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空气的成分 第二课时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空气的成分 第二课时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27 22: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7%A8%80%E6%9C%89%E6%B0%94%E4%BD%9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的主要物理性质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7%89%A9%E7%90%86%E6%80%A7%E8%B4%A8&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通过查阅资料及讨论,培养学生利用资源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学生社会经验走进生活,找出空气中各成分应用的实例,感受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7%A7%91%E5%AD%A6%E5%AE%9E%E9%AA%8C&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承接了小学对空气知识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再到看图片认识空气的主要用途和保护空气,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B7%B1%E5%85%A5%E6%B5%85%E5%87%BA&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7%A7%91%E5%AD%A6%E7%9F%A5%E8%AF%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8%87%AA%E4%B8%BB%E5%AD%A6%E4%B9%A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8%87%AA%E6%88%91%E7%AE%A1%E7%90%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8A%BD%E8%B1%A1%E6%80%9D%E7%BB%B4&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8A%BD%E8%B1%A1%E6%80%9D%E7%BB%B4&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84%9F%E6%80%A7%E8%AE%A4%E8%AF%86&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四、教学策略: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并以仿照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让学生事先收集资料和图片,并根据收集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让学生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5%AD%A6%E4%B9%A0%E5%85%B4%E8%B6%A3&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的。 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8%87%AA%E4%B8%BB%E5%AD%A6%E4%B9%A0&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E6%95%99%E5%AD%A6%E6%96%B9%E6%B3%95&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亲属中吸烟的人数,亲属中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质量的关系。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的资料、图片; 通过学生自我调查了解,加深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谜语等的导入,提出问题:你了解空气吗?你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各自作用吗? 观察、回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氧气O2占21%氮气N2占78%氩气占0.934%二氧化碳占0.034%其他气体0.002% 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为学习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做好铺垫
教 学 过 程: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请同学们思考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氧气? 学生思考、讨论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总结氧气的用途,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图片展示氧气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利用氧气可供给呼吸的性质,医疗时急救病人、高空、潜水、登山等缺氧环境中供给所需的氧气。 观看、思考 对氧气用途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
同学们是否了解工业生产中用到的大量氧气是怎样获得的?介绍工业制氧原理 观看工业制氧视频理解工业制氧方法、原理分析工业制氧流程 通过视频、流程的分析,明确工业制氧的方法,加深对氧气物理性质的理解
氮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氮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液态氮气是很好的制冷剂,可用于冷藏血液等。 观看图片、视频 氮气的用途生活中接触没有氧气多,配合图片介绍,便于学生接受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稀有气体虽然"懒",但它也有许多广泛的用途。稀有气体也可以作保护气。氖气、氪气、氙气可用于激光技术等方面。氦气在原子反应堆技术中可用作冷却剂。氙气可以作为麻醉剂。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还会发出有色的光,因此它在电光源中有特殊的应用,在灯管里充入不同的稀有气体,就能制得五光十色的各种霓虹灯。机场的灯标;氙灯发光强度高,被誉为"人造小太阳"。 分析、比较图片,找出稀有气体的各种用途。 引导学生感悟:空气中各成分都有其各自的用途,同时提升化学观念: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感受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教师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作用。 观察、思考、回答 通过提炼、总结,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第一需要,人可以数日不吃不喝,但是却不能不呼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空气质量的高低,因为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倾听、观看、思考 感受清新空气重要作用,引发同学们对空气重要性的思考
关注空气质量 观察图片,通过对比,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观察、思考、回答 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对环境污染、空气污染引起关注
观察几组图片同学们会发现,污染无处不在 倾听、思考 通过观看让同学们了解各种的严重程度
我们都会希望生活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环境中,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可见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学生观察、倾听 感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地排放,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不断升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了解,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点空气质量不同的原因。
结合课本中的实验探究4-2学生利用老师准备好的仪器和自己准备的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4-2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请不同小组的同学展示实验成果,分析自己完成实验的方法、收获和不足 学生展示、交流、反思 引导学生学会实验、学会反思,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实验能力
请同学回答课本中的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的能力
从1997年开始,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多了一件新鲜事,许多城市就像发布天气预报那样,在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上公布一周来本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从此,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不再是一个未知数了。 学生观察、倾听 引导学生了解空气质量。并且知道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在关注空气质量,不管是报纸还是电台网络,连最流行的微博也在关注。让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通过幻灯片展示空气质量报告,引领学生一起认识空气质量报告 观察、思考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认识空气质量报告,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我学习 阅读、思考、回答 通过自学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并具有一定学习能力
多识一点了解空气质量级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思考、观察 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空气质量的认识,空气污染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
展示PM2.5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对其产生原因、对人们的危害有所了解 观看、思考 PM2.5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加深印象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严重的空气污染?请同学们先自我总结,再展示图片,最后播放有关视频 思考、讨论、回答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有更切身的感受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他们积极思考回答,教师再进行总结补充
空气污染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产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怎样减少污染?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印象
小组讨论生活中我们能为环保做什么? 学生积极讨论 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比较丰富,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课堂练习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通过针对性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课堂小结 空气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工农业的重要资源,让我们为保护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行动起来吧! 认真听讲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认识
布置作业: 目前我校班级状况是每间教室要容纳55-65名学生,在温度较高或刚上完体育课后,本来就已经很狭小的教室空气污浊得令人窒息,请同学们自由结合组成教室空气质量调查小组,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完成调查报告。 学生自由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调查报告 通过完成调查报告引起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同时提高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一、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二、空气污染1、氧气作用 1、了解当前空气质量2、工业制氧 2、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 3、氮气作用 与新鲜空气的区别4、稀有气体作用
七、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难度不大,知识点易于理解。整体上采用以多媒体及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师在其中的引导而使整堂课显得很顺畅自然,学生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提高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