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质量监测物理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27 15:5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进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素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查内容: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四章,逃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一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挤毛巾”和“液桥”都是国际空间站展示的有趣实验.宇航员先将干毛巾一端沾水后能使得整

个毛巾完全浸湿,然后再用力拧毛巾,只见毛巾被挤出的水像一层果冻一样紧紧地吸附在毛

巾的外表面,宇航员的手也粘有一层厚厚的水.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做“液桥实验”的
情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两个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干毛巾沾水变得完全浸湿是毛细现象
B.水对宇航员的手和液桥板都是不浸润的
C.“液桥”实验装置脱手后两液桥板最终合在一起,是由于液桥板分子之
间的相互吸引
D.在地球上将湿毛巾能“拧干”是因为水不能浸润毛巾
2,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在乘坐“神舟五号”绕地球运行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有点像敲门声,
这种声音时有时无,有时会戛然而止,有时会持续一段时间,十多年后谜底才揭开,所谓太空
中的“敲门声”,其实是舱体的材料在太空的巨大压力下产生了微小变形,从而发出了这样有
规律的声音,舱体一种材料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字航员乘坐的舱体,其内部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当温度
升高时,分子的密集度减小
B,若宇航员乘坐的舱体,其内部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当压强降
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C,若宇航员乘坐的舱体,其内部的理想气体做等容变化,当温度
升高时,气体的分子总动能一定增大
0
D.图示材料可能是非晶体
【高二物理第1页(共6页)】
24645B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可
3.用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得到蓝光和红光的干涉条纹,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题中所说的相同实验条件是指双缝间的距离d以及单缝到屏的距离L一定
B.红光和蓝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不相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
C.若用白光做该实验时,光屏的中央为彩色条纹,两边是白色条纹
D.单色光的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条纹的形成有相似的原理,都可认为是从缝隙通过的光
波在屏上叠加形成的
4.如图所示的虚线1和实线2分别描述了两个物理量随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化的规律,。为平衡
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1表示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B.实线2表示分子间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接近零时逐渐增大,实线2表示的物理量先减小
后增大再减小
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接近零时逐渐增大,实线2表示的物理量先增大后减小
5.近日,工信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光缆线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新建光缆线路
长度达473.8万公里,使得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一举突破6432万公里.光缆线路主要用于光
信息传输,在铺设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弯曲.如图所示,一段折射率为、横截面是圆面的光导
纤维,截面半径为”,现有一束光垂直于光导纤维左端截面射入,为了保证这束光经反射后均
能从右端面射出,在铺设的过程中弯曲成的圆弧的曲率半径(圆弧的圆心到光导纤维的中心
轴线的距离)R至少为
A.2r
B.+1
7
c熟
D.2(n十1)
n-1Γ1
6.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由于某种原因,中间有一部
分波形无法看到,已知该波的频率为2Hz,根据图像所提供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为2m
/cm
20
B.波速为1m/s
C.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D.从该时刻起经过3s,平衡位置在4.5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20
为480cm
【高二物理第2页(共6页)】
24645B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