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届高三部分时政热点历史知识点复习
1、新中国成立、人民海军空军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成立 75 周年、长征开始 90周年: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永远是时政长效热点。注重中共的重要会议、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与革命史,中国政权建设等内容。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军、政权建设是重点考察内容,如古田会议、中共在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等,联系之前的中共会议与中央方针政策内容。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性质的变化:1840-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1956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之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性质是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矛盾和主要任务,同时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北洋政府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论述(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
(2)了解中国共产党之后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有一个成就与胜利的过程。
(3)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政权名称的变化:反映社会矛盾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依据社会形势变化调整方针政策。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民解放军;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人民政权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等。2、原子弹爆炸成功 60 周年: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中苏边境威胁中国:中国关系持续恶化,越南战争造成中国周边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新中国政府及领导人的大力支持,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长期努力。
(2)意义: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对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敌视中国的国际反动势力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为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定坚实的基础。(3)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医学技术、教育成就等)与取得成就的原因:党的正确领导与政策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教育的发展;科技人员的奋斗、努力与钻研;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等。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70 周年:
(1)新疆与内地关系及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司马迁称之为“凿空”),是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标志,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军政机构,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唐朝贞观年间唐军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东突灭国:唐高宗时期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元朝中央政府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新疆军政事务。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制造内乱。英国支持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也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出兵平叛,1878年收复新疆。1881年曾纪泽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地区;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意义:促进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控制,使西北边疆渡过危机:加强了西北边防;促进新疆的发展和进步等)。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当时的新疆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贫苦不堪。再加上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国防地位重要,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分裂活动频繁。1952年为贯彻屯垦成边的方针,党中央军委命令驻新疆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的一部分将士,就地转业为农业建设部队和工程建设部队,以担负起边疆经济建设的任务。1954年,党中央又决定将这支退出现役的转业部队集中编成一个兵团,并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光荣称号。从此,新疆的军垦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1955年10月新疆自治区成立,新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建设兵团的设立和新疆自治区的建立的意义可以从巩固边防增强国防、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新疆少数民族合法利益、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的意义都可以参照这些去回答,从加强管辖巩固边防、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促进边疆开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释
(2)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及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结合之前复习过的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和历朝历代的民族政策。屯戍政策: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很大的类似性。西汉时期开始推行,霍去病、卫青出击匈奴收取河套地区,汉政府设立河西四郡,同时采取屯成政策,向边疆移民屯田,屯田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对边疆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
(3)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今年是奥运年:
2024年巴黎奥运会,法国人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今年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还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现代奥运会40周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1)古希腊政治与文化:城邦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城邦虽是独立的但又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面对外族入侵能够团结一致抵抗侵略(希波战争),同时又组织定期的古代奥林匹亚运
动会。
(2)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主张人的自由、解放、价值、幸福与发展(就是自由与发展);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参照工业革命的影响)。因此,19 世纪末在西欧国家的倡导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举行。
(3)关于奥运会的起源、发展、中国与奥运会的故事参照下面的例题。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40周年:重点掌握中共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针。
(1)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历程:晚晴(洋务运动时期、甲午战后、新政等):
北洋政府时期(一战前后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时期(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掌握其发展态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特别是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日本全面侵华后,由于受战争影响和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打击,打破民族工业内迁至西南西北地区;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前往沦陷区接受日伪企业,贪婪地掠夺财物,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而民族工业发展收到制约;全面内战爆发后,为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民族工业陷入崩溃边缘。
(2)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之前,对民族工业始终奉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资产阶级一直是中共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民主革命的重要动力,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积极支持、鼓励发展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党和政府采取必要的强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打击不法资本家的投机行为,稳定物价,人民政府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同时对民族工商业采取合理调整的政策,支持发展民族工商业,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三大改造时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了“赎买”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创举,实现了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和平过渡,资产阶级和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4)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同时一些企业的主动的改革探索也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增强企业活力,面向市场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和职工生产积极性。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于国企则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积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体制,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6、中美建交 45 周年:以之前的美国小史为主
(1)美国的发展史;独立战争: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美国内战: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后美国的发展、美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等。
(2)近代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发展:联系之前的美国小史。
(3)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联系 20世纪 70年代的中国和美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局势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
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了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于4月10-17日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7月15日中美双方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俄(苏)建交75周年:
俄国(苏联)的发展史:联系之前的俄国(苏联)小史,掌握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如列宁主义的内容与意义,十月革命的过程与意义,苏俄(联)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建设成就,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斯大林格勒战役、出兵中国东北等)及战后冷战。
中苏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的积极影响:苏俄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的影响:苏联对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如《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意义,苏联对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支持与影响等。
8、澳门回归祖国 25周年:联系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知识点。
(1)香港问题:英国侵占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与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香港政策,不承认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不认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但是暂时不收回香港主权,利用香港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地位以打破列强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同时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同时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收回香港主权提上了日程。
(2)澳门问题: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垄断欧亚贸易,在明朝中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通过强行占领、贿赂当地官员等方法占据澳门,一个围绕澳门的欧亚贸易、澳门与日本长期的丝银贸易、澳门与菲律宾马尼拉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新中国对待澳门的政策与态度跟香港一样。
(3)台湾问题:联系之前的民族关系边疆治理知识点梳理。古代史中的台湾:隋朝加强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元朝设隶属于福建晋江的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康熙派施琅平定郑氏集团,1684年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近代史的台湾:中法战争结束后,鉴于台湾在东南海防中的重要地位,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省,强化对台湾的管辖,也增强了东南海防;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日本侵占台湾后,遭到台湾人民的顽强抗争,台湾义勇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割台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顽强意志;二战期间,中美英合作抗日,在召开的开罗会议上,三国通过《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归还中华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与大陆分离半个世纪的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处于隔离和敌对状态,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放弃祖国统一的努力和斗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背景:改革开放;中美建交;实现祖国统一),主张实现海峡两岸通商通航通邮,推动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旅游,两岸同胞长达 38年的隔绝局面被打破;1992年11月,两岸代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称为“九二共识”;2005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2015年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 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9、日内瓦会议:与中国、法国都有关系。
1954年 4-7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朝鲜问题(朝鲜战争结束)和印度支那问题(越南人民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朝鲜问题因美国的阳挠未达成任何协议。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为成功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做出了贡献,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是美国拒绝承认越南独立,后来又插手越南问题,这是越南战争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越南战争持续了十多年时间,给美国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也激化了美国国内矛盾,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尽快结束越战也是美国急于改善同中国关系的重要原因。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后边局势趋于稳定,同时中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营造稳定的周边环境,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调整和修正,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和灵活务实的重要标志,也对国际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重要的次周年历史事件
时间年份末位是5的,如1895年《马关条约》与中日关系、1905年废除科举制、1935年的八一宣言、吴起镇会师和中央红军长征结束,瓦窑堡会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雅尔塔会议、联合国成立、1955年亚非会议、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三线建设、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等。
二、热点问题练习
(2019年全国卷三)
(诺曼底登陆80周年)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 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 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自《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8分)
初期军事力量不足;集中力量保护英国的安全;抢占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优先;将本国利益置于盟国整体利益之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7分)
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015年新课标文综卷一)47.(15分)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法国光复80周年,中法关系)
材料 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她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同盟国在非洲和欧洲的战场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月改组为法兰西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44年6 月,法兰西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的帮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 10 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兰西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英、美、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摘编自《戴高乐将军回忆录》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理由。(7分)
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名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7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8分)
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8分)
(2017年全国卷一)
(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
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
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017年全国卷三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 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要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只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
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
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问题。(中苏关系)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 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话快速工业化战略。(9分)
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10分)
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分)
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9分)
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奥运会)
材料一 公元前 776年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召开,并规定每四年在古希腊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至公元 394年,共举行了 293 届。15 世纪开始,欧洲教育家们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892年,法国人顾拜旦在庆祝法国田径运动联盟成立五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号召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的伟大而有益的事业。”这个内容丰富、热情四溢的历史性演讲,后来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宣言”。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1896年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1900 年第二届奥运会来到巴黎,有 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1920 年,国际奧委会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并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材料二 早在 1894年筹备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便向中国发出邀请,但清王朝没有答复。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我国派宋如海进行了考察工作。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国民政府派刘长春参加奥运会。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新中国的奥委会资格,但同时保留了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但新中国政府一直拒绝参加奥运会,直至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这届奥运会中国派出了庞大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中国首次参加的奥运会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子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 225人。中华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斩获了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中国队最终列金牌榜第四名,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并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2015年7月,北京又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将成为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兴起的背景。(8分)
古希腊奥运会与希腊文明的影响;文艺复兴以来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顾拜旦等国际人士的努力与推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参与奥运活动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10分)
变化:由参与到申办、承办;由几无成绩到获得奖牌、成绩斐然;由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6 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和重返联合国,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分)
(3)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奥运会的认识。(7分)(8分)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工业化时代,奥运会的理想都超越了社会现实,成为人类追求进步的重要庆典;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体育范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奥运会不仅是体育文化景观,更以其人文精神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