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 样 选 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围绕中心、立足真实、追求新颖。 (重点)
2.理解选材的原则是要围绕文章中心进行选择,文章的中心决定材料的取舍和详略的安排。(难点)
3.学习从生活的角度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进行写作实践,做到中心突出、详略得当。(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为写作指导课,第2课时为作文评改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学校文学社最近要推出一期专栏,向全校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班上的“牛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某一位同学:他们或者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者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者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是运动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你很想去投稿,但是自己不知道要写哪一位“牛人”,也不清楚要选择怎样的材料,才可以将这位“牛人”的厉害、过人之处表现到位。
同学们碰到的这种问题,就是作文“怎样选材“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作文选材的方法。
材料有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之分。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属于直接材料:我们读过的书籍、文章等,则属于间接材料。写作的时候,最重要的材料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二、围绕中心
1.提问:有一位同学准备去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下面是他拟写的提纲。请判断哪些材料是合适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用PPT展示下表:
“牛人”是谁? 数学王老师
“牛”在何处? 教学技艺精湛
体现“牛”的具 体材料 (1)能够反手徒手画圆,画三角形,比学生用圆规直尺画的还标准; (2)一道试题可以用几种思路来解决,一种比一种简单; (3)经常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 (4)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提醒学生抓紧时间早读。
预设:
材料(1)(2)是合适的。能够反手徒手画圆、三角形,而且画得还很标准,说明老师业务纯熟;一道题,可以想到多种解决方法,并且还越来越简单,这表明王老师肯钻研,解题能力出众,它们都是符合“教学技艺精湛”这个中心的。而材料(3)是说王老师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材料(4)讲的是王老师最早来到教室提醒学生早读,这些材料能够表现的是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而不是“教学技艺精湛”。
2.提问:这启示我们,在选材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什么?
预设:
材料要能表现中心,材料要符合表现中心的需要。
用PPT展示:
围绕中心。
3.根据《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思考材料与中心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作者相应的详略安排。
中 心 选 材 详略
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让“我”永远怀念。 1、阿长名字的由来 略写
2、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略写
3、阿长睡觉 摆“大”字 详写
4、阿长正月初一早晨让“我”吃福橘 详写
5、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详写
6、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详写
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完成下面的表格。
项目 内容
你想写的“牛人”是谁? 他(她)“牛”在哪里?(中心)
哪些材料能表现他(她)的这种 “牛”?
学生先填写表格,然后相互点评。点评标准:材料能否表现中心?
点评结束后,学生修改不恰当的材料。
立足真实
1.生活真实
师引导:除了围绕中心之外,选材还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同学们写作“亲情”类文章时用到的材料,想想它们存在怎样的问题呢?
用PPT展示以下材料:
(1)妈妈为我打伞,妈妈的衣服被淋湿,我感动得哭了,抱着妈妈说爱妈妈。
(2)补习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推让一小瓶矿泉水。
(3)妈妈给我去买盒饭,结果被冻坏,因为她没有穿羽绒服,我感动万分。
(4)我生病了,在医院睡了一天一夜,醒来看见妈妈爸爸眼睛里全是血丝,原来爸爸妈妈一直陪在我身边。
(5)妈妈在医院守护我,结果着凉感冒了,她只得回家休息。第二天中午她又到病房来看我,我就哭着说:“妈妈,我想你!我爱你!”妈妈也说:“妈妈也爱你。”
同学讨论,指出不足。
明确:
上面这些材料是同学们作文中常用到的材料,虽然与“亲情”有关,但千篇一律。而且因为这里面的“情感”显得矫情,有无病呻吟之嫌疑,所以会让读者质疑其真实性。同学们选择这些材料的目的显然是想以情动人,赚取改卷老师的眼泪。但是,因为虚假,老师可能非但不会被打动,甚至还会心生厌恶。这样的作文,无论技巧多么地高明娴熟,都不会产生感动人心的力量。因为——真实才会产生力量。
用PPT展示:
真实才会产生力量。
过渡:这就告诉我们,选材一定要立足真实。
用PPT展示:
立足真实
提示:真实有两种——一种是生活真实,一种是艺术真实。所谓生活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原生态”,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没有经过主观意识过滤过的生活艺术真实则是艺术创作中的真实。
2.艺术真实
(1)提问:莫怀戚的《散步》是同学们学过的一篇文章。《散步》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是什么?
预设:
“我们”一家在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我”经过一番犹豫、思考,决定走大路。而“我”的母亲因为爱孙子,决定走小路。于是“我们”就沿着小路走,走到一处,“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分歧以及分歧的解决,表现了中国人的孝道,表现出中年人既要孝顺老人又要照顾子女的责任感。
过渡:实际上,那一次散步是没有分歧的,而且莫怀戚也没有背自己的母亲。
用PPT展示:
当时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而且那次也只背了儿子,并未背母亲。(摘自莫怀戚的《<散步>写作契机》)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出“分歧”,虚构出“背母亲”这两个细节呢?
用PPT展示:
而且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所以我在文中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而且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摘自莫怀戚的《<散步>写作契机》)
小结:可见,作者虚构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是为了突出中心。有了“歧路之争”和“背小的,背老的”,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中国人的孝道就更加突出了。艺术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选择、组合、补充、改造的结果,目的是让作品要表现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4)写作实践。
学生依据中心的需要,对刚才填写的材料加以选择、组合、补充、改造。
学生修改完成以后,教师可组织交流、展示与点评。点评标准:对原材料作了哪些艺术加工?这样的加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四、追求新颖
1.选材要围绕中心,要立足真实,还要追求新颖,只有材料新颖,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才能让人眼前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PPT展示:
追求新颖。
2.呈现学生学过的课文中的材料。
《植树的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凭借一己之力,在条件艰苦的高原,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断种树,一步步改善了高原的生态,最终将荒地荒野改造成了一个流水潺潺、植被茂密、人们在这里幸福生活的绿洲。
《再塑生命的人》:“我”丧失了视觉听觉,莎莉文老师用在手掌中写字的方式,唤起了“我”的求知欲,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随伙伴们爬悬崖,却陷入了“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境地。父亲指导“我”“走一步再走一步”,“我”最终成功下到悬崖,并收获了生活的感悟。
《孙权劝学》:大字不识一筐的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告,刻苦攻读,才略大进。后来他与鲁肃议论事情,竟然让年龄比他长、地位比他高、威望比他隆的鲁肃惊叹无比。鲁肃由衷地夸奖吕蒙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不仅如此,鲁肃还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了好友!
明确:
艾力泽·布菲凭借一人之力改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海伦·凯勒丧失视觉听觉,是通过触觉的方式获得知识,重塑了生命,莫顿·亨特的感悟来自一次“冒险”“脱险”的经历,而在此之前八年他都谨记母亲不要冒险的告诫,吕蒙才略大进到让鲁肃都惊叹佩服。上述这些材料都是“越出生活常轨”的材料,正因为越出了生活常轨,才给人留下独特、非比寻常的印象体验,这样的材料就会显得更加新颖,人物形象中的某些特点更加鲜明。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是为了新颖而新颖,材料必须要符合表现中心的要求,追求新颖是指在符合中心前提下的新颖。
3.回顾刚才那位同学的提纲。
用PPT展示:
“牛人”是谁? 数学王老师
“牛”在何处? 教学技艺精湛
体现“牛”的具 体材料 (1)能够反手徒手画圆,画三角形,比学生用圆规直尺画的还标准; (2)一道试题可以用几种思路来解决,一种比一种简单;
提问: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两个材料都是可以表现王老师“教学技艺精湛”这个中心的。那么,这两个材料哪一个更加新颖一点呢 为什么
预设:
材料(1)更加新颖。王老师不仅没有借助教具,而且运用反手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圆、画三角形,而且画出来的图形比学生用圆规、直尺画出来的还标准,这就不是生活的“常态”。实际上就算是数学老师,他们中的大部分画圆、画三角形时,都会借助教具。能够不借助教具把圆、三角形画得很标准,已经为数不多、还能反手来画,那更是风毛麟角了。材料(1)因为在生活中不常见到,“越出了生活常轨”,所以给人的印象就会很特别、很深刻。而材料(2)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新颖了,因为这样的情况在很多数学老师身上都可以看到。
4.写作实践。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表格中的材料,力求选择“越出生活常轨”“非常态”的材料来表现中心。
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与点评。点评标准:材料是否新颖 是否与生活常轨不同
五、课堂总结
1.分享收获:对于选材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围绕中心;立足真实;追求新颖。
2.用口诀小结:围绕中心是根本,立足真实可改造,另辟蹊径求新颖,人人阅后皆说妙。
六、实战演练
1.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可以只写一位“牛人”某一个方面很“牛”,也可以写他(她)在很多方面都很“牛”,还可以写许多位“牛人”。要求选取最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材料——基于生活真实,也可以对生活材料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加工,如果能够找到“越出生活常轨”的材料更佳。
2.使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与修改
“怎样选材”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自评 互评 师评
人物的特点是否“清晰”“集中”
材料符合表现中心的要求吗
是否对生活真实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加工 这样的处理能否突出主题和中心
材料是“越出生活常轨”的吗
七、板书设计
写作:怎样选材
追求新颖
立足真实 ↗
围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