、交友还是农耕,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用心去经营。
故答案为:①学习应及时温习,强化理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常温习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新的收获。 ②学习应坚定志向,不轻言放弃。 “博学而笃志”,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否则“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难以成为“君子”。
五、综合性学习
(2024·广水模拟)毕业在即,骊歌响起。为铭记随之而去的初中生活,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5.小林和小华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田汉的《毕业歌》歌词。他们对朗诵进行了如下设计,请选出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节选自《毕业歌》
A.小林认为朗诵首先要读准字音,他查词典后在“芬芳”“栋梁”两个词语上分别注上拼音“fēn fāng”“dòng liáng”。
B.小华想读出青年的责任担当,他这样处理重音: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C.小林希望读出青年的爱国激情,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代表连):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D.小华认为歌词独具魅力,朗诵时应该配上曲调昂扬奋发、节奏明快有力的背景音乐,这样更能诵出振奋人心的力量。
16.班级打算制作一本班史留作纪念,请你为班史设计一个封面。
设计阐述:
班史是关于班级及其成员的成长史,是将班级成员的活动、感悟、思想等用文字、图片、影像、数据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
17.请将A“谱写多彩人生”和B“描绘缤纷世界”还原到对联中,然后推荐给班委会,印在班史封底(通常位于书籍的最后一页)。(只填写序号)
青春似画, ;
岁月如歌, 。
18.“信息资料组”将黑板上方的标语“敬、净、竞,成就优秀自我”拍成了照片,准备装进班史。看着标语中的三个同音字,你想到:三年来“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 ),因为 。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与“敬、净、竞”同音的字,并在横线上写出理由。提示:理由可解释该字,也可阐述其作用。
“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 ),因为 。
19.“文字撰写组”想请班主任为班史写序言,他们拟写了邀请语,主编发现有语病,请你修改。
X老师,您好!三年时光悄然流逝,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我们编制了一本班史,想请您给我们写序言。我首当其冲的来了,希望您能给我面子。
①“首当其冲”用词不当,可改为:
②“希望您能给我面子”用语不妥,可改为:
【答案】15.B
16.封面右上方设计一轮红日,左下方设计一条弯曲的道路向右上方延伸,路上有一群奔跑的少年。红日是我们的理想,少年是我们,我们正在追逐梦想。(围绕活动主题,说明设计内容即可,可不阐述设计理念)
17.B;A
18.示例一:静;(因为)学习离不开安静的环境。示例二:劲,(因为)正是有韧劲才行走至今。示例三:镜,(因为)我们时刻在以人为镜正其身。
19.示例:毛遂自荐、一马当先、自告奋勇等。;示例:希望您能满足我们全班同学这个愿望。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活动设计;拟定标语、宣传语等;用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朗读设计。根据仿写示例,首先要了解句子的内容和情感,再仔细揣摩语气、重音、语速等读法,最后整体把握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2) 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3) 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4)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5)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5.ACD.正确;
B.有误,有助于表情达意的词语要重读,根据“青年的责任担当”提示重音应为“社会的栋梁” “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故答案为: B
16.本题考查活动设计。考虑到班史纪念册的纪念性和情感性,可选择“成长“和“团结”作为设计的主题。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能够快速传达设计理念和主题。答案不唯一。 封面以温馨的淡蓝色为背景,象征着青春与希望。中央位置,醒目的金色大字班级纪念册 我们的成长史”熠熠生辉,字体设计优雅而富有力量。右下角,绘制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代表我们班级如树苗般茁壮成长,树叶上镶嵌着每位同学的名字,寓意着我们的团结与共生。整体设计简洁而不失内涵,充满纪念意义。
故答案为: 封面右上方设计一轮红日,左下方设计一条弯曲的道路向右上方延伸,路上有一群奔跑的少年。红日是我们的理想,少年是我们,我们正在追逐梦想。(围绕活动主题,说明设计内容即可,可不阐述设计理念)
17.上联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以“青春“为比,强调青春如同一张画布,需要用画笔去描绘出一个五彩斑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下联“岁月如歌,谱写多彩人生“则以“岁月“为喻,表达人生如同一首歌,需要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挑战和成长,来谱写出一曲丰富多彩、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乐章。“界”是四声,是仄声,在上联;“生”是一声,是平声,在下联。
故答案为: B ;A
18.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解答时,应填写“敬、净、 竞”的同音字,如“静”“径”“劲”“镜”等,对词语的解释要合情理。“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镜”,因为我们时刻在以人为镜正己身。
故答案为: 示例一:静 ; (因为)学习离不开安静的环境。
示例二:劲,(因为)正是有韧劲才行走至今。
示例三:镜,(因为)我们时刻在以人为镜正其身。
19.①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结合“首当其冲:当某件事或某种情况首先发生或来临,人们首先会遭受或面临相应的冲击或挑战。通常用来形容最先受到的攻击或遭遇的灾难。毛遂自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可知,“首当其冲”用词不当,可改为:毛遂自荐。 ②本题考查语句不得体。结合“希望您能给我面子”用语不得体可填写答案。
故答案为:①示例:毛遂自荐、一马当先、自告奋勇等。②示例:希望您能满足我们全班同学这个愿望。
六、写作题
20.(2024·芙蓉模拟) 写作
芙蓉幸福中学发现不少学生对阅读名著有畏难心理,为此语文老师拟定了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写作任务单 现实问题:部分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有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阅读名著。 写作目标:激发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写作要求: 以下两种写作形式,任选一种完成:①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真实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受到启迪。 ②“一觉醒来,我竟然变成了《XXX》中的XX!(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请以此为情境,想象一个故事,让读者受到启迪。能对问题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参考例文】
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既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又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要学会热爱读书,并付诸行动,从我做起。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我今天主要想说三个方面。
首先,我要说的是,读书不能饥不择食,一定要选择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书来读。这样的书,读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大。从小学到初中,我读过的书中,既有古今中外名著,也有名人传记等,如《水浒传》《西游记》 《昆虫记》 《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读这些书,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而且在书中穿越时空,广交朋友,与他们一起成长。
其次,我要说的是,读书应有好的方法。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用于自由阅读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应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阅读效果。我喜欢在读书时做批注。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记录不懂的字词,或表达对所读内容的见解。这种方法既缩短了我与书的距离,也让我能够理解作者的心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读书有法而无定法,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我们 “进步的阶梯”。如今我们的国家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正处于读书学习的最好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把“好读书,读好书”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让读书促使我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为我们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学们,“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正值青春年少,路上春光正好,前方景色诱人。快快行动吧,拿起书本,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一觉醒来,我变成了孙悟空
月色朦胧,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突然,一阵轻风吹过,我感到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被什么东西托着,慢慢离开了地面。我惊讶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
环顾四周,我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巍峨的山峰之巅,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穿着金黄色的战袍,头上戴着紧箍咒,手中还握着一根金光闪闪的金箍棒。我愣住了,难道……我变成了孙悟空?
正当我疑惑之际,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色战袍的将军正率领着一队天兵天将朝我冲来。他们手中举着长剑和盾牌,气势汹汹,似乎要置我于死地。
我心中一惊,连忙挥舞起金箍棒,准备应战。然而,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作为孙悟空的使命——保护师父唐僧西天取经。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中的惊慌,决定用智慧和勇气来应对这场危机。
我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迅速冲向树林,利用树木的掩护,巧妙地躲过了天兵天将的追击。然后,我趁机从树林中冲出,向天兵天将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成功地击退了天兵天将。然而,我也因此耗尽了体力,倒在地上气喘吁吁。这时,我的师父唐僧走了过来,他看着我,微笑着说:“悟空,你做得很好。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冷静和勇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取经的使命。”
我听着师父的话,心中豁然开朗。我意识到,作为孙悟空,我不仅要拥有强大的武力,更要拥有智慧和勇气。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保护师父和师兄弟们,完成取经的使命。
从此以后,我变得更加勤奋和刻苦地修炼武艺和法术。同时,我也学会了用智慧和勇气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取经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和艰难险阻,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它们,最终成功地取得了真经。
通过这次奇妙的经历,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同时,我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们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和帮助。
当我再次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房间。然而,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感慨和启迪。我知道,这次奇妙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和回忆。
【知识点】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①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我们要明确作文的写作任务是针对“部分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有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阅读名著”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写作激发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意味着我们的文章需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读者认识到阅读名著的价值和乐趣。在立意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调名著的重要性:阐述名著作为文学瑰宝,对于丰富内心世界、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分享阅读体验:通过分享自己或他人的阅读体验,展现名著的魅力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畏难心理,提出一些具体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读者克服阅读障碍。
第二,构思选材。可以叙述自己如何被某部名著吸引,进而产生阅读兴趣的经历。描述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最终获得成长和收获。讲述身边人(如同学、朋友、亲人)通过阅读名著而受益的真实故事,展现名著对人生的积极影响。可以选择那些因为阅读名著而改变生活态度、提高学习成绩或增进人际关系的例子。阐述阅读名著对于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知识积累、思维训练、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畏难心理,提出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借助注释和导读等。在文章中引用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或名人对名著的评价和推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以选择那些能够激发读者兴趣的名著片段或情节进行介绍和讨论。在构思和选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真实故事,都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虚构和夸大。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文章结构要合理,逻辑要清晰,避免出现杂乱无章或前后矛盾的情况。整篇文章要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和能量,鼓励读者积极面对阅读挑战,享受阅读的乐趣。
②本题考查情景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这篇作文要求以“一觉醒来,我竟然变成了《XXX》中的XX”为情境,进行想象创作。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空间。在审题时,应抓住“一觉醒来”和“变成了某角色”这两个关键点,前者强调了变化发生的突然性和无预期性,后者则明确了作文的主题--想象自己变成了某个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立意方面,可以通过这个角色的新视角,去重新审视和理解原作中的故事,或者通过这个角色去体验一种全新的人生哲学和态度。此外,也可以借助这个角色去探讨一些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到启迪。
第二,构思选材。
选择合适的作品和角色:首先,你需要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和一个你喜欢的角色。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或者《哈利波特》中的哈利等。选择的角色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故事和传递思想。
设定故事情境:你可以设定自己一觉醒来后,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选定的角色,然后置身于该角色的世界和环境中。这种身份的转换和环境的改变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挖掘角色内涵:通过变成这个角色,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他的性格、情感和人生哲学。比如,如果你变成了孙悟空,你可能会体验到他的机智、勇敢和反叛精神,也可能会感受到他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融入现实元素:为了让故事更具现实意义和启发性,你可以尝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挑战或价值观融入到故事中。例如,你可以通过孙悟空的视角,去探讨勇气、友谊、责任等主题。
设计冲突和解决:一个好的故事往往需要有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你可以设定一些挑战或困境,然后通过角色的努力和智慧去解决它们。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还可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结尾的启示:在故事的结尾部分,你可以通过角色的反思或总结,来传递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或启示。这些启示应该与故事的主题和角色的经历紧密相连,让读者在阅读后能有所感悟和思考。
【点评】
①本题考查话题作文。根据引导语来审题立意,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从立意角度可以分正面立意、反面立意。然后进行选材构思。注意列提纲,明确整篇作文的框架,最后调动积累的好词佳句,填充内容,完成习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试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细节,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题更深刻。
②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 / 1湖北省2024年中考仿真模拟试卷(一)(武汉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4·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①我最近改变了自己关于智力的认识。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正常认知,指能够从记忆中提取知识的能力;第二种是元认知,指对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调节的能力。简言之,认知重在知道,元认知重在知道是否知道。两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其实意味着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但很多时候则不是。
②比如,别人向你提问题,自己知道答案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但如果有人说出答案,立刻就能知道正确还是错误。这种情况下就是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传统教育中,智力是由正常认知能力评价的,比如考场上能够写出所有知道的答案,分数很高,人们通常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高。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尽管实际生活中的他们也许和考场学霸同样聪明高效,但却不能同样容易地证明自己。
③可是,人生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系列的尝试、失败、再努力的过程,每一步都以前一步为基础。学习就是要知道原来不知道的,采取行动学会应该知道的,而这恰恰是元认知这种智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
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正是那些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人,才会做出最糟糕的决定。正常认知能力不好但元认知能力很出色的人,实际上蕴藏很大潜力。他们可能在学校表现平平,但面对挑战的时候,因为知晓自己的能力,所以会采取最佳措施。初看上去这样的人可能不够聪明,但因为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他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学会最重要的东西。正常认知能力很好但元认知能力差的人却恰好相反。年轻时因为考场发挥出色常常得高分所以被认为有天赋,不幸的是元认知不够好。他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并不知道,骄傲自大不肯虚心学习,不了解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看不起认知能力较低的人,最终不知不觉落在他人的后面,还不知道真正原因所在,煞是可悲。
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又如何把两者区别开来?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而我们又很容易满足于有限的认知,将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从而失去了求知欲。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
⑥最重要的智力是认识到自己不知道的能力,认识到自己不知道是走向自我完善的第一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可对于聪明人来说,这是最难学会的一课。我们已经习惯于正确,认为犯错误是可耻的,常因为看上去犯傻、掉价、没面子就拒绝承认自己的不知。这样的虚荣矫饰才是重大的弱点,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消除它,拥抱谦虚,才是真正智慧的标志。
(原文/沈畔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对“元认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元认知是一种了解并能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
B.元认知和正常认知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彼此分离。
C.元认知在传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常常被人们忽略。
D.元认知与正常认知脱离的人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
2.下列对“元认知往往比正常认知更加重要”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
A.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元认知会让人采取行动学会原来不知道的。
B.面对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
C.解决问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帮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D.遭遇挑战时,良好的元认知能让人根据自己能力采取最佳措施。
3.基于对智力的新认识,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抱有怎样的认知态度?依据⑤⑥段内容简要概括。
(2024·昭化模拟)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亲爱的朋友们:
①我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私塾中读书,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自然,不知道爱国为何事。以后进了高等小学读书,知识渐开,渐渐懂得爱护中国的道理。一九一八年爱国运动波及到我们高小时,我们学生也开起大会来了。
②在会场中,我们几百个小学生,都怀着一肚子的愤恨,一方面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无餍的侵略,另一方面更痛恨曹、章等卖国贼的狗肺狼心!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③听讲的我们,在这位教师如此激昂慷慨的鼓动之下,哪一个不是鼓起嘴巴,睁大着眼睛——每对透亮的小眼睛,都是红红的像要冒出火来;有几个学生竟流泪哭起来了。
④从此以后,在我幼稚的脑筋中,作了不少的可笑的幻梦:我想在高小毕业后,即去投考陆军学校,以后一级一级地升上去,带几千兵或几万兵,打到日本去,踏平三岛! 我又想,在高小毕业后,就去从事实业,苦做苦积,哪怕不会积到几百万几千万的家私,一齐拿出来,练海陆军,去打东洋。
⑤随后,我到K埠读书,情形更不同了。就在我读书的教会学校里,同是教员,又同是基督信徒,照理总应该平等待遇;但西人教员,都是二三百元一月的薪水,中国教员只有几十元一月的薪水;教国文的更可怜,简直不如去讨饭,他们只有二十余元一月的薪水。
⑥在K埠所谓租界上,我们简直不能乱动一下,否则就要遭打或捉。这种现象不会有点使我难受吗?
⑦最使我难堪的,是我在上海游法国公园的那一次。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
⑧朋友,我后来听说因为许多爱国文学家著文的攻击,那块侮辱华人的牌子已经取去了。可我们要知道,无论这块牌子取去或没有取去,那些以主子自居的混蛋的洋人,以畜生看待华人的观念,是至今没有改变的。
⑨朋友,以后我还遇着不少的像这一类或者比这一类更难堪的事情,要说,几天也说不完,我也不忍多说了。总之,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
⑩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被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你们挚诚的祥松
五月二日写于囚室
4.阅读全文,梳理作者的心路历程。
阶段 心路历程
在乡村私塾读书 ①
到高小读书时 ②
后来辗转到K 埠以及上海 ③
5.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 (人物描写角度)
②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炼字角度)
6.假如你的好朋友小白要把第 段作为纪念五四运动的演讲稿的一部分,请你从语气语调的演讲技巧方面给他一些建议。
7.读了这封信,你觉得作者具有怎样的精神? 请你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个与他类似人物的例子,并简要阐述理由。
二、名著导读
8.(2024·官渡模拟)下面是小渡关于道具的专题探究,请你参与。
理论摘录 案例探究
道具是影视场景中与人物相关的各种物体的总称,属于舞美的一部分。 道具大致分两类:陈设道具和戏用道具。前者是舞台场景布置,后者是参与表演的器具。 二者往往都能起到表现环境、营造气氛、明确社会背景等作用;或能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爱好,是刻画典型人物的造型因素。 ——《中外影视大辞典》 步骤一:道具选搭 步骤二:探究作用
作用:在观音授意下,唐僧给悟空戴上了金箍。它帮助悟空从一个任性的、贪玩的猴子转变为一个能够完成使命的英雄,是他成长的标志。
作用:花果山是悟空的“老家”,是他当“美猴王”的地方。它展现了书中最自然、自由的一面,也表现着悟空未经成长的样子。
作用:____
(1)参照案例,从以下角色与道具中任选一组搭配起来,完成探究步骤一。
角色 道具
周进、简·爱 祥子、尼摩 陈设道具:洛伍德学校、鹦鹉螺号潜艇 戏用道具:人力车、贡院号板
(2)从“理论摘录”中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相关情节完成探究步骤二。
三、诗歌鉴赏
9.(2021·沈阳一模)阅读两首诗,完成下面题。
(甲)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乙)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释)①莫愁:传说中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②梁广:古代画家,著画海棠。
下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B.(乙)诗作者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妖娆的丰姿神采,把盛开怒放的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
C.两诗的最后都直抒胸臆,无论是“东向看”还是“看不足”,诗人都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D.两首诗使用的写作手法各不相同,(甲)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以哀景写哀情,(乙)诗颈联使用侧面描写烘托海棠的风韵。
四、文言文阅读
(2024·苍溪模拟)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材料二: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事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①。’事君难,事君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②。’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③,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④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⑤,皋如也,巅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 死乎! 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节选自《荀子·大略》)
【注】①恪:恭敬,谨慎。②永锡尔类:神灵会永远赐给你福气。③刑于寡妻:给妻子做出典范。刑,典范。寡妻,指嫡妻。④索绹:制绳索。⑤圹:坟墓。
10.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B.死而后已(已:已经)
C.愿息事君(事:侍奉)
D.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1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选贤与能
B.博学而笃志 舍生而取义者也
C.赐倦于学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事君焉可息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2.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B.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C.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D.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然则赐无息者乎?
14.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五、综合性学习
(2024·广水模拟)毕业在即,骊歌响起。为铭记随之而去的初中生活,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5.小林和小华准备在诗歌朗诵会上,朗诵田汉的《毕业歌》歌词。他们对朗诵进行了如下设计,请选出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节选自《毕业歌》
A.小林认为朗诵首先要读准字音,他查词典后在“芬芳”“栋梁”两个词语上分别注上拼音“fēn fāng”“dòng liáng”。
B.小华想读出青年的责任担当,他这样处理重音: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C.小林希望读出青年的爱国激情,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代表连):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D.小华认为歌词独具魅力,朗诵时应该配上曲调昂扬奋发、节奏明快有力的背景音乐,这样更能诵出振奋人心的力量。
16.班级打算制作一本班史留作纪念,请你为班史设计一个封面。
设计阐述:
班史是关于班级及其成员的成长史,是将班级成员的活动、感悟、思想等用文字、图片、影像、数据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
17.请将A“谱写多彩人生”和B“描绘缤纷世界”还原到对联中,然后推荐给班委会,印在班史封底(通常位于书籍的最后一页)。(只填写序号)
青春似画, ;
岁月如歌, 。
18.“信息资料组”将黑板上方的标语“敬、净、竞,成就优秀自我”拍成了照片,准备装进班史。看着标语中的三个同音字,你想到:三年来“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 ),因为 。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与“敬、净、竞”同音的字,并在横线上写出理由。提示:理由可解释该字,也可阐述其作用。
“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 ),因为 。
19.“文字撰写组”想请班主任为班史写序言,他们拟写了邀请语,主编发现有语病,请你修改。
X老师,您好!三年时光悄然流逝,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我们编制了一本班史,想请您给我们写序言。我首当其冲的来了,希望您能给我面子。
①“首当其冲”用词不当,可改为:
②“希望您能给我面子”用语不妥,可改为:
六、写作题
20.(2024·芙蓉模拟) 写作
芙蓉幸福中学发现不少学生对阅读名著有畏难心理,为此语文老师拟定了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写作任务单 现实问题:部分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有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阅读名著。 写作目标:激发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写作要求: 以下两种写作形式,任选一种完成:①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真实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受到启迪。 ②“一觉醒来,我竟然变成了《XXX》中的XX!(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请以此为情境,想象一个故事,让读者受到启迪。能对问题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3.①要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保持求知欲,充满好奇地去了解世界。②正视、承认自己的知识缺陷,消除避免虚荣矫饰,保持谦虚。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 (2)这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选择题注意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人们对智力新认识应抱有的认知态度即可。
1.D:通常表现为智力低下,错误。文中原话:②而当一个人的元认知脱离正常认知而存在时,往往会被认为智力水平低下。
故答案为:D
2.B:帮助人们在第一时间知道答案,错误。文中原话:④实际生活中,面对问题要做的第一个决定是你是否知道答案,元认知能力很强的话就很容易了。若是明确知道答案,即可放手去做;若是知道答案只是一时说不出来,可以做些调查研究;若是肯定知道自己不知道,也能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然后马上开始学习并解决问题,而不会盲目自信或是自欺欺人。应该是良好的元认知决定人们是否知道答案。
故答案为:B
3.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归纳即可。
⑤知识实在太多,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掌握很小一部分,又何况我们普通人。即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
⑤当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去了解世界的时候,封闭的大脑才能打开,发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即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了解世界。
⑥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知识缺陷,正视它、承认它,反而更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即正视自己的知识缺陷。
故答案为: ①要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有限,保持求知欲,充满好奇地去了解世界。②正视、承认自己的知识缺陷,消除避免虚荣矫饰,保持谦虚。
【答案】4.①. 不了解反抗压迫与殖民的道理;②. 渐渐明白了爱国的道理;③. 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
5.①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青年教师在宣读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的激动与愤怒。通过对老师演说时激昂慷慨模样的描述,表现这次演讲的感染力之强,对“我”的触动之深。(意思正确即可)
②“射”指发射,射出,是个动词。 在文中写出了“华人与狗”这四个字直入眼眶的杀伤力之大,使“我”难堪、愤怒,激发了“我”对入侵者的憎恶以及深深的民族自尊心,也表达了作者对同胞被侮辱的痛心。(意思正确即可)
6.第 段,作者预言似的展现了富强中国的壮丽景象,成为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信念和梦想。如今,这信念已落地生长,正在变成现实。所以,第 段整体适合以温情、激烈、昂扬又激荡人心的祈使语气来读。其中读“……代替了……”这些排比句子就要一句比一句激昂,用比较高亢的语调来显示出作者的坚定和自豪。
7.乐观,有坚定信仰,有爱国主义精神。
我觉得《最后一次讲演》中的闻一多先生与他类似,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都有坚定的信仰,都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舍身求法,拼命硬干的“革命先烈”。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 本题考查提建议的。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1段中”我很小的时候,在乡村私塾中读书,无知无识,不知道什么是帝国主义,也不知道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自然,不知道爱国为何事”可概括为:不了解反抗压迫与殖民的道理;结合1段中“以后进了高等小学读书,知识渐开,渐渐懂得爱护中国的道理。一九一八年爱国运动波及到我们高小时, 我们学生也开起大会来了”可概括为:渐渐明白了爱国的道理;结合9段中“朋友,以后我还遇着不少的像这一类或者比这一类更难堪的事情,要说,几天也说不完,我也不忍多说了。总之,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蚊命!”可概括为: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
胡答案为:①. 不了解反抗压迫与殖民的道理;②. 渐渐明白了爱国的道理;③. 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
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①结合“他的声音由低而高,渐渐地吼叫起来,脸色涨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的内容,由“脸色张红,渐而发青,颈子胀大得像要爆炸的样子,满头的汗珠子,满嘴唇的白沫”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由“拳头在讲桌上捶得碰碰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引;联系上文“宣布开会之后,一个青年教师跑上讲堂,将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条一条地边念边讲“可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青年教师在宣读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的激动与愤怒之情。同时,通过对老师演说时激昂慷慨模样的描述,表现这次演讲的感染力之强,对我”的触动之深。 ②“射”,动词,指发射,射出。结合“最使我难堪的,是我在上海游法国公园的那一次。一走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刺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的内容可知,“射“字在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屈辱的牌子对我的刺激和伤害,突出了“我”当时的愤怒和屈辱感,激发了“我”对入侵者的僧恶以及深深的民族自尊心,也表达了作者对同胞被侮辱的痛心。
故答案为: ①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青年教师在宣读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的激动与愤怒。通过对老师演说时激昂慷慨模样的描述,表现这次演讲的感染力之强,对“我”的触动之深。(意思正确即可);②“射”指发射,射出,是个动词。 在文中写出了“华人与狗”这四个字直入眼眶的杀伤力之大,使“我”难堪、愤怒,激发了“我”对入侵者的憎恶以及深深的民族自尊心,也表达了作者对同胞被侮辱的痛心。(意思正确即可)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建议。本段内容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进步的未来景象,其中悲叹被欢歌所取代,贫穷被富裕所替代,疾病被康健所驱逐,愚昧被智慧所战胜,仇恨被友爱所化解,死之忧伤被生之快乐所替代,暗淡的荒地变成明媚的花园。这一未来图景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体现了对民族母亲中国的美好愿景,期待她能以最美的姿态与世界各民族平等携手。在情感上,本段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无限憧憬,同时也透露出对民族振兴的自豪和期待。通过对比的手法,强烈地展现了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以及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热切向往。这种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据此提出演讲建议即可。答案不唯一。 整体而言,该段落应以激烈、昂扬又激荡人心的祈使语气来读。这种语气既体现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民族振兴的坚定信念,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在读排比句子“…..代替了.…时,可以一句比一句激昂,用比较高亢的语调来突出作者的坚定和自豪。这些排比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到富裕进步的巨大变化,因此应该读得有力而富有感染力。
故答案为: 第 段,作者预言似的展现了富强中国的壮丽景象,成为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信念和梦想。如今,这信念已落地生长,正在变成现实。所以,第 段整体适合以温情、激烈、昂扬又激荡人心的祈使语气来读。其中读“……代替了……”这些排比句子就要一句比一句激昂,用比较高亢的语调来显示出作者的坚定和自豪。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拓展运用。《何爱的中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于1935年5月2日在狱中写下的一篇散文。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写的是他求学、被捕、囚禁中的一些见闻、一些事理、一些感悟,并对人生最后一段日子提出了假设。这篇散文主要体现方志敏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只顾到工农阶级利益,而忽视了民族利益”这一原则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加以回答,打破那些武断者诬蔑的谰言;其次是寄语后人:人一定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 结合10段中“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干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地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第11段中“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被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可知,作者展现出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以及深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坚信尽管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和挑战,但未来必定是充满希望和光明的。这种坚定的信仰和乐观的态度,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为中国的解放和进步奋斗。 在我们学讨的课文中,与作者类似的人物例子是《梅芯迪》中的外祖父。他同样且右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信仰.尽管身处国他乡,但他始终心系祖国,珍视和传承中华文化。他通过教育子女,传递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他的行为和信念, 都体现出了与方志敏相似的精神风貌。外祖父和方志敏一样,都是那种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他们的坚定信仰、爱国情怀以及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榜样。
故答案为: 乐观,有坚定信仰,有爱国主义精神。
我觉得《最后一次讲演》中的闻一多先生与他类似,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都有坚定的信仰,都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都是舍身求法,拼命硬干的“革命先烈”。
8.【答案】(1)示例:人力车—祥子;贡院号板—周进;
洛伍德学校—简 爱;鹦鹉螺号—尼摩
(2)【示例1】人力车对于祥子来说就是他的梦想,祥子终其一生都在为买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经历三起三落,梦想破灭后逐渐走向堕落。这辆车承载着当时的时代境遇,也展现着祥子曾经的努力。
【示例2】尼摩船长打造了鹦鹉螺号,它是一艘装备先进的潜艇。它展现了尼摩船长作为设计者的博学,也承载着他的理想。
【示例3】简 爱在洛伍德学校遭受了诸如恶劣饮食、恶毒压迫、压抑天性等对待,也让她最终能克服困难,成为一名性格独立坚强的女性。
【示例4】周进渴望考取功名,在贡院勾起伤心事,一头撞号板上大哭,由此可见他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命运。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儒林外史》;《简·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参照案例,从以下角色与道具中任选一组搭配起来。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从“理论摘录”中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相关情节完成探究步骤二。
故答案为:(1) 示例:人力车—祥子;贡院号板—周进;
洛伍德学校—简 爱;鹦鹉螺号—尼摩
(2) 【示例1】人力车对于祥子来说就是他的梦想,祥子终其一生都在为买一辆自己的车而奋斗,经历三起三落,梦想破灭后逐渐走向堕落。这辆车承载着当时的时代境遇,也展现着祥子曾经的努力。
【示例2】尼摩船长打造了鹦鹉螺号,它是一艘装备先进的潜艇。它展现了尼摩船长作为设计者的博学,也承载着他的理想。
【示例3】简 爱在洛伍德学校遭受了诸如恶劣饮食、恶毒压迫、压抑天性等对待,也让她最终能克服困难,成为一名性格独立坚强的女性。
【示例4】周进渴望考取功名,在贡院勾起伤心事,一头撞号板上大哭,由此可见他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命运。
【点评】(1)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9.【答案】B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解析】【分析】B.“盛开怒放”有错。从“欲开时”可知,应是欲开的花苞,而非“盛开怒放”的花朵。
故答案为:B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判断。
【答案】10.B
11.D
12.A
13.①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意思正确即可)
②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没有可休息的地方了吗?(意思正确即可)
14.①学习应及时温习,强化理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常温习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新的收获。 ②学习应坚定志向,不轻言放弃。 “博学而笃志”,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否则“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难以成为“君子”。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5)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材料二:子贡问孔子说:“我对学习感到厌倦了,希望停止学习去侍奉君主。”孔子说:“《诗经》上说:‘早晚温和又恭敬,做事认真又谨慎。’侍奉君主不容易,侍奉君主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侍奉父母。”孔子说:“《诗经》上说:‘孝子之孝无穷尽,上天才会赐福你。’侍奉父母不容易,侍奉父母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娶妻生子。”孔子说:“《诗经》上说:‘先给妻子作榜样,然后影响到兄弟,以此治理家和邦。’养育妻儿不容易,养育妻儿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结交朋友。”孔子说:“《诗经》上说:‘朋友之间要相互辅助,相助才能仪表威严。’和朋友在一起不容易,在朋友那里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希望停止学习去种田。”孔子说:“《诗经》上说:‘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搓绳要搓好,急忙登屋修屋顶,又要开始播种了。’种田不容易,种田怎么可以停止学习呢?”子贡说:“这样的话,那么我就永远没有停止学习的时候了吗?”孔子说:“远望那个坟墓,高高的样子,山顶般的样子,鼎鬲似的样子,看到这个你就知道可以停止学习的时间了。”子贡说:“死亡的意义可真伟大啊!君子停止学习了,小人也就完结了。”
10.ACD.正确;
B.有误,已,停止。
故答案为:B
11.A.不同,和/同“举”,推举;
B.不同,表并列/表顺承;
C.不同,对于/给;
D.正确。
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句意:白天割茅草,晚上把绳搓,赶快修屋子,又要开始去播谷。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①重点词:罔,迷惑。殆,危险。②重点词: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息,停止。
故答案为: ①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意思正确即可)②既然这样,那么我就没有可休息的地方了吗?(意思正确即可)
1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和曾子都非常重视学习和思考。孔子认为学习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还要边学边思考,否则就会感到迷惑和危险。曾子则强调要广泛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以及对待朋友要有威仪。从材料二中,孔子告诉子贡,无论是在事君、事亲、夫妻、交友还是农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努力,不能停止学习。最后,孔子指出,死亡是人们最终的休息之地。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终点。无论是学习知识、技能,还是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思考。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在学习和思考中不断进步。学习要有目标,要有志向。曾子提到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下去。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无论是事君、事亲、夫妻、交友还是农耕,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用心去经营。
故答案为:①学习应及时温习,强化理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常温习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新的收获。 ②学习应坚定志向,不轻言放弃。 “博学而笃志”,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否则“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难以成为“君子”。
【答案】15.B
16.封面右上方设计一轮红日,左下方设计一条弯曲的道路向右上方延伸,路上有一群奔跑的少年。红日是我们的理想,少年是我们,我们正在追逐梦想。(围绕活动主题,说明设计内容即可,可不阐述设计理念)
17.B;A
18.示例一:静;(因为)学习离不开安静的环境。示例二:劲,(因为)正是有韧劲才行走至今。示例三:镜,(因为)我们时刻在以人为镜正其身。
19.示例:毛遂自荐、一马当先、自告奋勇等。;示例:希望您能满足我们全班同学这个愿望。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活动设计;拟定标语、宣传语等;用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朗读设计。根据仿写示例,首先要了解句子的内容和情感,再仔细揣摩语气、重音、语速等读法,最后整体把握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2) 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3) 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4)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5)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5.ACD.正确;
B.有误,有助于表情达意的词语要重读,根据“青年的责任担当”提示重音应为“社会的栋梁” “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故答案为: B
16.本题考查活动设计。考虑到班史纪念册的纪念性和情感性,可选择“成长“和“团结”作为设计的主题。文字叙述要简洁明了,能够快速传达设计理念和主题。答案不唯一。 封面以温馨的淡蓝色为背景,象征着青春与希望。中央位置,醒目的金色大字班级纪念册 我们的成长史”熠熠生辉,字体设计优雅而富有力量。右下角,绘制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代表我们班级如树苗般茁壮成长,树叶上镶嵌着每位同学的名字,寓意着我们的团结与共生。整体设计简洁而不失内涵,充满纪念意义。
故答案为: 封面右上方设计一轮红日,左下方设计一条弯曲的道路向右上方延伸,路上有一群奔跑的少年。红日是我们的理想,少年是我们,我们正在追逐梦想。(围绕活动主题,说明设计内容即可,可不阐述设计理念)
17.上联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以“青春“为比,强调青春如同一张画布,需要用画笔去描绘出一个五彩斑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下联“岁月如歌,谱写多彩人生“则以“岁月“为喻,表达人生如同一首歌,需要通过经历各种事情、挑战和成长,来谱写出一曲丰富多彩、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乐章。“界”是四声,是仄声,在上联;“生”是一声,是平声,在下联。
故答案为: B ;A
18.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解答时,应填写“敬、净、 竞”的同音字,如“静”“径”“劲”“镜”等,对词语的解释要合情理。“成就优秀自我”的何止“敬、净、竞”,还有“镜”,因为我们时刻在以人为镜正己身。
故答案为: 示例一:静 ; (因为)学习离不开安静的环境。
示例二:劲,(因为)正是有韧劲才行走至今。
示例三:镜,(因为)我们时刻在以人为镜正其身。
19.①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结合“首当其冲:当某件事或某种情况首先发生或来临,人们首先会遭受或面临相应的冲击或挑战。通常用来形容最先受到的攻击或遭遇的灾难。毛遂自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可知,“首当其冲”用词不当,可改为:毛遂自荐。 ②本题考查语句不得体。结合“希望您能给我面子”用语不得体可填写答案。
故答案为:①示例:毛遂自荐、一马当先、自告奋勇等。②示例:希望您能满足我们全班同学这个愿望。
20.【答案】【参考例文】
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读书的好处有很多,既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又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因此,我们要学会热爱读书,并付诸行动,从我做起。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我今天主要想说三个方面。
首先,我要说的是,读书不能饥不择食,一定要选择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书来读。这样的书,读得越多,收获也就越大。从小学到初中,我读过的书中,既有古今中外名著,也有名人传记等,如《水浒传》《西游记》 《昆虫记》 《海底两万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读这些书,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愉悦了身心,而且在书中穿越时空,广交朋友,与他们一起成长。
其次,我要说的是,读书应有好的方法。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用于自由阅读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我们应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好的阅读效果。我喜欢在读书时做批注。 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密密麻麻的文字,或记录不懂的字词,或表达对所读内容的见解。这种方法既缩短了我与书的距离,也让我能够理解作者的心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读书有法而无定法,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是我们 “进步的阶梯”。如今我们的国家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正处于读书学习的最好的时代。因此,我们必须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把“好读书,读好书”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作自己“进步的阶梯”,让读书促使我们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为我们的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学们,“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正值青春年少,路上春光正好,前方景色诱人。快快行动吧,拿起书本,热爱读书,从我做起!
一觉醒来,我变成了孙悟空
月色朦胧,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突然,一阵轻风吹过,我感到身体轻飘飘的,仿佛被什么东西托着,慢慢离开了地面。我惊讶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
环顾四周,我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巍峨的山峰之巅,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竟然穿着金黄色的战袍,头上戴着紧箍咒,手中还握着一根金光闪闪的金箍棒。我愣住了,难道……我变成了孙悟空?
正当我疑惑之际,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穿白色战袍的将军正率领着一队天兵天将朝我冲来。他们手中举着长剑和盾牌,气势汹汹,似乎要置我于死地。
我心中一惊,连忙挥舞起金箍棒,准备应战。然而,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作为孙悟空的使命——保护师父唐僧西天取经。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中的惊慌,决定用智慧和勇气来应对这场危机。
我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迅速冲向树林,利用树木的掩护,巧妙地躲过了天兵天将的追击。然后,我趁机从树林中冲出,向天兵天将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成功地击退了天兵天将。然而,我也因此耗尽了体力,倒在地上气喘吁吁。这时,我的师父唐僧走了过来,他看着我,微笑着说:“悟空,你做得很好。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冷静和勇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完成取经的使命。”
我听着师父的话,心中豁然开朗。我意识到,作为孙悟空,我不仅要拥有强大的武力,更要拥有智慧和勇气。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保护师父和师兄弟们,完成取经的使命。
从此以后,我变得更加勤奋和刻苦地修炼武艺和法术。同时,我也学会了用智慧和勇气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取经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和艰难险阻,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它们,最终成功地取得了真经。
通过这次奇妙的经历,我深刻地领悟到了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同时,我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和事,因为他们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和帮助。
当我再次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熟悉的房间。然而,我的心中却充满了感慨和启迪。我知道,这次奇妙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和回忆。
【知识点】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
①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首先,我们要明确作文的写作任务是针对“部分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有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阅读名著”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写作激发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意味着我们的文章需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读者认识到阅读名著的价值和乐趣。在立意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调名著的重要性:阐述名著作为文学瑰宝,对于丰富内心世界、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分享阅读体验:通过分享自己或他人的阅读体验,展现名著的魅力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畏难心理,提出一些具体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读者克服阅读障碍。
第二,构思选材。可以叙述自己如何被某部名著吸引,进而产生阅读兴趣的经历。描述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最终获得成长和收获。讲述身边人(如同学、朋友、亲人)通过阅读名著而受益的真实故事,展现名著对人生的积极影响。可以选择那些因为阅读名著而改变生活态度、提高学习成绩或增进人际关系的例子。阐述阅读名著对于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从知识积累、思维训练、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畏难心理,提出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借助注释和导读等。在文章中引用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或名人对名著的评价和推荐,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可以选择那些能够激发读者兴趣的名著片段或情节进行介绍和讨论。在构思和选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真实故事,都要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虚构和夸大。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文章结构要合理,逻辑要清晰,避免出现杂乱无章或前后矛盾的情况。整篇文章要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和能量,鼓励读者积极面对阅读挑战,享受阅读的乐趣。
②本题考查情景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这篇作文要求以“一觉醒来,我竟然变成了《XXX》中的XX”为情境,进行想象创作。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空间。在审题时,应抓住“一觉醒来”和“变成了某角色”这两个关键点,前者强调了变化发生的突然性和无预期性,后者则明确了作文的主题--想象自己变成了某个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立意方面,可以通过这个角色的新视角,去重新审视和理解原作中的故事,或者通过这个角色去体验一种全新的人生哲学和态度。此外,也可以借助这个角色去探讨一些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到启迪。
第二,构思选材。
选择合适的作品和角色:首先,你需要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和一个你喜欢的角色。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或者《哈利波特》中的哈利等。选择的角色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故事和传递思想。
设定故事情境:你可以设定自己一觉醒来后,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选定的角色,然后置身于该角色的世界和环境中。这种身份的转换和环境的改变将为你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挖掘角色内涵:通过变成这个角色,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他的性格、情感和人生哲学。比如,如果你变成了孙悟空,你可能会体验到他的机智、勇敢和反叛精神,也可能会感受到他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融入现实元素:为了让故事更具现实意义和启发性,你可以尝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挑战或价值观融入到故事中。例如,你可以通过孙悟空的视角,去探讨勇气、友谊、责任等主题。
设计冲突和解决:一个好的故事往往需要有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你可以设定一些挑战或困境,然后通过角色的努力和智慧去解决它们。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还可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结尾的启示:在故事的结尾部分,你可以通过角色的反思或总结,来传递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或启示。这些启示应该与故事的主题和角色的经历紧密相连,让读者在阅读后能有所感悟和思考。
【点评】
①本题考查话题作文。根据引导语来审题立意,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从立意角度可以分正面立意、反面立意。然后进行选材构思。注意列提纲,明确整篇作文的框架,最后调动积累的好词佳句,填充内容,完成习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试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细节,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题更深刻。
②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